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低档物品
答:低档物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与低档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正常物品,即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商品,正常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减少而减少。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低档物品中有一类特殊的物品——吉芬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蛛网模型
答: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模型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
与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并根据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不同,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类型。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的情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纳什均衡
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中,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在纳什均衡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单独改变策略”。这是指任何一个参与人在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策略。其他人也同时改变策略的情况不在考虑之列。
②“不会得到好处”。这是指任何一个参与人在单独改变策略之后自己的支付不会增加。它包括两种情况:支付减少或支付不变。即使支付不变时,由于存在改变的成本和风险,参与人也不愿意单独改变策略。
4边际消费倾向
答: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为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可表示为:MPC=ΔC/ΔY。式中,ΔC表示增加的消费,ΔY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0<MPC<1,即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5内在稳定器
答: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
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6适应性预期
答:适应性预期是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的方式。在t-1时期所做的对t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
其中为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0≤λ≤1),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50、60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了。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画图说明为什么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答:土地供给曲线垂直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或假定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
(1)假定土地所有者是消费者,其行为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这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如果假定不考虑土地所有者自用土地的效用,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等于0,从而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而与自用土地数量大小无关。
(2)效用总是土地收入的递增函数,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就必须使土地收入达到最大,而为了使土地收入最大又要求尽可能地多供给土地。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为既定的,例如为Q(_),故土地的供给量为Q(_)——无论土地价格R是多少。因此,土地供给将在Q(_)的位置上垂直,如图1所示。
图1 土地的供给曲线
2以公地的悲剧为例说明公共资源面临的困境。
答:公共资源是指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由于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则它可能很快就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可以用“公地的悲剧”为例来说明公共资源所面临的这种困境。
假定一个乡村里有一块公共土地,村民们在这块公地上放牧奶牛,且每一个村民都能够毫无限制地使用公地。
(1)公地的最优放牧量取决于整个乡村集体在奶牛放牧上的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按照最优放牧量来使乡村集体的利润达到最大化:①乡村集体决策规定在公地上放牧奶牛的数量;②乡村的公地由某个个人所有。
(2)如果对公地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存在乡村的集体决策,则结果就是实际的奶牛放牧量将会大大超过最优水平。因为如果村民可以无限制的使用土地,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放牧数量确定在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相等的地方。如果某个村民增加奶牛的数量,则市场上牛奶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从而村民的边际私人收益和整个乡村的边际社会收益下降,但该村民的边际私人收益下降的幅度比整个乡村边际社会收益下降幅度要小。当每个村民都按照自己的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收益所确定的放牧量来放牧,则实际放牧量将远超过最优放牧量。
(3)正是由于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差别造成了公地的悲剧:当个人决定增加奶牛的数量时,他仅仅把个人可能得到的收益和私人成本相比,而忽视了他所增加的奶牛将使得所有其他的村民放牧奶牛的收益下降。由于每个人都忽略个人行为的社会代价,结果就是公地上奶牛放牧量增加的太多。类似于公地的公共资源由于具有非排他性,当产权不明确时,将会被过度利用,这就是公共资源面临的困境。
3简述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及产生的原因。
答: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引起货币需求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动机、谨慎或预防性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
(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个人或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2)谨慎动机
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仅仅以现金的形式持有货币,而是进行一些有价证券的投资来获得增值收益,人们会利用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投机。人们因为投机动机持有的货币量是利率的反函数。
4简述挤出效应以及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答:(1)挤出效应的含义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2)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①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②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③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h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
④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这四个因素中,“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某特定劳动市场的供需曲线分别为DL=6000-100W,SL=100W,请问:
(1)均衡工资为多少?(2分)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2分)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元税收由谁支付?(2分)
(4)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4分)
解:(1)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为,供给曲线为SL=100W,由DL=SL得,均衡工资W=30(元)。
(2)当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元,劳动供给曲线为SL1=100(W-10),由DL=SL1得,新的均衡工资W1=35(元)。
(3)W1-W=35-30=5(元)。因此,可以看出,政府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元税收,工厂和工人各承担了5元。
(4)对单位劳动征税后,劳动供给量SL1=100×(35-10)=2500,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2500×10=25000(元)。
2已知一个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主)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或自主)税收T0=60,比例税率t=0.25。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是多少?(3分)
(2)(支出)乘数K是多少?(3分)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4分)
解:(1)可支配收入:Yd=Y-T0-tY=0.75Y-60,则消费函数为:
C=100+0.8Yd=100+0.8(0.75Y-60)=52+0.6Y
根据三部门收入支出模型Y=C+I+G,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Y=52+0.6Y+50+200,求解方程可得:Y*=755(亿元)。
故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为755亿元。
(2)根据支出乘数定义有:K=1/[1-β(1-t)]=1/[1-0.8(1-0.25)]=2.5,故支出乘数为2.5。
(3)用BS表示政府盈余,则BS=政府的收入-政府的支出。
其中,政府的支出G=200(亿元);
政府的收入为T=T0+tY*=60+0.25×755=248.75(亿元);
所以政府盈余为BS=248.75-200=48.75(亿元)。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答:(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形成及条件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厂商是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具体分为五种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况
①经济利润大于零。当市场价格为P1时,MR与MC相交于A点(P1=MR),这时P1>AC,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利润为矩形ABGP1的面积。所以,厂商将按MR=MC所确定的产量点Q1进行生产,以获得最大利润。
②经济利润等于零。当市场价格为P2时,MR与MC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C,在C点,P2=AC,π=0,厂商收支相抵,既无盈余也无亏损。AC曲线的最低点C称为利润零点或短期收支相抵点。此时,厂商按MR=MC所确定的产量Q2进行生产,在其他产量点上,厂商都将出现亏损。
③亏损但继续生产经营。当价格为P3时,MR与MC交于D点,这时AC>P3>AVC,厂商亏损,但厂商仍可生产。因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在补偿全部的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亏损总额减少一些。因此,厂商按MR=MC的原则,决定产量Q3,其亏损最小。
④亏损并停止生产经营(停止营业点)。当市场价格为P4时,MR与MC交于AVC的最低点E,这时AC>P4=AVC,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厂商亏损全部固定成本,生产只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停止生产也只亏损全部固定成本。因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称为短期停止营业点。
⑤停止生产经营。当市场价格低于P4时,厂商不再生产。在这种亏损情况下,如果厂商还继续生产,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形成及条件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在市场价格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或进出一个行业的决策这两种方式来改变生产要素投入,进而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图3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在图3中,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为P0。在短期内,假定厂商已拥有的生产规模以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表示。由于在短期内生产规模是给定的,根据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SMC,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所获得的利润为图3中较小的那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FP0E1G。而在长期内,根据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厂商会达到长期均衡点E2,并且选择SAC2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的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优产量为Q2,所获得的利润为图中较大的那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HP0E2I。显然在长期,厂商可以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②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图4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如图4所示,如果开始时市场价格较高为P=P1>LAC,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1,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代表。此时,厂商获得利润,这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增加,使市场产品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逐步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反之,如果P=P3<LAC,厂商亏损,则行业中一些厂商会退出该行业,直到厂商的利润增加到零时达到长期均衡,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因此,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的均衡条件为:P=AR=MR=LMC=SMC=LAC=SAC,利润为0。
2以菲利普斯曲线论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说明其政策含义。
答: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反向替代关系。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随后便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根据这一关系,若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因此,经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就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反向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可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二者描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同的关系,所代表的政策含义也不同。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①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这里所说的“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
将简单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改写为:π-πe=-ε(u-u*),即:π=πe-ε(u-u*)。其中π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可知,当实际通货膨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5所示。
②政策含义: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在一定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由此可见,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即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图5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①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即在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