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学三字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脉学概要

一、脉学的起源

中医脉学起源于两千五百年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素问》及公元前5世纪秦越人(扁鹊)的《八十一难经》。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有关脉学的论述颇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这里着重地讨论了以脉诊决死生的临床意义,认为脉道是血液归聚的地方,借其气的推动作用而使血液在经脉中运行。所以,脉之盛衰者,以候气血的虚实,故知长脉象表示健康状态,短脉象表示气虚,数脉象表示热烦,大脉象表示病情发展,上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上,下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下,故腹满而胀。代脉象表示气衰,元气衰弱,细脉象表示气虚,涩脉象表示血少气滞而出现心痛,脉来混乱如涌泉,弦急而长,为病势加剧,必形色败坏;若脉来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指,如弦绝的样子,是将要死亡的象征。《难经·第九难》中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这是从迟脉、数脉以辨藏府之疾病。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能够运用诊脉的方法来测知人体疾病的性质、轻重及预后,并能够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来区别和推断各藏府的多种病变。同时,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中,有关诊脉的方法记载亦很多,其中有三部九候,人迎脉口诊法,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扁鹊对脉学的贡献很大,立论最早,因此在《史记》中有记载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惜无专书流传后世,甚为遗憾。
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他整理了我国历代名医的脉法精华,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心得,将脉学的种类分析归纳为24种,并采取了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明确了寸、关、尺三个诊脉部位,为中医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中医脉学贡献较大的还有:东汉的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两部著作中,各篇章标题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首。可见,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学说,是以脉象作为辨病与诊断的重要依据的。他在脉象分类上,提出阴阳两大类,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是张仲景在脉学上的一大贡献。
此外,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林之翰,也分别在脉学方面有所创新。尤其是明代李时珍著有《濒湖脉学》,此书以歌括形式编写而成。文字通俗,易学易懂,便于记诵,实为初学中医者必读之书,至今仍为广大医界所喜阅,亦为我国传统的中医师传徒教学的工具书之一。
总之,中医的脉学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及《难经》,发展于《脉经》,普及于《濒湖脉学》。是我国历代医家对疾病不断认识的过程和通过反复实践、总结积累的一种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系统理论的一门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光辉政策指引下,中医脉学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整理和提高。由于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对中医脉学进行研究,这为发展中医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其更好地为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