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血脉理论”的内涵,创新性运用“血脉辨证”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脉胀的发病阶段不同,分为病在血、病在脉、病在脏腑三个不同阶段,进行血脉辨证。根据其常见的中医辨证证素设立证型,医者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使用单一证素作为证型,也可合并成复合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一、病在血
该阶段相当于单纯血压升高,尚未合并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阶段。
(一)气虚证
临床表现:眩晕,乏力,肢体困倦,心悸气短,劳则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轻取力尚可,重按则虚。
治法:健脾益气。
参考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每次1粒,每天3次;或者诺迪康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
降血压药物:可选ACEI、ARB类,如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
(二)痰浊证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头重如蒙,胸闷作呕,甚至呕吐痰涎,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或滑,脉滑或沉细。
治法:化痰祛湿。
参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白芷、苍术、川芎,胆南星、吴茱萸等。
中成药:半夏天麻丸,每次1丸,每天3次;或者眩晕宁颗粒,每次2包,每天3次,开水冲服。
降血压药物:可选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等,如吲达帕胺等。
(三)血瘀证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唇甲瘀暗,舌质淡暗,有瘀点,舌下脉络瘀滞,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通脉。
参考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当归、红花、地龙、川芎、桃仁、赤芍等。
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
降血压药物:可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如硝苯地平等。
(四)气郁/气滞证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表情郁闷,喜叹息,胸闷不舒,胁胀嗳气,舌质瘀暗,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
参考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白芍、薄荷、生姜等。
中成药:加味逍遥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
降血压药物:可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
(五)阴虚证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目眩,心烦少寐,五心烦热,口干而不欲饮,盗汗,耳鸣腰酸,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
参考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常用药物: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甘草等。
中成药:松龄血脉康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
降血压药物:可选用ACEI类、钙拮抗剂等,比如洛丁新、硝苯地平等。
(六)阳亢证
临床表现:头痛头胀,颜面潮红,心烦急躁,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黄或白,脉弦或滑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
参考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若肝火亢盛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石决明、生地黄、牡丹皮、白芍、怀牛膝、黄芩、夏枯草、生牡蛎、甘草等。若肝火亢盛者,则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地黄、甘草等。
中成药:珍菊降压片,每次2~3片,每天3次。
降血压药物:可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
(七)火热证
临床表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火平肝。
参考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栀子、黄芩、夏枯草、生地黄、柴胡、车前草、石决明、生牡蛎、大黄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每次5g,每天3次。
降血压药物:可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
二、病在脉
该阶段是脉胀的持续发展,逐渐影响到脉管的变化,如脉管僵硬,裹挟无力,或脉管挛缩,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痉挛、硬化、斑块形成甚至狭窄阶段。
(一)脉络绌急证
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握物无力,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参考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物:制附子、干姜、桂枝、元胡、陈皮、天麻、红花、当归、炙甘草等。
降血压药物:可选钙离子拮抗剂,也可联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二)脉络痹阻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昏沉,胸闷,肢体麻木,行走不利,舌淡暗苔白,脉坚实而大。颈动脉彩超或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动脉硬化或者有不同程度狭窄。
治法:温阳益气,活血通脉。
参考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桂枝、赤芍、当归、川芎、牛膝、桃仁、鸡血藤、甘草等。
中成药:通心络、丹七片等。
其他药物:除降压药外,还可选择他汀类、贝特类降脂药,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
(三)痰瘀附壁证
临床表现:慢性眩晕,程度较轻,可见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病程长,临床见头晕、头重、神疲乏力、胸闷、恶心、纳呆,或者无明显症状,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诊断。
治法:逐瘀化痰,软坚散结。
参考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物:地龙、水蛭、陈皮、鳖甲、当归、法半夏、红花、川芎、桂枝、黄芪、炙甘草等。
中成药:通心络、丹七片等。
降血压药物:可选钙拮抗剂、ACEI或者ARB类,如硝苯地平、缬沙坦等。
(四)血脉闭塞证
临床表现:高血压病史,合并肢体麻木、疼痛,或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闷,或者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舌暗,边有瘀点,苔白,脉沉涩。相当于缺血性中风,头颅CT可以明确诊断。
治法:活血逐瘀,疏通经脉。
参考方药:抵当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川芎、瓜蒌皮、桂枝、郁金、元胡、天麻等。
中成药:静脉用药:灯盏花素、复方丹参、疏血通等注射液静脉滴注。
降血压药物:各类均可选用。
三、病在脏腑
该阶段多见于高血压合并中风、心衰、冠心病、肾病、眼病等疾病阶段,其治疗可参照各不同并发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