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3 列宁对资本主义的分析

列宁于1895年底至1899年1月,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大工业国内市场形成的过程中,专门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的原因。列宁的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决不取决于社会产品(特别是额外价值)的实现规律,而取决于以下四点:

第一,资本主义是超出国家界限广阔发展的商品流通结果。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存在的。社会生产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必需的假定。事实是从一系列经常波动中得出的平均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为未知市场而生产的各个生产者的孤立性,会造成生产与需求的不平衡性,而“市场”的各生产部门不是平衡发展,而是互相超越,于是较为发达的生产部门就会寻求国外市场。这绝不像民粹派所断定的那样,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现额外价值,这充分说明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部门转移躲避危机使然。在国民资本分配的情况下,同样数量的产品就能够在国内实现,但要使资本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个部门就必须经过危机,因此受到这种危机威胁的资本家就会主动寻求国外市场,通过输出的方式获得产品利润等。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不断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的旧生产方式下,各种经济主体不会受到市场的任何影响而能存在好几个世纪,但其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即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不会超出地主的世袭领地、农民的村庄或农村手艺人和小工业者、手工业者附近小市场的界限。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因为其不断膨胀就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以至国家的界限。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商品流通所冲破,每个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其必须“寻求国外市场”。

第四,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寻求国外市场,绝不是民粹派经济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是证明了资本主义无力维持下去。事实恰恰相反,这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所采取的主动开放,这种产品输出明显表明了资本主义进步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破坏了旧时经济体系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因而也破坏了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狭隘性,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