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帮助中国文化与文学走向国际化的主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及文化作品的对外译介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一,从译介数量上讲,虽然近30年来,中国加大了在文学与文化作品对外译介方面的投入,但与国外文学作品的译入相比,国内作品的译出仍处于较大“逆差”的状态;第二,从译出作品的种类上讲,中国早年输出的作品较多,要么是诸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之类的古典名著,要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乡土小说及之后的家族小说、历史小说等。中国当代文化与文学作品的译介始终未达到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的程度与水平。
近几年来,中国文学界、翻译界发生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2012年,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摘此桂冠的中国人,其作品的主要翻译者——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2014年,由美国华裔翻译家刘宇昆翻译的“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在美国出版,甫一发行,便受到了来自国内外读者的如潮好评,2015年8月,该作品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被称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刘慈欣成为获得此奖的“亚洲第一人”,带领中国科幻小说迈出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2016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另一位领军人物——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其译者刘宇昆也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兴奋之余,人们不禁开始思考:中国文明星光璀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学包罗万象,为何只有这些作品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国际大奖的垂青?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助力?百思之后,笔者认为,在英美语言和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今天,翻译作为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主要途径,肩负着十分重大的使命。
翻译是社会的。因此,本书将在对比分析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之后,从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出发,对作为翻译子科学的社会翻译学进行理论构建,并以刘宇昆编译的《看不见的星球》为例,分析社会因素对于文学作品翻译和传播的影响,以期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能够尽早“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来自同事、朋友和亲人们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他们默默地给予我们关心、支持、理解和宽容,让我们在研究陷入瓶颈、情绪无比低落时获得再次前行的动力和勇气。没有他们,完成创作是不可能的。在此,谨对他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福。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尽量本着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分析与研究,但由于资历尚浅,且部分资料虽经多番努力却始终无法获得,本书必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缺陷。但笔者坚信,科学的进步是需要有人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无畏的探索的。因此,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专家及学者们见谅并不吝赐教,我们将不胜感激。在未来的研究道路上,我们定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编者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