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权之不受制约与谏臣之传统心态
中国古代之士人,与政权有着极为密切之关系。他们之出处去就,离不开政权。他们重要之人生出路,是入仕。他们依附于政权,政权决定他们之荣辱,决定他们之命运。就此一点而言,他们缺乏独立性。但他们在思想上又是道义之承担者,是社会的良心。自此一点而言,他们又追求独立人格。而且由于此一点,他们往往以天下为己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者是。自此一点而言,他们往往干预政治之是非,为政权运作之参与者与监督者。在社会变动时期,他们又是最为敏感的一群,是事变的最早评论者、参与者。
明自永乐之后逐步实行内阁制,阁臣虽时或参与机密,有一定权力,但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万历前十年,因帝在冲龄,首辅张居正大权在握,那是一个例外。其余时间,虽时或有宦官专权之局面出现,但皇权始终并未旁落。皇权之高度集中,是非决于一人,如果皇帝英明,或者至少是个明白人,则朝政尚不至大坏;如果皇帝昏庸,或者贪鄙刚愎,则上行下效,或奸佞蒙混,朝政就非大坏不可。
或者正是由于皇权的高度集中,明代臣工的谏诤也就十分地发达。除了身负言责的科道官之外,其他廷臣亦常常进谏。谏诤是对高度集中的皇权的一种制约。特别是明代后期,臣工的谏诤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后代所称道。士之立朝,谏诤往往反映着他们的素养、能力、品格与节操,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正德、嘉靖诸多激烈的政争中,最为人所称道的莫过于嘉靖初之“大礼议”。史家甚至以为,议礼之事,其可供后人议论者,正见明代士气之昌,非后来之所能及。参与其事者之一的杨慎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当事者与后来人,都把此事看得极重。关于“大礼议”之实质与是非,史学家有过种种之评论。其实只是着眼层面之不同。自政权之层面言,是皇权与阁权之争。经历过正德朝的荒唐混乱之后,首辅杨廷和借“大礼议”以对新登极年青之嘉靖皇帝的权力有所约束。而以藩王初即帝位的少年皇帝,则艰难而顽强地要维护着自己的主张。这场延续六年、以议礼的形式出现的政争,对政局的震动是很大的,结果是朝廷大员的大换班,嘉靖皇帝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其影响,则几乎贯穿嘉靖一朝。若自政争之层面看此一问题,近日尚有一说,以为“大礼议”乃是张璁、桂萼、嘉靖皇帝一边的革新派与杨廷和一边的守旧派之争。此一说似难以解释杨廷和采取之诸多朝政革新措施,如使边兵归卫、定计杀江彬;抑制宦官专权;裁锦衣卫官校及勇士匠作人等至十余万,以减少国库支出。自此一政争之思想基础着眼,则有礼与情之争(或说是天理与人情之争)一说。说谓杨廷和辈之主张皇上继统且继嗣,是从礼之传统说;皇帝之立意继统而不继嗣,是从父子之情出发。而重情,与阳明心学之兴起有关。此说举阳明对此一问题之态度与其友人、弟子如方献夫、霍韬、黄绾、黄宗明之赞同继统不继嗣,以证此说之思想基础为王学。持此说者,往往回避王门弟子如邹守益、马明衡、季本辈在议礼中站在杨廷和一边之事实,因之把论争之焦点完全归结为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之争,似嫌简单。或者,还可能有另一层面:此一政争之深层意蕴,与正名分有关。可以说,“大礼议”是一次牵连甚广、影响深远的事件。关于此一事件之性质、是非,它对于嘉靖一朝政局之影响,可探讨之处尚多。我们且不去管它。此一事件中士以群分,持不同观点、甚至持同一观点之士人群体,各人心态亦各异。若细加考察,则各有所怀,高尚与迂腐、忠诚与野心、激昂慷慨与见风使舵,错综纠结,不一而足。后人似更多看到谏诤之臣左顺门长跪、撼门大哭之动地真情,为之感动,并视之为嘉靖一朝士大夫气节之表现,而无意间忽略了此一事件引起的士人心态之复杂变化。
“大礼议”是朝臣集体谏诤的实例,此一实例牵涉到更多的是是非非,此处不拟详论。我想从几个个案窥测嘉靖前后谏臣之心态。这里所说的谏臣,不仅指职在言路的科道官,而且包括一部分非言官的进谏者。
明代监察制度的设立,确曾发挥过很好的作用。设立此一制度之初衷,原在于求政治之清明,皇权之巩固。朱元璋曾对监察官员给予很高之祈望:“忠臣爱君,谠言为国。盖爱君者,有过必谏,谏而不切者,非忠也;为国者,遇事必言,言而不直者,非忠也。比来朕每发言,百官但唯诺而已,其间岂无是非得失,而无直言者,虽有不善,无由以闻。自今其尽忠谠以匡朕不逮;若但唯诺,非人臣事君之义也。”(1)他虽曾盛怒之下杀谏臣,但也曾在谏臣面前承认过错误(2)。不过正德、嘉靖两朝,由于皇帝的刚愎自用,宦官和权臣的弄权,是非不分,廷臣进谏的处境已经不同,进谏者之动机、心态也就更为复杂。结党营私者有之,敷衍塞责者有之,依阿权势者有之,而书生之见,以古例今,虽有所言,而不切实事者亦有之。此一部分人,往往与具体施政者每有干碍(3)。而皇帝对待谏臣,亦存有甚为复杂之心理:或疑其不忠,故意挑起事端;或厌其干碍威权;或疑其沽名卖直(4)。这是一个极不利于谏臣的政治环境。当然,就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中,孤忠进言,指陈弊端,不惜以身殉职者亦有之。而此一部分人,正是感受到朝政日非、王朝行将衰败而决心起而救之的士之一类代表。这里要着重分析的,就是他们中间的几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