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千万别踏入沟通的误区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听话,就达到了沟通效果,其实这是陷入了沟通的误区,沟通误区一般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沟通时问题不细化的误区

由于受到成长年代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父母教育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比较贫乏。针对这种问题,启发式问题能够帮助孩子表达想法。父母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说。

“问”这种方式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应该具有很强的技巧性。不过,实际上很多父母爱问的是另一些问题,比如“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你今天有没有很乖?”“你在家听话不听话?”孩子通常会一脸迷茫地回答“没做什么”“很乖”“听话了”……

至此,话题往往进行不下去,因为孩子无法理解抽象事物,不懂得父母所说的乖和听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此,与孩子对话要避免问及太宽泛的问题。

父母不妨从具体的小细节问起,例如“你在学校上了什么课?课上都学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呀?”“你有几个好朋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你今天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这样可以了解孩子做过什么,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和人,在听到回答时,还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把问题具体化,再通过鼓励的方式去沟通,这样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把握住他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沟通时提问过于严厉的误区

有些父母比较严厉,跟孩子沟通时缺少柔和的话语,惯于直接发问“功课写完了没?”“练琴了吗?”“这回考试考了多少分?”

此类对话通常以问句开始,一旦回答不符合要求,孩子就会受到一番斥责。

在父母看来,这是对孩子的督促和管教,尤其是与孩子共处时间少的那些父母,更希望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好好“管教”孩子。可是,此类问话在孩子听来枯燥又冷漠。他们会认为:父母对我的关注是有条件的,他们只在乎我的“成功”,根本不在乎我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孩子的自我建构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这种教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要么变得逆反,要么害怕失败,怯于尝试新鲜事物。

怎么规避以上问题呢?父母不如换一种问法,比如“功课还顺利吗?我看你刚才似乎有些烦呢?”“你觉得哪些课程比较有意思?”“你最喜欢弹哪一首曲子?我很想听一听呢!”

用这样的方式去沟通,孩子会认为:我是被关注的、被理解的、被爱着的。他们会充满力量,努力尝试去独立解决问题。

沟通时传递负面情绪的误区

由于担心孩子在学校里犯错误、捣蛋,很多父母会直接问“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捣乱?”“你今天没跟小朋友打架吧?”

如此提问要么引起孩子反感,要么将“捣乱”“打架”等负面信息传递给孩子,并在孩子心里夯实,最终将他推向那些负面暗示。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采取迂回的战术。想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不妨问问别人家孩子,比如下面的对话:

妈妈:“你们班上今天哪个小朋友被批评了呀?”

孩子:“XXX被批评了。”

妈妈:“哦?那他是因为什么原因?”

孩子:“他上课说小话了,说了好几次。”

妈妈:“老师肯定会很严肃地惩罚他吧?”

孩子:“嗯!老师让他罚站了!”

妈妈:“老师有没有这么惩罚过你呀?”

孩子:“没有,我不会说小话的。老师表扬我了呢!”

几句问答下来,父母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大致表现,包括老师如何授课,课上的一些具体情况等,自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问有谁受到表扬了等等。这样的沟通能帮助父母看清孩子在群体中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评价,从而把握孩子在自己看不见的时候是如何行为处事的。

沟通时姿态过高的误区

父母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摆架子,用高高在上的口吻命令孩子,比如“你必须努力学习,我不需要学习不好的孩子”。这种语言表达对孩子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让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

姿态过高的父母往往会把自己的形象树立得高大权威,目的在于让孩子屈服,殊不知此举只会让孩子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平时很难和长辈、老师去沟通,长大后甚至对父母失去信任,更不愿意相信其他人。

大人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孩子说不喜欢邻居家的小弟弟,大人往往接着说:“人家比你小啊,你应该要懂事些”;孩子说学拼音真无聊,大人会说:“拼音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种情况:原本和孩子聊得比较融洽,在放松的状态下,一旦孩子告知一次小事件、一个小秘密,或是自己曾经犯过的某个错误,大人会立刻翻脸,变成义正辞严的“法官”,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

譬如下面的对话:

妈妈:“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孩子:“可多啦!今天和同学在操场跑步,我跑了第一。”

妈妈:“不错呀!看起来你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好啊,他们都喜欢你吧?”

孩子:“是啊,不过,XX今天打我了。”

妈妈:“噢?为什么?”

孩子:“因为我想玩皮球,他不许我玩。”

妈妈:“那你怎么办呢?”

孩子:“我就走开了。”

妈妈:“走开了?妈妈不是告诉过你,要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吗?或者你去告诉老师啊!怎么记不住呢?下次一定要记得胆子大一些啊,听见没有?!”

这样的谈话往往以失败收场,孩子会闭着嘴,低着头,不再说话。与此同时,妈妈其实是把自己内心对“不敢争取权力”“太胆小”的忧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而对孩子来说,皮球就是皮球,跟敢不敢表达、敢不敢争取自己的需求或权利并无任何关系。

换一种方式,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就会达到另一种效果。

孩子:“因为我想玩皮球,他不许我玩。”

妈妈:“那你怎么办呢?”

孩子:“我就走开了。”

妈妈:“你那会儿是不是挺难受的?”

接下来,可能有两种回答。

若孩子回答“也没事啦!他想先玩皮球,我就玩别的去。等他玩好了,我再玩!”

这种回答表示,“挨打”事件只是一个小朋友之间正常的小冲突,并未对孩子的情绪造成任何影响。父母也就不必再过关注此事,继续聊其他的好了。

若孩子回答“是啊,我还有些生气,就是想玩那个皮球啊。”

这表明孩子的确心怀芥蒂,此时父母不能着急上火,正确做法应该是继续倾听,并加以引导,比如“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假如下次你还想玩,遇到他上来阻止,你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