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转向:大数据时代的传播伦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生存

一、“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融合

“公”与“私”的高度融合性在大数据传播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所谓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凸显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124页。。在大数据传播过程中,公共领域已经与私人领域交叉重叠,“公”与“私”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交媒体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方面,社交媒体是一个公共领域,每个用户都能在社交媒体上就社会热点发表意见;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又是一个私人平台,人们不仅能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公共事件的看法,还能发泄自身情绪或记录日常琐事。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大数据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传播方式。这一传播方式打破了信息传播特权由社会精英群体掌握的传统,赋予了普通大众传播信息的权力。但是,普通大众在享受这种在公共空间自由传播信息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开放”自己的私人空间。

案例:人大教授因“朋友圈”内容发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摘自《人大教授发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载于《北京晨报》,2015年9月22日。

2015年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只因郝相赫在其朋友圈发布的状态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进行了无端嘲讽,并发布了攻击性言论。该学生认为,朋友圈属于私人空间,在朋友圈里表达其对某学者的不佩服,只是私人行为,对前辈教授的地位名誉毫无影响。如果自己的言论还是被公开传播,那就好比在酒桌上的话被偷拍视频一样,其觉得这是不太公正的。

关于“朋友圈”等社交网络空间是否属于私人空间,社会各界存在诸多争议。法律界人士认为,朋友圈的私密性只是相对的,一经转发就会进入公共领域,因此个人在朋友圈中发表言论还是需要谨慎。

二、数据足迹的永久储存

造成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边界模糊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生活中随时随地被记录的“数据足迹”。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和思想可以通过文字、图像以及对自然的改造等形式被保留下来,在物质载体上留下物理轨迹,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物理足迹。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一切活动除了留下传统的物理轨迹之外,还会留下另一种轨迹:智能设备将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网络快速传输并可能将之存储在云端,因此留下了永久的数字记录,我们把这条轨迹叫作数据足迹。黄欣荣:《大数据技术伦理的反思》,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区别于以物质为载体、清晰可见的物理足迹,数据足迹是一种虚拟的轨迹。它由电子设备自动编码生成,可通过互联网存储在云端,具有易传播、易存储、难消除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留下物理足迹时,通常是有意识的,或者是可以事后察觉到的。而在互联网上留下数据足迹,除了那些已知的数据,更多的是无意中留下的各种数据痕迹,如我们浏览网页的痕迹、我们的信用卡刷卡记录等。数字足迹会在我们接触各种数字环境时交互产生,包括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的连接设备和传感器等。我们的每一次点击、搜索、标记,我们的目的地、所处的位置、IP地址,任何浏览过的网页,说过的话等都被一一记录。这些行为会被记录上传,永久地存储于云端,并可能被数以百万的人群看到。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牺牲了自我隐私空间(见表1-2)。

表1-2 物理足迹与数字足迹特征对比

三、全景监狱形成无缝监视

19世纪,福柯曾提出著名的全景监狱概念。这是一种全新的监督模式,“狱卒在中心塔楼里,可以看到所有囚犯的牢房,这些牢房分布塔楼周围,窗子全部朝向塔楼,窗子的位置使得囚犯不能确定狱卒是否在监视他”[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30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建筑学结构与互联网结构相结合,使得这种全景式监视更加深入,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大数据正在建构一个新时代的超级全景监狱。

尼葛洛庞帝曾指出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从事信息传播、学习、交流、工作等活动,构成数字化的生活方式。[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数字技术的普及为全景式监视提供了技术方便,大数据时代对于个体行为的监视以数字化记忆的方式得以实现,数字化的记忆作为一种全景控制的有效机制,不仅支持了对等级森严的机构和社会的控制,并且还会去寻找对监视者自身的支持,从而巩固并加深现有的不平等信息权力分配。[英]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这种数字化记忆形成全时空监控的数字圆形监狱,无论身处何地,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都在被实时记录,并最终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进入传播网络。数字圆形监狱的另一大新特点是监视的隐蔽性,监视者以缺场的形式存在,这大大减少了用户对被监视的忌惮心理。康国卿、柳小龙:《反思大数据时代:一种全景敞式监狱的视角》,载于《今传媒》,2014年第5期。匿名性让人们敢于更加真实地展示自我并疏于防范,从而留下更多的私密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可以在悄无声息的状态下,被全时空、全自动、全覆盖地监控。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云储存等技术的发展,这种全景式的无缝监视会日益严密。2013年,“棱镜门”事件轰动全球,美国政府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对多国首脑、政府官员甚至普通个人进行了监控,收集了他们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这起由美国政府主导的监控事件,其影响人群之广、程度之深令人震惊。然而,在网络黑客眼中,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案例:“棱镜门”事件及其影响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

按照设定的计划,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率先公布消息: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称,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全球舆论随之哗然。

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该计划的正式名号为“US-984XN”。PRISM计划能够对即时通信和既存资料进行深度的监听。许可的监听对象包括任何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参与计划公司服务的客户,或是任何与国外人士通信的美国公民。国家安全局在PRISM计划中可以获得数据电子邮件、视频和语音交谈、影片、照片、谈话内容、档案传输、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网络细节。通过棱镜项目,国安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综合情报文件“总统每日简报”在2012年内的1477个计划中使用了来自PRISM计划的资料。

这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令人咋舌。斯诺登公开披露美国“棱镜”计划的举动所造成的震动,完全不亚于“9·11”事件对美国的震撼。斯诺登公开披露这一信息后,引发了全球的舆论轰动及多国的政治博弈,而他本人也立即遭到美国政府和议会的猛烈抨击,并被冠以“叛国罪”。

四、“互联网+”推动万物互联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虚实结合、用户主权、万物互联等本质特征,这进一步加剧了大数据时代“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边界的模糊。

“互联网+”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腾讯研究院:《腾讯“互联网+”系列报告之一:愿景篇》,http://www.tisi.org/Article/lists/id/3704.html。“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高度互联网化,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生活高度融合,它们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在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中,信息传播的中心权力消解,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信息被赋予了自主传播的能力。这一方面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果与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异化的危险。异化一般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会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反过来支配和奴役主体自身。安宝洋、翁建定:《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伦理缺失及应对策略》,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12期。所谓信息异化也就是指作为信息生产者、创造者的主体,由于对信息的过分依赖和盲目崇信,逐步丧失了对信息的掌控能力,反被信息所支配、奴役。安宝洋、翁建定:《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伦理缺失及应对策略》,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12期。

在大数据时代,当我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有意或者无意地被智能设备记录,并接入到互联网中,这些信息就能实现一种万物互联、万物互通的状态。数据可以在不同企业、不同平台、不同地区之间流通,数据信息可能在任何时候被检索、搜集、传播。数据在传播的过程中又进行变异再生,随意扩散,最终超出传播者的控制,产生难以估计的传播效果。

“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融合,永久保存的数据足迹,无时无刻的数字全景监狱,以及无处不在的万物互联,这些特征,既是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征,也是大数据时代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全新生态。在这样的生态中,我们的信息传播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进步和传播变革,更是一次社会变革。

【本章小结】

大数据是个复杂的概念,其数据容量和处理方式都不同于传统数据,难以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处理。大数据的搜集、处理、运用都需要全新的技术和思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4“V”,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和价值(value)。

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和社会变革都是复杂而多样的。大数据时代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数据升级,而且是一次全新的技术和社会变革。在技术方面,依托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大规模的数据搜集、存储、处理、运用成为可能,并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在社会生活方面,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判断现状、制定决策和预测未来的依据。大数据颠覆了传统,重构了思维,指引着新的社会发展方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

在信息传播方面,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从传播理念、传播样态到传播效果都有了全新的特征。快速性、开放性、个性化、受众导向等是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数据新闻颠覆了传统信息生产的模式,并很快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的信息生产模式。

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1996年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真正地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思想都被转化为数据足迹,并被永久地记录在云端。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且趋于融合。大数据还拓展了福柯提出的全景监狱概念,建构了一个超级全景监狱,我们的日常生活面临着一种全时空的无缝监视。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技术和理念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高度数字化、互联网化。人和人、人和物、人和信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关系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世界呈现出一种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

可以看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进步和传播变革,更是一次社会变革。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传统的社会秩序遇到了挑战。我们必须从根源上正确认识大数据,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