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自序
未来的设计公司靠什么竞争?很多人在自问,也在问别人……
答案很简单,即工业时代是品牌,智能商业时代是IP。从经营形态来看,当下很多设计师的个人IP几乎等同于其公司的品牌。
拿着画图纸的钱,干的却是帮客户成就梦想的事;越发展越衰态毕现……这是很多本土室内设计师的现状。付出与价值回报完全不成比例,“设计”的作用力没有被完全释放,设计的社会价值没有被尊重,其根源在于普遍缺乏系统化的品牌思维和以品牌化思维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方略。
2003年,我们开始推广设计师,见证了相当多的设计师(公司)成为活跃于当今中国设计界的中坚力量。随后,我们立足上海,与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设计师和中国设计业的优秀经营者们深入交流。我们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思考,并不断审视设计产业与设计个体的发展态势。
2014年,我们启动设计产业公司的经营策略顾问服务,辅助设计公司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在担任dop品牌经营策略顾问的协作过程中,与朱小斌老师教学相长,推动和见证了dop品牌的升级再定义之路。dop也成了中国室内设计产业中深化设计领域的领跑品牌和超级IP。以此为基础,又衍生出“设计得到——设计师的在线大学”这一设计行业的知识分享新IP和新的事业体平台。
“设计”与“品牌”,一个是“点”,一个是“面”。设计是公司发展的支点,而品牌要包容公司所有的人与事,是对外传达的调性。说起来很简单,客户找你做设计,首先认可的是你这个人和公司,而后才有机会让你谈设计,最后才可能把整个项目交给你主导。这就是一个设计品牌的价值所在,也是设计从业者个人IP的价值呈现过程。
正所谓格局大小决定成就大小,当有了成名的资本、作品等,就应该顺势上升到品牌化与IP化经营的层面经营自己、经营公司、搭建平台,思考怎样容人与怎样留人。传播的面广,发展的机会就多,可供选择的客户源也就更多。思路有变化,一切就都变了。
在名气直接影响你的行业实力、关注度和收入的“眼球经济”时代,对设计师(公司)进行品牌化IP经营,绝对是个新鲜课题。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人需要明白,能力高低很重要,会不会利用各种媒介工具经营和推广自己、塑造IP也许更重要。
设计IP的塑造,并不是片面强调“高大上”的吹与捧,核心价值仍然在设计,用作品(产品)发声,以专业化的协作体系为支撑,一致性的人格魅力为基础。
观设计圈17年,眼见很多朋友早年成名,却坚守设计的独木桥,一路辛酸,现在则逐渐淡出圈子,客户面也越来越窄,更有人又回到了一个人单飞的原始积累阶段。设计师创作的黄金时间有限,更多的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团队和平台支撑,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
很多设计师出身的老板有时会片面追求技术层面的完美,忽视品牌与IP的打造,再加上“无为而治”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被客户淘汰、遗忘,因为员工和客户是要求发展的,他们不会在原地踏步,跟他们“门当户对”、实力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调整、房地产投资的转向,设计行业的重新洗牌正在上演,专业化的分化趋势加剧,小趋势涌现。而这个时候,就看谁能最先布局,品牌化的系统思考工具必将成为市场破局的得力助手。
个人(团队)品牌IP化是未来设计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计师自我认知的觉醒、商业价值的完美呈现,而如何让设计的价值与回报成正比,带给客户超预期体验,我们相信每一位设计师都会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