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阿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66/31613866/b_31613866.jpg)
第4章 二十四到四十四。
24。江南水乡的传统民居粉墙黛瓦,朴素淡雅。单体上看,屋脊高,进深大,墙壁前后开窗,窗户较大,防热通风效果好,民居的单体形式还是比较简单和程式化。
25。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吴王夫差在今扬州蜀岗上筑邗城,从而产生最早的扬州城。东汉以后,扬州便形成“壮丽压长江,形势绝东南”的大都邑。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盐运的发展,扬州逐步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东南都会,享有“淮左名都”之誉,以“绿杨城郭”著称于世。
26。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27。瘦西湖最主要,最具特色的五个景区是:长堤春柳景区,小金山景区,莲花桥和白塔景区,二十四桥景区,万花园景区。
28。柳为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堤尽头的“桃花坞”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取景地。
29。小金山有“湖上蓬莱”之称。“月为诗源,花为画本”。
30。钓鱼台运用了我国古代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框景”手法。莲花桥俗称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是YZ市的“城徽”。白塔位于五亭桥南面,仿BJ北海喇嘛塔,民间有“一夜造塔”传说。
31。大明寺:历史上因位于隋宫、唐城之西,又称“西寺”。1980年,迎接鉴真塑像从日本回乡省亲时,更名为“大明寺”。寺内文化古迹:宋代欧阳修修建平山堂、苏东坡建谷林堂、清代欧阳修后裔建欧阳祠堂、西花苑、康熙、乾隆御碑亭、天下第五泉。
32。个园:园中最富盛名的是被中国园林界泰斗陈从周誉为“国内孤例”的四季假山,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四季之首,夏景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秋景用黄石假山堆叠,东景选用宣石(石英石)。
33。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座大型住宅园林。片石山房,为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和尚所拟构,据说是其叠石作品的“人间孤本”,何园以复道行空,回廊曲折而著称,被誉为“双虹巡空”。“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
34。仙鹤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并称为国内沿海著名四大清真寺,系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募款建造的。仙鹤寺是省内现存一丝蓝叫寺院的代表建筑。
35。扬州双博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的雕版印刷专题博物馆。
36。扬州汉陵苑又名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了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的墓葬,属帝王级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于1980年发掘,1992 年对外开放。“黄肠”是黄心的柏木,“题凑”是指题头向内拼凑聚合而成的结构。
37。卢氏古宅:是清代盐商卢绍绪宅地,是晚清扬州盐商屋宇规模与体量最大的豪宅。
38。吴道台宅第:俗称扬州的99间半。宅主吴引孙历任浙江宁绍台道道员。江南三大名宅之一,内有仿宁波天一阁建造的藏书楼--测海楼,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个人藏书楼之一。
39。朱自清故居:姜责明两次为朱自清诞辰题诗“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77。汪氏小苑: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好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
40。扬州城遗址:唐宋城池遗址为“八五”期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现遗址有宋大城西门,东门,北门遗址。
41。普哈丁墓园:普哈丁墓园及园内阿拉伯人墓碑,是研究中国一丝蓝叫史,海外交通史,世界建筑史的宝贵资料。
80。盂城驿:被认定为“原汁原味”的明代建筑物。
42。文游台:是古秦邮八景之一
43。龙虬庄遗址证实,在距今7000年到5000年之间,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
44。邵伯湖:邵伯,古称甘棠,是京杭大运河上闻名遐迩的商品集散地。来源于邵伯的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好一朵茉莉花》唱响全国,《撒糖子撩在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亚洲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