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时装概论
第一节 全球时装产业概览
纺织时装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从18世纪产业革命开始至今,纺织时装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国际贸易的贡献也始终令人瞩目。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角度来看,纺织时装业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初期的主导产业,纺织品和时装也往往会成为该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中最主要的产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的发展,纺织时装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都在不断改变着世界纺织品时装的生产和贸易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等国开始大力发展纺织工业,这是纺织工业生产重心的第一次转移。20世纪70年代后,纺织工业生产重心转移到韩国、印度、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在80年代紧跟其后,迅速崛起。1994年,中国纺织品和时装出口总额列居世界首位,这是纺织工业生产重心的第二次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纺织时装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纺织品和高附加值时装,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时装生产移师海外或采取离岸加工。欧美的时装企业一方面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为支撑,将大量高水平生产技术、设备应用于生产,减轻对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的依赖;另一方面,以研发为先导,主导着整个国际时装的发展趋势,并将环保、特殊功能的面料广泛应用于时装生产,增加时装的附加值。
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正调整出口结构,增加高科技含量的纺织品和时装出口;墨西哥、加勒比海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凭借关税、配额优惠,迅速增加时装出口;东盟国家仍保持纺织时装出口的强劲势头;南亚国家得益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自然资源优势,纺织时装出口增长率很高。在高端时装市场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依然并将长时期占据绝对竞争优势,中国纺织产品在短期内难以赶上发达国家。在低端时装市场上,随着发达国家纺织时装业持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感受到来自具有相似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强劲竞争。中国纺织品时装出口虽然占据强势地位,但传统出口市场稳定性减弱,出口量降低,成本优势面临挑战。
从世界范围看,纺织时装贸易已经形成了三大消费市场和三大贸易圈格局。三大消费市场是: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以美国、加拿大为中心的北美,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三大贸易圈是:欧盟及周边国家(如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东欧国家)和北美国家组成的欧洲贸易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组成的美洲贸易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国家与日本、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的亚洲—欧盟—北美贸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