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海都称汗
海都渐渐长大,纳里把阿秃儿对他寄予了厚望。海都从小失去了父母等亲人,仇恨使他迅速地成熟起来,他沉默寡言、坚毅勇敢,继承了他祖辈们的血性。他立志要振兴自己的部落,替死去的亲人们报仇。他射箭骑马,训练队伍,练习搏杀。他的叔父纳里把阿秃儿一心一意辅佐他。这样,海都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在叔父的帮助下当上了部族的首领。很快,他就带领自己的部队,向札剌亦儿人发起了复仇战争。札剌亦儿人不堪一击,很快就投降归顺了他。海都既报了家仇,又赢得了人心,他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海都把他的营帐设在了肯特山南边斡难河和克鲁伦河的发源地,这里水草丰茂,富庶发达,进可攻茫茫草原,退可守深山密林,是一个理想的军事要地。消灭札剌亦儿人后,他军威大振,四周部落纷纷来降归顺,乞求保护。海都的臣民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那时,草原上多是一些分散的游牧部落,他们贫穷软弱,常常会受到一些强大部落的袭击抢掠。自从海都成为部族首领后,他对所有归顺他的部族都进行了保护,得到了部族的拥戴。
海都是个有远大目光的人,他看到女真人崛起后,认真学习女真人的成功经验,并把目光投向了远在南方的宋朝政权。海都明白,要想摆脱自己的民族受欺压、受威胁的命运,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他召集各部落首领,模仿女真人和南宋朝的方式,宣布自己为汗。他是蒙古族历史上的第一个汗,建立了蒙古族国家的雏形,是后来成吉思汗家族王国的前身。
蒙古汗国兴起
海都称汗后,蒙古族很多部落接踵而至,很快就联合在他的麾下。但是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海都并没有继续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军队和完善的国家管理体制。这些局限,使海都的汗位松散而空泛,难以有更大的作为。海都对此也有过思考,但是他的认知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而认清社会发展的本质。
海都为汗时,曾试图统一兴安岭以西的广大蒙古草原,当他率领自己的部族一路西进,在阴山附近,遭到了另一个部族的抵抗,而这个部族当时得到了已经盘踞中原的金朝的支持。原来海都称汗后,女真人开始意识到来自自己后方的威胁,所以他们有意识地寻机遏制海都的发展。当海都西进后,他们立即支持另一蒙古部落抵抗海都,试图把海都扼杀在摇篮之中。海都率部与这个部族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结果海都兵败后撤,撤回到了斡难河的上游地带。
从此海都养精蓄锐,不再轻易言战,而且开始向强大的金朝俯首称臣,以求给自己更多的发展机会。蒙古族各部落在海都的治理下,逐渐放弃了纷争和打斗,人丁渐渐兴旺起来,马匹和牛羊也成倍增长。海都通过不动声色的威服和收买政策,逐渐把从兴安岭到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海都成了蒙古族的核心,他们崇拜他,信任他,把他当作英雄,在他统治的几十年里,蒙古各部落和谐相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海都虽然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国家,但他建立的汗制,直接推动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和向中央集权的国家形式的过渡,为后来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打下了政治基础,同时也推动了蒙古族社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