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传(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母亲再嫁

1646年夏之后,争斗的高潮已过去,可是,对艾萨克而言,影响他一生的一件很重大的事却于此时发生。在他三岁生日过后的翌年年初,母亲决定再嫁。

在距离伍尔斯索普约16千米的北威特姆村,有一位教区牧师巴纳巴斯·史密斯,他并不怎么有名,其为人所知的事情也不怎么出色。他接受过完整的教育,但他表现出来的似乎是一种合格就好的态度。他是个有钱地主的儿子,在160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林肯学院。他收藏了不少书,虽然他并不是个爱读书的人。史密斯有一本精装的笔记簿,他想用它来抒发自己在神学上对各种论题的思考心得,可是,他并未全心全意地坚持,只写了几页就不再写了。虽然那批书和那本精装笔记簿没得到他太多的眷顾,它们最后也还是被人善加利用了。因为史密斯过世之后,它们变成了牛顿遗产的一部分。这批藏书约250册,它们可能成了牛顿日后收藏书籍的起始,它们也向牛顿引介了有关神学的知识,使神学成为他日后专注研究的学科之一。笔记簿也未被浪费,史密斯没有用过的大半本空白纸张上,后来都写满了牛顿的草字,记载了他早年对重力问题的思考和对微积分的表述。牛顿从来不对人说他的继父留下的这本笔记簿,而且因为他对继父的过去知之甚详且鄙视史密斯的为人,所以他故意叫那个本子为“废纸簿”。

史密斯第一次见到守寡的汉娜时,已经63岁了,而汉娜大约30岁左右(没有准确的出生记录遗存)。史密斯那时已在北威特姆村担任了超过35年的教区牧师,这个职务是他父亲于1610年花钱为他买来的,作为他一辈子维持生活的俸禄来源。当这位新的教区牧师就任12个月时,一位上级主教来到北威特姆村查访,在他的记载中指出史密斯的本籍不在北威特姆村,看来行为尚属端正,只是态度“不甚和善”。

对史密斯来说,教区牧师的职务并不很吸引人,只是打发时间罢了。1645年,他向汉娜求婚时,这个职务每年单独掌控超过500英镑的资产,这在17世纪可是个相当大的金额,这使得他的神职薪俸就算往上调也显得微不足道,也许因此没有必要对上级表示“和善”吧。他当了教区牧师许多年,在内战期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教义争执之中安然无损。试想,自第一次内战开始,至第二次内战结束,多少英国教士情愿接受放逐,不愿跟随经常改变的宗教新潮流苟活,而史密斯显然选择了随波逐流。

史密斯的第一位妻子过世(1645年6月)才半年,他就以在当年看来过于商业化的方式向汉娜求了婚。他不是在认识汉娜后当面请求的,而是由仆人送出求婚信,然后给了仆人一天的工资。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史密斯采取了如此唐突且毫不浪漫的求婚方式。汉娜起先并没有回应,她反而跑去找她的哥哥威廉商议。威廉在附近另一个乡村同样在教会里担任职务,自然知道史密斯其人,于是全家举行秘密会议,为赞成或反对这桩婚事慎重讨论。

婚约像商业契约一般,条款也一一经过慎重讨论。最后的协议相当公平,可是替这场婚约的小主角——汉娜3岁的儿子考虑得显然很少。依照婚约,汉娜嫁给史密斯,自然要搬到北威特姆村去住,艾萨克则仍旧留在牛顿家庭的老宅。为了补偿他的牺牲,史密斯将价值50英镑的土地划拨给艾萨克,等到他21岁时即可合法继承。另外,伍尔斯索普的住宅也将全部重新整修一番。

史密斯不愿汉娜带着3岁的儿子跟他同住,这倒不令人惊奇,叫人不可思议的是汉娜竟然答应了这样的条件。诚然,我们很难得知17世纪人们的心理和想法。对20世纪的人而言,一位母亲为了新生活竟会拿亲生儿子交换,这无论如何都是件无情而又令人惊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