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配套题库: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前必做1000题(2021第15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32/33064632/b_33064632.jpg)
第四章 篇章阅读
篇章阅读已在国考连续出现几年了,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国考的省部级试卷均有2篇,每篇5道小题。虽然省考并没有大范围的考查篇章阅读,但在一些单独命题的地方考试中已屡见不鲜。比如北京、上海、河北、江苏、吉林等省市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以及一些省市军转干及事业单位招聘等考试。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需要对篇章阅读类题目引起重视,如果在短时间内对一篇信息量较大的文章有准确把握的能力,那么其语言功底和做题的感觉与速度都会相应提高,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的答题能力也会胜出别人一筹。
专题一 人文社科类
考点·技法清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5_0001.jpg?sign=1739288794-wG27zYJqal5Mj1u5450ylGKYc7yT6TIC-0-9d1c929bda51dcd61ac43314a161f9fe)
基础过关自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1.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01.jpg?sign=1739288794-z2cvC0KT8ZkPqv5AaPk3mP2MYSQTEi8x-0-bb9d3b9a9fac723c256a4fcd2f8d762b)
视频讲解
A.物质资源
B.环境资源
C.资金投入
D.人员投入
2.作者认为,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02.jpg?sign=1739288794-WaaSYLgSql7Injtk1ekDpxeXytfHPpUV-0-1b85fd6afb4f33ebcfb76cd39d34e6a5)
视频讲解
A.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
B.制定法规保护专利
C.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
D.制订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
3.关于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03.jpg?sign=1739288794-lQfwFhB31MsAAErFuXj2l5UUgahwq2Lh-0-09517077bf40f6e0828bd21c85f904c5)
视频讲解
A.以国家为创新源头
B.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C.由国家支付创新成本
D.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4.在哪个阶段最应发挥政府的作用?(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04.jpg?sign=1739288794-xiiefgGlI8c8GbgFgkyrXGC2sUpB3vQB-0-b3b5f5d030f5249a5c57bbb7cb0af0b5)
视频讲解
A.自主研发阶段
C.知识创新阶段
B.产品成型阶段
D.市场销售阶段
5.本文的主旨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05.jpg?sign=1739288794-DEpZbrURb4YFjqHNG1mKgPl1GgOnbVwT-0-92a24427a6f43771315f8cf962c4a7cb)
视频讲解
A.国家应积极介入创新型经济
B.创新型经济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C.创新型经济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
D.应建立对创新型经济投入的激励机制
能力提升训练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5题。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a)的精神,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分配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______。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11年之后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资源型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甲】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乙】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丙】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森工)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1.根据公文处理法规的要求,a处的规范写法应为(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01.jpg?sign=1739288794-TsKXs31rUetLokWF9NXo3fAfmdGdikJD-0-430707d764230673ab63da2cd47b42d8)
视频讲解
A.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
B.《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
C.国发〔2007〕38号文件即《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D.国务院2007年第38号发文《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2.第一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02.jpg?sign=1739288794-pLiZliJPOqm1bO49PMeWgUyhk1p8aMxm-0-5e8387b6648ab0a2d78d8d9bc4b5b24c)
视频讲解
A.采取
B.分配
C.按照
D.明确
3.填入第一段空白处最恰当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03.jpg?sign=1739288794-wFK29HzXxZaT7oPTKy0KupLV8PKbZ2gH-0-ededf6ff82deb37fce7817afc47f4ac3)
视频讲解
A.承担者
B.执行者
C.法人
D.责任主体
4.依次填入第二段甲、乙、丙3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04.jpg?sign=1739288794-hpN5mj2L6F292Yph7Ipa3a0Jrq1mlJxh-0-0711681f057394ccbda2732f15f77f37)
视频讲解
B.施行 实现 保障
C.施行 保障 实现
A.实现 保障 施行
D.保障 施行 实现
5.对第一段文字的主旨,归纳最准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05.jpg?sign=1739288794-2FbQWgeqiaRnSUTVKYLpKanzrdXCiy4K-0-8d844c0a465337875250ac00aed7be30)
视频讲解
A.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B.建立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
C.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D.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高分极限挑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4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①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②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③,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④纸灰之类冒⑤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⑥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⑧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①冯瀛王:冯道(882—954),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死后追封为瀛王。
②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③钱唇:铜钱的边。
④和:混合。
⑤冒:覆盖。
⑥范:模子。
⑦砥:细的磨刀石。
⑧燔(fán):烧。
1.下列说法中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8_0001.jpg?sign=1739288794-VLoitqEO4bySDO1WOg4kdvaVVRD4SaP8-0-d2616b058409e9329959a0f561ca902d)
视频讲解
A.活板印刷操作非常简易
B.宋代以前,我国还有其他印刷术
C.活板印刷的发明者是一个普通的平民
D.毕昇所制的字印在他死后还保存得很好
2.下列关于活板印刷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8_0002.jpg?sign=1739288794-0qQfvyLhZWHTLQMOV2gjlnE6qEpPtBo8-0-4a9e53851232b65322b5ca8f34db1ea8)
视频讲解
A.活板印刷术在唐代使用得很少,从五代开始才用于印刷经文典籍
B.活板印刷是用一个铁制的模具作为底板,里面可以根据需要,嵌入木制的字印
C.字印平常不用的时候,就贴上纸,按照音序收纳在木格中
D.铁模具和字印之间要涂一层松脂、蜡、纸灰等混合制成的药剂,利用火烧令药剂熔化,可控制字印的黏合与脱落
3.关于下列四个句子中助词“者”的用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8_0003.jpg?sign=1739288794-rZrh9i5hYVbnfvoK3ihhm3eg7P2X2jru-0-6d5b4f95d2d60a3e3e341a589e20ea55)
视频讲解
①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②每字有二十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③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④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A.①与②的用法不同
B.①与③的用法相同
C.②与④的用法不同
D.四个“者”的用法各不相同
4.本段文字想要表达的主题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8_0004.jpg?sign=1739288794-V7AjUidnaYYdHtMNnzSty6HYxtejvZKb-0-e7565972df08ac0b5e45695d11c610bb)
视频讲解
A.活板印刷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B.活板印刷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进程
C.活板印刷与雕版印刷的工艺差异
D.活板印刷的操作方法及其高效的原因
(注:本专题题目答案及详解见第274页)
专题二 科技说明类
基础过关自测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5题。
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③。由于它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例如,温度到达2200℃时,就会有1/3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
该院这个项目的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 】着一旦形成薄膜,他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1.对文中①②③④处“薄膜”的意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01.jpg?sign=1739288794-58fU7jZBKYd9ghnSY3KV5ebCbj9QN0sV-0-cb42df321bdb44ba4661143137fe7ffa)
视频讲解
A.①处含义最广,可包含②③④
B.②处与③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C.③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不相同
D.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2.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提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02.jpg?sign=1739288794-Onp8JrGXPcNaVBL6KDuYS5BFFeKsxdPE-0-3cf7c54ef516fe3dac82094022224aae)
视频讲解
A.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
B.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
C.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
D.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
3.与进一步开发能在2200℃状态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03.jpg?sign=1739288794-s7j9uv2sxXd81lSXyWWXj707FMDSi6rb-0-2163079ae8363f2bb45322813f4b17c2)
视频讲解
A.制作薄膜的材料要进一步选择
B.制作材料间的配比要进一步研究
C.制作薄膜的粉末密度要精确
D.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光滑处理
4.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04.jpg?sign=1739288794-FemNkmM8Mgh7ZWEh5WZePFA9IifGxm0Z-0-a4ad700dbea239544adc93700953c6d8)
视频讲解
A.尽管对利用氢这种能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可如何制造出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B.用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薄膜,由于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还不能用来提取氢
C.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耐高温,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氢原子转变为氢气的速度就越快
D.以色列某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既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能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
5.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0_0001.jpg?sign=1739288794-E8UxoDYpP1wFLJCDcldeCLqiBsQ6u7Z8-0-154046b5abb0ed415d7d395a30f4db27)
视频讲解
A.代表
B.意味
C.象征
D.预示
能力提升训练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5题。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做出反应。
20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但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做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1.关于变态反应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0_0002.jpg?sign=1739288794-P1aiTmLMS3LIKG0kleKOOsvlsAX6sqWM-0-14774653737da8a1f93aa45796e0ecac)
视频讲解
A.自古以来一直受到重视
B.“过敏症”这一术语是由冯·皮尔凯提出的
C.最初将过敏视为对身体有害的变态反应
D.贝拉·锡克因在该领域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
2.第二段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01.jpg?sign=1739288794-IYsZT8LCJj933DeqJEf3ZNUOJppO11WR-0-9cae53b18b499c59c23a0ce01f840bff)
视频讲解
A.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
B.人体过敏的反应类型
C.导致变态反应的基因
D.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过敏原
3.玛吉·普罗菲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02.jpg?sign=1739288794-RCZjETViVBy6WHfpZwpgZzPxoSUcUPtc-0-defca7cc46d303f7a215515bc2922595)
视频讲解
A.对引发过敏原的毒素进行了系统整理
B.将变态反应视为身体的一种有益反应
C.扩大了会导致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的范围
D.界定了导致变态反应的免疫系统的缺陷
4.“毒素假设”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03.jpg?sign=1739288794-h7W09DR5TMv214hEza9iBrIbrzGCfXZL-0-6a573f25c5210fe9d98c4ea47a6a82d5)
视频讲解
A.一接触过敏原即发生变态反应
B.为何存在多种多样的过敏原
C.变态反应类似于驱逐反应
D.微量的过敏原会致死
5.这篇文章暗示我们(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04.jpg?sign=1739288794-7VIKgNKNwDOWITDNjuG9zAzF1Qw4MGKS-0-c01431cdd67be2e60c8428f4ae64d33f)
视频讲解
A.变态反应并非对身体一无是处
B.“蠕虫假设”略胜“毒素假设”
C.有些过敏是可以主动避免的
D.过敏症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
高分极限挑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跟电视一样,收视率对中国的电视和广告行业而言,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应用不过短短二十余年。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因此不仅国内开展此类业务的经验还有待摸索和积累,而且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和机构也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在当前收视率已经被看作电视、广告行业的通行货币的情况下,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就显得尤为迫切。根据美国、英国等开展该项业务较早的国家的经验,要真正实现收视率调查的公正、可信,不仅需要收视率调查机构本身的科学方法和诚信态度,更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调控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通过一组报道,让更多公众知道了收视率这个行业术语,了解了收视率调查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在获得了准确可信的收视率后,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视率。说到底,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数据,任何对其本身的攻击都只是______,而如何将它用得科学、用得合理,却完全关乎从业人员的态度。
实际上,与收视率一样,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图书销售量、剧院上座率等一系列数字,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俨然将成为衡量文化产业各门类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殊不知,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却远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量化评估的。一味地追求与商业利益挂钩的数字效应,不仅不能反映产业发展的真实面貌,还难免使产业发展走向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视率造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不仅要警惕“唯收视率是瞻”,更要警惕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唯数字是瞻”。
1.第一段意在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即(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05.jpg?sign=1739288794-IVba7knMwf0CM8GTATx7FQHEu3roRgkm-0-cdb7778fb43539178e5634a7050a1bc9)
视频讲解
A.保证收视率公正可信的前提是了解收视率调查方法
B.现在我国亟需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C.目前在收视率调查方面我国仍需借鉴英美等国经验
D.只有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监控才能保证收视率的真实
2.关于收视率,下列哪项与本文不符?(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2_0001.jpg?sign=1739288794-C6GqqCC9i7ALoJKb2H4ECXl0vb9ivfFi-0-312f3a0ec32f4dd0dd37350594c980cf)
视频讲解
A.收视率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
B.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依据
C.收视率调查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积累
D.对收视率的态度和使用比收视率调查更重要
3.填入文中第二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2_0002.jpg?sign=1739288794-C4G7ntNmwKiSXrobxcAlHlnzYSguIHgF-0-587265216757b82c0fbdc5b51a68076e)
视频讲解
A.欲加之罪
B.以偏概全
C.欲盖弥彰
D.推波助澜
4.根据本文,合理而科学地使用收视率关键在于(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2_0003.jpg?sign=1739288794-sC0V3f1zxlliBpsOO09PGMyHtJAFwVYz-0-15b3f87c408ce621f8c2401f0cfdd15e)
视频讲解
A.行业专家和机构要深入研究
B.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控
C.行业的从业人员要端正态度
D.收视率调查机构要公正可信
5.第三段旨在说明(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5AE31/1770889670784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2_0004.jpg?sign=1739288794-7o3HaWpEgJT28qpZqeJcYuz96KCLBe1I-0-c06d0f9c03f0f7c2790fb949f7039d52)
视频讲解
A.简单的数字无法准确量化评估文化产品质量
B.要警惕数字效应对文化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C.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等本质相同
D.目前收视率造假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商业利益
(注:本专题题目答案及详解见第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