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译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贼退示官吏 并序

元结

癸卯岁〔1〕,西原贼入道州〔2〕,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3〕,不犯此州边鄙而退〔4〕,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5〕,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6〕,数岁亲戎旃〔7〕

今来典斯郡〔8〕,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9〕,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题解】

诗前的小序告诉我们,代宗广德元年(763),当时被称为“西原蛮”的少数民族攻破道州(今湖南道县)后弃城而去。第二年,他们又进犯附近的永州、邵州,却放过了道州,是因为这里太过贫穷而不屑一顾。诗人时任道州刺史,对百姓在这种条件下犹遭横征暴敛的处境深感悲愤,于是作了本诗。“贼”,是对当时起事的“西原蛮”侮辱性的称呼。

全诗从自己在盛世时隐遁的初志写起,转出乱世应命典郡道州,而道州“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的事实,谴责赋敛使臣残民以逞、甚于盗贼的行为,表明了自己宁可弃官而去、不愿助纣为虐的决心。通篇以“苛政猛于虎”为主旨,以“贼退”为枢纽,奉劝官吏体恤民困。全诗正气浩荡,又婉而多讽,深得汉魏古诗指陈时事、明志讽世的遗风。

【注释】

〔1〕癸卯岁: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这年十二月,今广西境内的“西原蛮”攻陷道州,烧杀抢掠。

〔2〕 道州:今湖南道县。

〔3〕 永:即永州,今湖南零陵。 邵:即邵州,今湖南邵阳。

〔4〕 边鄙:边境。

〔5〕 井税:古代实行井田制,将九百亩地分为九个区,形状如“井”字。中心为公田,周围八区为私田,八家除耕自己的私田,又一起耕种公田。本文井税指赋税。

〔6〕 遭世变:是指安史之乱以来的战乱。

〔7〕 戎旃(zhān):军中营帐。

〔8〕典:掌管,治理。

〔9〕委符节:辞官而去。委,丢弃。符节,使臣出使时所持,作为朝廷任命的凭信。

【译文】

以往我遇上了太平的年头,在山林里隐居了二十个春秋。庭院中有山泉源源奔流,开门就对着洞壑清幽。一年中赋税有正常的征收,天晚了不愁高枕无忧。忽然间遭受了人世的变乱,好几年都同军帐作伴。如今来这道州出任长官,山居的“西原蛮”又蠢动不安。城小叛匪不屑于来攻占,居民贫穷,也容易受到哀怜。所以邻近的县城纷纷失陷,只有这道州得到了幸免。催征的使臣接受天子的委命,难道还不如叛匪的所行。如今那些官员们暴敛横征,像火烧一般,将百姓迫上绝境。谁能断送天下黎民的生存,去换取当代贤能的美名。真想就此弃印辞官,手持竹篙到河中撑船。带领全家去打鱼耕田,回到江村湖边度过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