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神经疾患康复治疗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神经康复概论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生理基础及解剖结构

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及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调节和控制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统一体,以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人类的神经系统在机体内居主导地位,是一切生理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生理基础

(一)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图1-1-1)。神经元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信息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传递信息的结构为轴突,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轴突的远端可分成数支,分别以终末小体终于其他神经元。
图1-1-1 神经元结构图
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根据突触所含化学递质不同,可分为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等。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图1-1-2)包绕在神经元周围,分隔不同功能的神经元,其数目是神经元10~50倍。主要对神经元有支持、绝缘、营养、修复损伤和保护等作用,构成轴突的髓鞘,并参与形成血脑屏障。
图1-1-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

(三)神经纤维

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是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鞘状结构称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
根据是否有神经胶质细胞卷绕形成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有髓神经纤维存在郎飞结,为跳跃性传导,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图1-1-3)。
图1-1-3 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传导
神经纤维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神经纤维通过释放递质来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释放某些神经营养因子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生化和生理功能。如神经受损后其支配的肌肉会发生明显的萎缩。

(四)突触传递

神经元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系,通常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借突触发生联系,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神经系统内的突触可分为两类,少数为电突触,大部分为化学性突触。

(五)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是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媒介物,而神经递质需要作用于相应的受体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所以,神经递质和受体是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物质基础。

1.中枢神经递质

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递质。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丘脑、纹状体、边缘系统等部位,与感觉、运动、学习记忆等活动有关。

(2)单胺类: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serotonin,5-HT)、组胺等。

(3)氨基酸类:

包括门冬氨酸以及谷氨酸(glutamate,Glu),为兴奋性递质,甘氨酸(闰绍细胞释放)以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为抑制性递质。

(4)神经肽类:

包括脑肠肽、阿片肽、P物质(与痛觉传入有关)等。

2.外周神经递质

由外周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节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受体的递质。几乎所有的外周神经递质都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找到。

3.受体 (1)胆碱能受体:

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胆碱能受体,包括M受体(毒蕈碱样受体)和N受体(烟碱样受体)。

(2)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E或NE结合的受体称肾上腺素能受体。

(3)其他:

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甘氨酸受体等。

(六)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1.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主要有单线式联系、辐散式联系(多见于传入通路)、聚合式联系(多见于传出通路)、链锁式联系、环式联系(正反馈、负反馈、后发放的结构基础)。

2.中枢兴奋传递特征

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包括时间性与空间性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3.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

包括交互抑制(保证各种反射活动的协调一致)和回返性抑制(负反馈抑制)。

(2)突触前抑制:

对感觉传入活动的调节起作用。
二、解剖结构

(一)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任何一部分损伤,反射即出现障碍,如肌肉瘫痪、皮肤感觉丧失等。

1.浅反射

如腹部反射、提睪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等。

2.深反射

如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深反射亢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

3.病理反射

当椎体束损害时才出现的各种异常反射,是一种原始反射的释放。如Babinski征、Chaddock征等。

(二)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周围性)、锥体外系、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三)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机体感受各种刺激的结构。有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即来自皮肤和黏膜的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即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复合觉(顶叶皮质感觉),即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等。

(四)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端脑、间脑、小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四个部分(图1-1-4)。
图1-1-4 脑正中矢状面

1.端脑

端脑主要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大脑半球内的腔隙为侧脑室,表面灰质为大脑皮质,深部白质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核,还包括位于大脑内侧面的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端脑有五个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1)大脑皮质功能区(图1-1-5、图1-1-6)

图1-1-5 大脑皮质功能区1
图1-1-6 大脑皮质功能区2

1)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3、1、2区),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入的对侧半身浅、深感觉。
特点: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左右交叉;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

2)第Ⅰ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4、6区),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参与对骨骼肌运动管理。
特点: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左右交叉,一些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则受两侧运动区的支配,如面上部肌、躯干肌、呼吸肌;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3)视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17区),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

4)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5)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6)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7)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8)语言中枢:

A.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Broca区(44、45区);B.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C.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D.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39区)。

9)听觉区:

颞横回(41、42区)。

(2)基底核:

基底核是埋藏在大脑白质深部的灰质神经细胞核团,包括纹状体(含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豆状核又分为壳核和苍白球。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肌群运动(图1-1-7)。基底核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不自主运动及肌张力改变,多见于变性疾病。

(3)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

连结同侧大脑半球的纤维,包括弓状纤维、上纵束、下纵束、钩束、扣带。

2)连合纤维:

即胼胝体、前联合、穹窿联合。

3)投射纤维:

主要是内囊。

4)边缘叶:

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及其深面的海马、齿状回、颞极和脑岛前部构成,呈“C”形环绕在胼胝体周围,其功能与控制调节内脏和内分泌活动有关。
图1-1-7 基底核

5)内囊:

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是由上、下行的传导束密集而成,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水平切面呈向外开放“V”形,分前肢、膝部和后肢三部分(图1-1-8)。一侧内囊损伤,产生“三偏”症状: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图1-1-8 内囊

(4)侧脑室:

侧脑室借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前角——伸向额叶
后角——伸入枕叶
下角——伸至颞叶
中央部——位于顶叶内

(5)脑脊液 1)脑脊液:

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无色透明,成人总量约150ml。脑脊液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对脑和脊髓具有营养、缓冲震动、调节颅内压和起保护作用。

2)脑脊液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回流入血液(图1-1-9)。
图1-1-9 脑脊液循环

(6)额叶 1)解剖:

大脑半球表面的前1/3,前端为额极,外侧面以中央沟与顶叶为界,底面以外侧裂与颞叶为界,内侧面以扣带沟与扣带回为界;中央沟前有中央前沟,两沟之间为中央前回,是大脑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前方从上向下以额上沟及额下沟为界,分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2)损害表现及定位

A.精神症状——额极;
B.瘫痪——中央前回;
C.言语障碍——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
D.书写障碍——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
E.共同偏视——额中回后部皮质侧视中枢;
F.强握及摸索反射——额上回后部近中央前回处;
G.额叶性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损害;
H.Foster-Kennedy综合征——见于额叶底面肿瘤;
I.其他。

(7)顶叶 1)解剖:

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是大脑皮质感觉区。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回包括围绕外侧裂末端的缘上回和围绕颞上沟终点的角回。

2)损害表现及定位

A.皮层感觉障碍——中央后回及顶叶后部上方病变所致;
B.体象障碍(包括自体认识不能和病觉缺失)——右侧顶叶邻近角回损害;
C.古茨曼综合征——优势半球顶叶角回损害所致(a.计算不能:失算症;b.手指失认症;c.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d.书写不能:失写症);
D.失用症(a.运动性失用症;b.意念性失用症;c.结构性失用症;d.意念运动性失用症);
E.视野改变——顶叶深部的视放射纤维损害。

(8)颞叶 1)解剖:

位于外侧裂之下,中颅窝和小脑幕之上,其前方为额叶,上方为额顶叶,后方为枕叶。颞上沟颞中沟颞下沟将颞叶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颞上回的尾端斜行卷入外侧裂为颞横回。

2)损害表现及定位

A.感觉性失语——颞上回的后部(Wernicke区)语言中枢损害所致;
B.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损害所致;
C.颞性癫痫——海马钩回;
D.听力障碍——颞横回、颞上回;
E.视野改变——颞叶深部。

(9)枕叶 1)解剖:

位于大脑半球后部,在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其后端为枕极。枕叶内侧面由距状裂分为楔回和舌回。距状裂周围的皮质为视觉中枢,亦称纹状区。

2)损害表现及定位:

A.视野改变(a.偏盲,一侧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对侧同向性偏盲,而视中心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b.象限盲,距状裂以下舌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距状裂以上楔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c.皮质盲,双侧视觉中枢病变产生全盲,但对光反射存在);B.视幻觉,为视中枢刺激性病变所致;C.视觉失认,见于左侧纹状体周围及角回病变;D.视物变形,见于视觉中枢及顶、颞、枕交界区病变(图1-1-10)。

2.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和大脑半球之间,间脑内的腔为第三脑室,包括丘脑(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及底丘脑五部分。

(1)丘脑:

又称背侧丘脑,丘脑病变时,可产生丘脑综合征,包括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对侧偏身感觉过敏或感觉过度,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

(2)后丘脑:

包括内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下丘来的听觉纤维,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
图1-1-10 各脑叶分区

(3)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前下方,分泌加压素和缩宫素,是人体较高级的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整合中枢,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控制内分泌功能活动的重要结构,对体温、摄食、水和电解质平衡、内分泌、情绪改变起重要调节作用。

(4)上丘脑: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其功能与嗅觉、视觉有密切联系。上丘脑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可出现由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帕里诺综合征。

(5)底丘脑:

一侧底丘脑核受损,可产生对侧肢体,尤其上肢较为显著的、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3.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图1-1-11),在小脑幕下方,脑桥及延髓的背侧,借助上脚(结合臂)、中脚(桥臂)、小脑下脚(绳状体)分别与中脑、脑桥、延髓相连。主要功能是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图1-1-11 小脑

(1)小脑结构 1)外部结构:

小脑的中央为小脑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小脑蚓部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

2)内部结构:

小脑的表面是一层灰质,叫做小脑皮质;皮质的下方是小脑髓质,由出入小脑的神经纤维和4对深部核团组成。

(2)小脑传导通路

1)小脑的传入纤维来自大脑皮质、脑干(前庭核、网状结构及下橄榄核等)和脊髓,主要有脊髓小脑束、前庭小脑束、橄榄小脑束、顶盖小脑束等。所有传入小脑的冲动均通过小脑的3个脚进入小脑,终止于小脑皮质和深部核团。
2)小脑的传出纤维发自小脑深部核团(主要为齿状核、顶核),经过小脑上脚离开小脑,再经过中间纤维神经元(前庭外侧核、红核、脑干的网状核和丘脑核团)达到脑干的脑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细胞。

(3)小脑分叶和功能:

根据小脑纤维联系和功能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原小脑或古小脑或前庭小脑),主要调整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小脑前叶(旧小脑或脊髓小脑),主要控制肌肉的张力和协调;小脑后叶(新小脑),主要协调随意运动。

(4)小脑损害定位体征 1)小脑蚓部受损:

主要表现为头部和躯干的共济失调,可有言语缓慢,眼球水平震颤,头、颈及身体的姿势性震颤,直立障碍,向前、后倾倒,步态蹒跚,肢体共济失调症状不明显。

2)小脑半球受损:

主要表现为四肢的共济失调,可有构音障碍,爆发性言语,写字过大,动作分节或过度,指鼻及跟膝胫试验不稳、不准,轮替运动笨拙,伴有意向性震颤,肌张力低,Romberg征向病侧倾倒。

3)小脑脚受损:

上脚损害表现为意向震颤;中脚损害以运动障碍为主;下脚损害可伴有同侧痛、温觉障碍,软腭麻痹,Horner综合征,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

4.脑干

脑干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中脑向上与间脑相连,桥脑居中,延髓向下与脊髓相连。

(1)脑干的外形 1)腹侧面(图1-1-12):

延髓腹侧面-锥体(前正中裂两侧)、锥体交叉(锥体下端)、橄榄(锥体外侧)。脑桥腹侧面-基底部,其正中线上有基底沟,基底部两侧逐渐缩窄延为小脑中脚,连接小脑。中脑腹侧面-大脑脚(一对柱状结构,由锥体系纤维构成)、脚间窝(大脑脚之间)。

2)背侧面

延髓背侧面——后正中沟两侧有薄束结节(内侧)、楔束结节(外侧)。脑桥背侧面——与延髓背侧面上部共同形成菱形窝(第四脑室底部)。中脑背侧面——四叠体(上丘是视觉反射中枢、下丘是听觉反射中枢)。

3)第四脑室:

位于小脑和脑干间,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经延髓中央管通脊髓中央管,并借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脑干的神经核(灰质):

共10对,分布在中脑、桥脑及延髓中。中脑有第Ⅲ、Ⅳ对脑神经核;桥脑有Ⅴ、Ⅵ、Ⅶ、Ⅷ对脑神经核;延髓有Ⅸ、Ⅹ、Ⅺ、Ⅻ对脑神经核。

2)非脑神经核:

传导深感觉的薄束核与楔束核,与椎体外系有关的红核、黑质。

3)脑干的传导束(白质):

包括上下行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包括内侧丘系(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至背侧丘脑)、脊髓丘系(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三叉丘系(传导头面部皮肤黏膜及牙齿的痛温触觉)。
图1-1-12 脑干腹侧面
下行纤维束:包括皮质脊髓束(锥体束,管理躯干、四肢的随意运动)、皮质核束(管理头面部的随意运动)、其他起自脑干的纤维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3)脑干的网状结构:

分布在脑干中轴,由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形成的“网状”区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上行激动系统传导非特异性冲动,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通过网状脊髓束参与运动调节,通过网状结构内的生命活动中枢,保证心、血管活动及呼吸活动。

(4)脑干的生理功能:

中脑支配眼球的运动,参与瞳孔反射和锥体外系运动的控制;桥脑接受头面部感觉、听觉和前庭觉的传入,支配口、面部肌肉及眼外肌的运动;延髓接受味觉和各种内脏感觉的传入,参与调节内脏运动与唾液腺的分泌,支配咽、喉、舌肌的运动,并对维持机体正常呼吸、循环等起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中枢”。

(五)脊髓 1.脊髓的外形 (1)脊髓的位置及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延伸的部分,上端与延髓在枕骨大孔处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锥至第一腰椎体下缘,少数成人及新生儿可达第三腰椎体下缘,占据椎管的2/3,全长约45cm,有两个膨大,即颈膨大(C 5~T 2)及腰骶膨大(L 1~S 2),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和下肢的神经根。L 2以下的腰、骶、尾神经的神经根在出相应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包绕于终丝周围聚集成束,形成马尾(图1-1-13)。
图1-1-13 脊髓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共31个节段,即C 8、T 12、L 5、S 5、C 01

(2)脊髓的节段性与椎体的对应关系:

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脊髓与椎体的生长速度并不一致,在成人达第一腰椎下缘或第二腰椎(图1-1-14)。了解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表1-1-1)。
图1-1-14 脊髓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图
表1-1-1 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

2.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构成(图1-1-15)。
图1-1-15 脊髓内部结构

(1)灰质:

脊髓中央部有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可见H形或蝶形的灰质,脊髓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神经胶质和血管等的复合体,主要由大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形成神经核团。

1)前角:

主要由运动神经元构成,形成脊神经前根,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后角:

其神经元构成感觉性神经核团,主要接受来自脊神经后根感觉纤维传入的信息。

3)侧角:

主要含中、小型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在骶2~4脊髓节段无侧角,但含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称骶副交感核,为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2)白质:

白质位于灰质的外周,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以及短的固有束组成。分为3个索,前索:位于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外侧索:位于前、后外侧沟之间,后索:位于后外侧沟和后正中沟之间。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脊髓丘脑束(图1-1-16)。

2)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主要含管理骨骼肌运动的下行传导束为锥体系(皮质脊髓束)和锥体外系(红核脊髓束与前庭脊髓束等)

3.脊髓的功能 (1)反射功能:

脊髓反射指脊髓的固有反射,其反射弧不经过脑,但要接受脑的控制,属低级反射。临床上常用的深浅反射均有相应的脊髓定位(表1-1-2、表1-1-3)。
图1-1-16 脊髓上行传导束
表1-1-2 浅反射及脊髓定位
表1-1-3 深反射及脊髓定位

(2)传导功能:

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除头面部外,躯干、四肢及部分内脏的感觉冲动,经脊神经后根传入脊髓,除完成脊髓水平简单的反射活动外,通过脊髓的上行传导纤维传到脑,在脑内经过整合。由脑发出的神经冲动再经下行传导纤维将各种运动信息传递到脊髓,使躯干、四肢在大脑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更复杂的活动。

(六)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起到支持、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图1-1-17)。
图1-1-17 脑的被膜

(七)脑和脊髓的血管 1.脑的血管 (1)脑的动脉:

来源于颈内动脉(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系)。以顶枕裂为界,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分支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图1-1-18)。
图1-1-18 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

起自颈总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

2)椎-基底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包括小脑下后动脉、大脑后动脉。

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通共同组成。动脉环将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相互沟通,调节两侧大脑半球的血液供应。

(2)脑的静脉:

可分为深、浅两组,深组收集大脑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脉络丛的静脉血,浅组收集脑皮质及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两组静脉最终经硬脑膜窦汇入颈内静脉。

2.脊髓的血管 (1)动脉:

包括从椎动脉发出的一条脊髓前动脉、两条脊髓后动脉分别沿脊髓前正中裂及后外侧沟下行,行程中得到节段性动脉分支的补充(图1-1-19)。
图1-1-19 脊髓动脉

(2)静脉:

脊髓的静脉血集中于脊髓前、后静脉,通过前后根注入硬膜外隙内的椎静脉丛。

(八)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1)脑神经的名称:共12对组成,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窝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图1-1-20)。
(2)脑神经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组成、起源、功能见表1-1-4。

2.脊神经 (1)颈丛:

由C 1~4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包括皮支、肌支(主要深支是膈神经,受损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

(2)臂丛:

由C 5~8前支和T 1前支的大部分纤维构成,向外穿过斜角肌间隙,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主要支配上肢(图1-1-21)。

1)锁骨上部:

包括胸长神经(损伤可导致前锯肌瘫痪,出现“翼状肩”)、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

2)锁骨下部:

包括肩胛下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损伤时导致三角肌瘫痪,形成“方肩”,并三角肌区皮肤感觉丧失)、肌皮神经(损伤时出现屈肘无力及前臂外侧感觉减弱)、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感觉障碍以拇、食、中指远节显著)、尺神经(受损时表现为屈腕力减弱,环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和指间关节弯曲,远节不能屈曲,小鱼际肌萎缩,出现“爪形手”)、桡神经(损伤导致前臂伸肌瘫痪,呈“垂腕”状,感觉障碍以“虎口区”明显)。
图1-1-20 脑神经
表1-1-4 脑神经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组成、起源、功能
续表
图1-1-21 臂丛

(3)胸神经前支:

共12对,胸神经前支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分布,T 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T 4相当于乳头平面,T 6相当于剑突平面,T 8相当于肋弓平面,T 10相当于脐平面,T 12相当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临床上常以上述标志检查感觉障碍节段。

(4)腰丛:

由T 12前支一部分、L 1~3前支和L 4前支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分支支配髂腰肌、腰方肌,腹股沟区及大腿前部和内侧部(图1-1-22)。包括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受损时表现为屈髋、伸膝无力,股四头肌萎缩,膝腱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闭孔神经。

(5)骶丛:

由L 4、5前支合成的腰骶干与全部骶神经、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和下肢(图1-1-23)。包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时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用足尖站立,出现“钩状足”,并足底感觉障碍;腓总神经损伤时出现足下垂、内翻,足不能背屈,不能伸趾,形成“马蹄内翻足”畸形,行走呈“跨阈步态”,小腿外侧面和足背感觉障碍。

(九)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于脑和脊髓内,周围部由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组成,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图1-1-24)。
图1-1-22 腰丛
图1-1-23 骶丛
图1-1-24 内脏神经系统
1.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见表1-1-5。
表1-1-5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2.内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共同支配体内大部分器官活动(表1-1-6)。
表1-1-6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比较
(刘晓艳 杨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