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无论是研究当今的民族或是历史上的民族,我们都面临一个基本问题:究竟什么是“民族”?这不只是个学术上的问题,同时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民族战争与族群冲突在今日世界各角落时时都在进行,也时时造成大量的人群伤亡、家庭离散。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们对于民族或族群这样的人类结群现象所知还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因民族认同而产生的偏见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使是研究“民族”的学者也经常难以避免。

传统上人们对民族的了解,常常脱离不了对一群人的客观描述。根据这种传统认识,民族被视为一群有共同语言、宗教、服饰、血统、体质与风俗习惯等体质文化特征的人。这种对一民族“内涵”的描述,也基于一种典范观点;某些文化特征被认为是一民族的典范特征(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此典范特征不符的则被忽略,或被认为是受外来文化污染的结果。于是,根据一民族典范的体质文化特征,学者们辨识该民族的范围,并追溯他们在历史上的迁徙与分布。这种对民族的了解,产生于商业殖民主义侵入文明落后地区所造成的人群接触,产生于由此形成的族群关系中优势族群的族群中心主义,产生于优势族群学者对于客观观察与理性分析的信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文学科的学者都在反省:究竟摆脱主观文化偏见的客观观察与描述是否可能?对人类学者来说,在一个文化传统笼罩下的人是否能理解另一个文化传统?对历史学者而言,我们如何能在现在的文化结构中理解过去而无偏见?这些学术潮流的发展,多少都与亚、非、中南美洲的学者开始表述他们自己的观点并挑战欧美学者的观点有些关联。于是,人类学者在田野中强调对土著观点的记录与理解,历史学者也开始注意现实社会目的下的历史创造过程。在对“异文化”与“过去”的研究中,他们都随时检讨自己的“理性”以及此理性的形成过程。因此对“异文化”或“过去”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对本身文化传统以及此传统下的“理性”所作的研究。为了摆脱因文化偏见而建立的核心、内涵、规律、典范、真实等概念,学者也开始研究一些边缘的、不规则的、变异的、虚构的人类文化现象。在此取向下,民族研究也由核心内涵转移到边缘,由“事实”(fact)转移到“情境”(context),由识别、描述“他们是谁”转移为诠释、理解“他们为何要宣称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