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文化(小学版)(非免费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44/33706344/b_33706344.jpg)
第二单元
群星璀璨映碧空
5 清末状元的创业路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可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却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jiǎn)。张謇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实验者。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曾赞扬道:“提起中国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清末状元郎
1853年,张謇出生于海门常乐镇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自小读书就很勤奋,据说5岁时便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千字文》。
张謇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顺利,他15岁考中秀才,直到32岁才考中举人;此后连续4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他一气之下,发誓再不参加科举考试。
1894年春天,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又开科举考试,张謇被父亲强逼着,再次应考。这一次,他得到主考官翁同龢(hé)的赏识,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謇满腔义愤,和翁同龢等人一起,积极主张坚决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甲午战败之耻,激发了他的爱国之情,他认识到,要强国必先富国,只有国富,才能使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895年秋,张謇放弃仕途,回到家乡南通,兴办实业,发展教育,为增强国家的实力,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1926年8月24日,张謇病逝,享年73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0-00.jpg?sign=1739286473-rkxG7R8JxE8xHruPw5vXl5E4BNBpq0BZ-0-4d282cbbbca3a2a52b977076e372699c)
张謇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0-02.jpg?sign=1739286473-RCInq79xdwMYbMKeO3Kqdg3aiLgKOW5M-0-03c93d68f454f11fb7486b7eee6f5a1a)
张謇铜像
阅读一些关于张謇求学、创业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丰富的人生经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31-10.jpg?sign=1739286473-gGlayqGo76ooW8ozTomxYBZjr5HGc1TG-0-5bae561c65fb66ef4cdf51f33bf65ff8)
爱国实业家
1895年冬,张謇开始筹建大生纱厂。经过千辛万苦,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成功运转起来。
大生纱厂的成功,使张謇在东南实业界脱颖而出。同时,它的发展也增强了张謇实业救国的信心。张謇以纺织业为中心,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资生铁冶公司、广生油厂、大隆皂厂、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和大达轮步公司。此外,他还创办了吕四同仁泰盐业公司、颐生酿酒公司、泽生水利公司、翰墨林印书局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加上他投资参与的其他企业,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群,资本总额约三千四百余万元。张謇本人被誉为实业界的“巨子”,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1-13.jpg?sign=1739286473-gpaMztOMEqXj3HuG7I6FIYKXtlTdMgmA-0-cceb7e0f363503a24546a813e27663f3)
大生纱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2-01.jpg?sign=1739286473-yGFl5nRpKNS97wAx6xbcFLuOWkl45QPh-0-512444badedbac96c6be7d7973b290c3)
张謇兴办实业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是在他成功实践的感召和影响下,大批士人纷纷投笔从商,越来越多的旧式士人成为近代企业的主人。在这场巨变中,张謇是一个先导性的人物。
读读张謇的名言,体会他实业救国的远大抱负。
天之生人也,
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
与草木同生,
即不与草木同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31-10.jpg?sign=1739286473-gGlayqGo76ooW8ozTomxYBZjr5HGc1TG-0-5bae561c65fb66ef4cdf51f33bf65ff8)
南通教育之父
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办教育了。他在南通建立起了门类和层次都比较齐全的近代文化教育网络。
张謇1902年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独立设置、学制完备的中等师范学校。此后,他还创办了纺织专门学校、医学专门学校、农业学校、戏曲学校、刺绣学校,以及城厢初等小学、幼稚园、盲哑学校等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发展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20世纪初,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以及气象台、图书馆、医院等,为南通的现代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3-06.jpg?sign=1739286473-EBNgDgrkvHAKFW0n5vWZ00dbpnfQrl3d-0-20c85d17a239cac22627f86d9d9eb4a7)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肇始于1902年张謇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4-13.jpg?sign=1739286473-b2g7bqOYSoLffVbA31Xhmceo1KnATRAB-0-ecfc3d01e12fb7145efd967539b49cf1)
查阅资料,了解张謇对南通近代教育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第一城的设计师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张謇在发展生产力、振兴文化的同时,修马路,建博物苑,建现代理念的商业街……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努力使人民安居乐业。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4-14.jpg?sign=1739286473-Zy9jkFC0E9ubsa1WwW5zR1BD6DkFCFrt-0-97f8419b04318987935cec303dd556dc)
城区及唐闸、天生港位置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5-04.jpg?sign=1739286473-CAfSaCGiQOEXRYdVW3CYZvmB8YlRJCUo-0-0e5573c4861991dcd91943ca64b00640)
西公园
他在南通兴办实业,将工业区选在唐闸,港口区定在天生港,花园私宅及风景区选在狼山,构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格局,城镇相对独立,分工明确,减少污染,各自可以合理发展。这种独特的城市格局,包含着了世界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诸多要素。
张謇以一种诗人的情怀经营城市。他修建了东、南、西、北、中五座小型城市公园,谓为“五山以北五公园,五五相峙;一邑之中一大苑,一一珍藏”。
张謇十分重视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从宏观的高度去谋求城镇、乡村共同发展,形成了城乡相间、布局合理的多层次城镇格局。可以说,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当之无愧,也绝非偶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18-02.jpg?sign=1739286473-IMBPs5xv21hQdI4h8h4EKbN9Ug9ZgjC4-0-e76b5c981bb2a47f69245721bae8317c)
你了解家乡的发展远景吗?你能为家乡的发展提些建议吗?和同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相关链接
乘车经海门市区向东8000米,再北行4000米就到了张謇故里——常乐镇了。走进常乐街巷,巷口有一个巨大的红色拱形门楼,门楼上有“状元故里”四个大字。在一片开阔地,便能见到一座大宅院,这就是“张謇纪念馆”。大门两旁的圆柱上刻有张謇当年所撰题的楹联:“今人能为古人事,述者当知作者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A8861/18011579801446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046-05.jpg?sign=1739286473-G2kgrPYaDgJTDFrwCeTIXOn0B1DhmHqe-0-e7adccb778e3d1f12f31adf9d95b71b2)
张謇的居室是一幢简易的旧房。正中一间是客厅,一张旧方桌,几把旧木椅;右厢为书房,临窗有一张很旧的写字桌,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另有两张年代久远的书橱;左厢房是卧室,只有一张最普通的老式木床、一个旧木橱和两只褪了色的旧木箱,除此别无他物。
张謇故居是在原张公祠的基础上建造的,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故居名。后易名为“张謇纪念馆”,由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费孝通题写馆名。
居室楼前,树木郁郁葱葱,一棵参天挺拔的古银杏已有两百四十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绿荫如盖,是海门市境内唯一的古银杏树。
纪念馆开放近二十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结伴到状元故里游览观光,去感受先人的创业精神,抒发敬慕爱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