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结构跟城乡二元体制不是一回事,不能把它混为一谈。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城乡二元体制是1958年以后才有的。中国古代的城乡二元结构很明显的,但没有二元体制。金兵打进北宋首都开封,北宋完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俩被虏到黑龙江去了。宋高宗建立了南宋,河南人、山东人、河北人逃到江南一带。当时有城乡二元结构,但没有城乡二元体制,所以到了江南以后,农民愿意住城里就住城里,在城里买房也行,当店员也行、开店也行、自己建房子也行。城里人到了江南以后,可以在农村买地、租地、种地、盖房子。总之,城里人可以搬到农村住,农民也可以搬到城里住。
前不久放了一部电视剧《闯关东》,讲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山东人移民到东北去了。愿意进城的进城,愿意下农村的下农村。电视中反映了这种情况。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城乡二元体制了呢?1958年户口制度一分为二:城市户口、农村户口,户口变成两类,城乡隔离开了,城乡二元结构就制度化了,从此,农民就不知不觉地降到了二等公民的位置。何以见得?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计划经济时期,城里的生产是政府管制的,城市居民的工作是政府包下来的。怎么包下来的?你只要愿意工作,扫马路、种树,一个月可以有二三十块钱的工资。东西紧张,有粮票、油票、肉票、鸡蛋票。可是,农村就不一样了,生产是政府管制的,生活是不包的。
第二个例子。多年以来,城里的孩子受义务教育,校舍是政府财政拨款建的,教员的工资是从财政经费中拨给的。而农村的孩子长期受义务教育,小学校舍是农民自己建的,教员叫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是农民自己付钱的。同样是义务教育,城乡这么长时间内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这种状况到现在才改。
第三个例子。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松动一点,农民可以出来打工了。80年代出来的农民要带有乡镇政府的外出务工证,要到乡镇政府去开,到哪里去打工。如果在城里发现你没有这个证件,就遣送回乡,当时的政策就是这样的。可是城里人到农村去租个房子住,养病、画画、写书,住多久也没有人管你。从来没有听说农民把城里人押送回城了,说你没有居住证。你见过这个情况吗?没有,又是一种不平等地位的表现。
第四个例子。全世界都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这三个字。英国产业革命时期,工人是哪来的?一部分是城里的手工业者,还有一部分是附近农村来的。农民进城做工了,他们就是工人。中国第一批工厂在上海、天津、广州建立了,上海的产业工人哪儿来?苏南农村、苏北农村,他们到上海的工厂做了工,就是上海人了,他把老婆就接到上海去了,他们生的孩子也在上海落户。现在怎么称“农民工”?农民是你的身份,工人是你的职业。所以干了30年工人还是“农民工”,这显然就是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现在经常说“农民企业家”,这个词也不通,企业家就是企业家,还加个“农民”企业家,说这个是“农民企业家”,那个是“市民企业家”。这都是一种身份歧视。
计划经济体制有两大支柱。哪两个支柱呢?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体制,因为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确。第二个支柱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把农民拴得牢牢的,农民出来没有经过计划安排都叫“盲流”。怎么叫“盲流”呢?因为没有通过计划,盲目流动。改革开放30年了,重点是改了第一个制度,即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了,而城乡二元体制基本没触动,目前才刚开始触动。尽管承包制是农村改革的开始,但承包制是在承认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开始的,只是改变了城乡二元体制的极端形式,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城乡二元体制却没有改动,“农民工”还是“农民工”,身份的歧视还在。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重要的问题在哪儿?重要的不是户口问题,而是土地问题。户口最后要改,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难点是土地。怎么改呢?土地分两类:一类是承包地,一类是宅基地。现在,各地正在试验承包地跟宅基地怎么改,有的已经在试验了。承包地的改革主要是加快土地流转,承包土地流转基本上是三种形式:转包、出租、入股。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这几年进行了大量调研。转包主要是在湖北省进行考察。种水稻的地区,种水稻的每户人家假定是20亩地,种两季水稻,每季产1000斤稻谷,一亩地产2000斤稻谷,承包20亩地稻谷就4万块钱。种水稻很累人的,一年忙到头,种两季,冬天要种绿肥。4万斤稻谷,就算一块钱一斤,一共是4万块钱。种子、化肥、农药、给牛喂的饲料、拖拉机用的柴油,这都算上,钱就差不多了。但是在靠武汉比较近的地方就不一样了:农民到武汉去打工,土地转包给村里的种植能手,这些种植能手也就成了种植大户。我们调查发现,只要一家能够承包到200亩水田,就有钱赚。200亩水田,产40万斤水稻,卖40万块钱,把农药、化肥、种子的费用都去掉,雇一两个帮工,年终还有几万块钱的盈利。这就是转包。
我们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看到出租的情况。这个县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隔海就是海南了,那里的土地是干旱的,没有大河,完全凭台风吃饭。台风来多了,今年就有好收成;台风来少了,今年就收成不好。农民一亩地就是几百块钱的收入,所以民营企业、港资、台资企业跟农民谈判:一亩地一年才几百块钱,你别种了,把土地租给我,我一年一亩地给你几百块钱。你要出去打工就打工,你不去打工跟我签合同,做我的合同工,给你每月发几百块钱的工资。农民一想,这样也好。于是土地就连成片了,公司就打井、喷灌,解决用水问题。从国外引进新品种。我们到徐闻考察的时候,一张大照片挂到路口,我们到当地去看了,一望无际上万亩地种菠萝。徐闻的菠萝产量在全国占1/3,连地名都改了,这一大片地就叫“菠萝的海”。
我们在重庆考察了入股。重庆的梁平县种西瓜、产茶叶。有农民组成的西瓜合作社、茶叶合作社。重庆的江津区种柑橘,农民都入股到合作社了。重庆现在种的是反季节柑橘,普通的柑橘都是11—12月份就摘下来了,而它那里是每年5—6月份成熟。这个时候市场上没有柑橘,所以销路就非常好。江津区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三句话:“人无我有”,你们没有的我种;“人有我优”,你有,我的质量比你好;“人优我反季节”。所以,农民就富了,然后由集体组成的农民合作社跟龙头企业打交道。那里的模式已经改了,不是“公司加农户”,而是“大公司加小公司加农户”,农民入股到小公司,小公司就是专业合作社,小公司跟大公司再打交道、订合同就行了。
我们到宁夏考察,发现宁夏有的县采取的是土地信用社的形式。农民外出时,承包地不转包、不入股,也不出租,而是把土地存入信用社,信用社每年付多少利息,打入我的账户。所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中国的承包地流转起来了。
宅基地采取两轮置换:第一轮置换和第二轮置换。第一轮置换是指农民要进县城了,土地交给政府,用宅基地跟宅基地上的房子换取城市户口、城市的一套住房和城市的低保。我们在有的地方看到,农民主要是老人不愿意搬迁。他们说,这里可以养猪、养鸡,到城里养猪去哪儿养呢?主要让孩子动员父母,让孙子跟爷爷奶奶去说:进城后,有好的学校、幼儿园上,你们看病也方便。这样也就搬进城了。这是第一轮置换。接着,是第二轮置换。在今天的政策中,宅基地是农村建设用地。农民搬走了,宅基地交给政府,宅基地上的房子也交了。于是政府就把土地铲平了,变成耕地。这些土地的质量都比较好,因为它们原来就是从耕地中划出一块做宅基地的,再加上他的家庭周围是庭院经济,地都比较好,所以耕地面积就扩大了。然后县里统一规划,在适合办工业的地方划一块地出来,把耕地改为工业建设用地,这就是第二轮置换。总之,把农村建设用地变成耕地,从其他耕地中又划一块出来变成工业建设用地,于是新的开发区、工业区建起来了。现在重庆、成都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试验区,这些经验都是从重庆、成都来的。
不仅重庆、成都试验区这样做,其他地方也在进行改革。如广东的中山市,它的城乡一体化已经改完了。又如,江苏的苏州市和浙江的嘉兴市也改完了。我们可以看出:城乡一体化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在城乡一体化方面,所有的发达市场国家都是双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现在搞的城乡一体化是单向的。什么叫单向的?就是只有农民进城。城里人能到农村去吗?不能。但这个改革现在也开始了,浙江义乌市是试点:城里人可以带资本下乡,农民可以带资本进城。愿意进城就进城,愿意下乡就下乡。
在这种情况下,将来中国种地的是什么人?山沟里的人愿意在那里住,可以,散户种地总是会有的,要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但今后种地的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分,种植能手、养殖能手,他们通过出租、转包等方式经营,效率高。第二部分,专业合作社用入股的方式集体经营。第三部分,专门从事土地改良和种植的农业企业。他们到农村办农业企业。最近听说有些企业开辟盐碱地,用盐碱地种水稻,而且尝试用海水浇灌。这样,灌溉的问题就解决了。还有一些企业正试验在沙漠种农作物,听说是用营养液种农作物。
最后,我想谈一谈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何在?可以说,在于民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关键是政府如何发现这种积极性,调动这些积极性,规范这些行为。可以举几个例子。中国的改革从承包制开始,承包制当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搞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油灯底下签了一个协议,搞大包干,并且是冒着生命危险干的。因为协议里有一条,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中央肯定了,全国示范推广。很快几年,承包制就在全国推广了。几年之后,农贸市场上的鸡、鸭、鱼、肉、香油、花生米全有了;又过了几年,粮票、油票取消了。这就是事实,蕴藏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搞承包制以后,农村的劳动力就富余了。富余了怎么办?就是农民自己筹资金,到工厂去找下脚料,请退休工人来做技术指导,然后乡镇企业都办起来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火车上,常常看到一些农民穿着中山服,拎着大包小包在四处走,他们是乡镇企业的推销员,带着样品去找销路了。于是在统一的计划体制之外,就形成了乡镇企业的商品市场,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局面被打破了。
再举个例子,股份制最早是怎么开始的?股份制的开始就是用群众集资的办法,采取股份制方式来建立企业。这样,股份制的企业到处都有。后来才成立证券交易所。
最近几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又是一个例子。1979年是农田承包制,分田包产到户。但有的地方把山林也分了,结果砍树成风。干吗要砍树呢?农民当时说,共产党的政策说变就变,趁现在还没有变,赶快把树砍了,过两年把山收回,不砍不就吃亏了吗?中央当时坚决制止了这股砍树风。但林权制度改革一拖就是20多年。到了21世纪,中央考虑到要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以福建、江西两省开始试点。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迟到了20多年的改革。全国有耕地18亿亩,集体林地25亿亩,现在分给农民了。有的农户就包了几百亩山,而且承包期70年不变,林地可以抵押,林木可以抵押,这都是新的规定。这样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到林区去看看,现在农民种树、不砍树了。70年不变,就是说爷爷种树,让孙子来砍吧,所以到处在种树。在湖南种的什么树?大量是油茶树,因为油茶树的果子可以榨茶油,茶油的质量比橄榄油好。所以是一举三得:农民增加了收入,满足了市场对食用油的需要,而且保护了环境、绿化了环境。此外,林下养鸡,林间种蘑菇、种中药材,竹林地区搞了编织业。
广东今年农民工不足,过去向广东输送大量农民工的是江西和湖南,现在农民上山了,自己家有林子,去创业了。这就是农村新的情况,假定这种势头下去,中国的集体林权制度就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动力仍然在于调动民间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