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三国志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三国志传》《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全传》,简称《三国演义》。
一、成书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历史资料、民间故事、文人改编。
与三国故事有关的历史资料,主要是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刘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了二百多种魏晋人的著作(今多已亡佚),其中有大量野史别传。这些资料完整、详备,凡属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较为充分的记载,并对历史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部分解释和说明;若干野史片段颇具小说意味,如《曹瞒传》之叙少年曹操。
三国故事在民间的流传方式,主要是“说话”(讲故事)和演戏。李商隐《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三国故事在唐代广泛流行,连儿童们也都耳熟能详。宋代“说话”之“讲史”门中有专说“三分”的艺人(如霍四究,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现存的文献有两部元代刻印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据《录鬼簿》《太和正音谱》等记载,元杂剧中有六十多种三国戏,现存《关大王单刀会》《刘玄德独赴襄阳会》等二十一种。钱南扬《戏文概论》指出,宋元戏文中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多种作品。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其特点是“俗”,具体表现为热闹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和尊刘抑曹的倾向。刘、关、张都富于草莽英雄气息,而张飞的形象尤为突出。
《三国志演义》1的成书时间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推断其作者罗贯中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约1330—1400年),据此,《三国志演义》也应该成书于元末明初。1931年,郑振铎、马廉、赵万里在宁波发现了明代天一阁蓝格抄本《录鬼簿续编》,其中提到贾仲明与罗贯中曾于“至正甲辰”即1364年见面,距元亡仅四年。这一记载与鲁迅的论断吻合。从此,“成书于元末明初”说得到学界公认。但一些学者不满足于笼统地说“元末明初”,试图获得更精确的结论,陆续提出了五种成书年代说:“元代中后期”;“元末”;“明初”;“明中叶”;“宋代乃至以前”。关于《三国志演义》成书年代的这五种说法,各有其理由。比较而言,较稳妥的表述依然是:《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而成于明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二、作者
对《三国志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我们所知甚少。明代天一阁蓝格抄本《录鬼簿续编》对罗贯中生平的记载是目前所知最为详细的:“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录鬼簿续编》还著录了他的三部杂剧作品,其中流传至今的只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现存《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托罗贯中之名行世,不一定是他的作品。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其特色正如高儒《百川书志》所说:“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民间故事,加上作家的再创作,终于孕育出了《三国志演义》这部伟大的作品。罗贯中可能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三、版本
关于《三国志演义》的版本,一般认为,现存最早刊本即嘉靖壬午(1522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接近于罗贯中原本,或者就是罗贯中原作;清初毛宗岗评本《三国志演义》是由嘉靖元年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主要是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础上辨证史实、增删文字、更换论赞,并将回目改为对偶;在《三国志演义》的众多版本中,嘉靖元年本和毛宗岗评本是真正值得重视的版本。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种小说史、文学史所论述的《三国志演义》基本上是就毛评本而言,只在需要时附带提及嘉靖本。近年来,“志传”系统的《三国》也得到了较多关注。“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三国志传》的一些版本中有叙写关索和花关索的情节,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所没有的。两个系统的本子孰先孰后,学术界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