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与世俗
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周朝采取“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一个国家分为数以百计的诸侯国。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争霸,甚至兼并,出现了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局面。秦王嬴政即位后,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战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为秦朝,称“始皇帝”。秦始皇创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下设三公九卿,分天下为郡县,由朝廷派员治理,以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为巩固国家统一,筑长城、修驰道,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但他不顾民生,赋役繁重,劳民伤财,又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不得民心。秦朝仅历二世,统治15年。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前后分为西汉和东汉,也称两汉,共历406年。公元前206年刘邦(即汉高祖)灭秦,之后又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即后来史称的西汉,也称前汉。汉初的文帝和景帝,为恢复经济,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并推崇“黄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使生产和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社会思想也很活跃,在历史上被誉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是统治汉朝最长久的皇帝,也是文治武功皆有成就的帝王。他在位54年,带领汉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文化等方面繁荣发展。汉武帝之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道统,正是以国家的富强为基础的。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以“礼”来推行“仁”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石刻画像出现于西汉后期,在东汉得到很大的发展,广布于五六个省和更多的局部地区。它的发展,既与历史上的厚葬之风有关,又与当时的举孝廉相联系。因为汉代还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凡是走仕途的人须经地方推举,这种举荐主要有孝、廉两个标准,而墓葬的形式和规模是最能显见孝道的。
作为艺术的画像石,它的实际用途和艺术表现的题材内容,由于起自民间,带有仪式性的规定不多,多是由墓葬的家庭所决定,有的(如地面上的祠堂)刻画内容,可能墓主人在生前会有参与。刻工多为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工匠,熟悉民风和民情。也就是说,画像石的制作比较自由,内容无所不包。凡是人世间所有的,大都可以在画像石中得到印证。
早在1944年,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的序言中说:“除实物和简牍外,汉代的石刻画像也提供了不少新的史料。汉代的石刻画像,如武氏祠、孝堂山祠、两城山及武阳石阙等石刻画像,皆传世已久;但并未引起历史家的注意。晚近南阳一带汉墓中,又发现了大批的汉代石刻画像,始有若干学者开始对石刻画像作艺术的研究。我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汉代的石刻画像都是以锐利的低浅浮雕,用确实的描写手腕,阴勒或浮凸出它所要描写的题材。风景楼阁则俨然逼真,人物衣冠则萧疏欲动;在有些歌舞画面上所表示的图像,不仅可以令人看见古人的形象,而且几乎可以令人听到古人的声音。这当然是一种最具体最真确的史料。”[1]
翦伯赞先生所讲的这番话,距现在已经七十多年了。那时候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四川巴县歇马场的刘家院子里,并没有因国家的艰难和生活的困苦而消沉,而是想着辉煌的未来,还在《秦汉史》中写道:“假若我们将上述汉代绘画和石刻画像等艺术中所凝固之汉代人民的现实生活的形象,通过我们的头脑加以有机的组织,则两汉的历史,将会在我们面前浮凸起来,表现为一种立体的形象。”我国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多潜心研究学问,这样热情关心艺术的人不多,讲话非常实在和中肯。
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各地新出土的画像石千千万万,考古学家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很多,从艺术的角度看,确实需要“通过我们的头脑加以有机的组织”,将汉代画像石整理出来了。
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很复杂的。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时代,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同,需要具体分析。汉代人已距我们两千年左右,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是在农耕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兴旺与强盛,都是与社会的大背景相联系,为人们所赞赏的深沉雄大、气势磅礴,也是由当时人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所造成的。
人的社会职能是有分工的。《考工记》称:“国有六职。”即指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汉书·食货志》说:“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儒家评论人物有“四科”之说。《论语·先进》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些都是孔门弟子,后以“四科”为人物分类。
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很重。人分尊卑贵贱,官分品位高低,农业被视为“主业”,其他均为末业。所有这些,都能在画像石的形象中分别出来。至于世俗,是由人群的习惯和风气所形成的,它也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带有地方色彩。
以下,为人物与世俗故事,共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