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咳嗽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男女老幼均可罹患,尤其儿童多见。中医学认为咳嗽是外感风寒、风热、燥邪,使毛窍束闭,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中医内科学》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其中外感咳嗽又分风寒袭肺、风热犯肺及风燥伤肺等,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外治疗法治疗咳嗽具有独特优势,特别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易于患者接受和临床推广。
1.穴位贴敷
(1)处方一
方药:白芥子20克,细辛20克,甘遂5克,延胡索5克。
取穴:以膀胱经腧穴为主,可选肺俞、定喘、风门、脾俞、肾俞、大椎、足三里。
操作:以上药共研细末。取药末10克,以姜汁调和成直径1.5厘米大小的药饼,用穴位贴敷贴于穴位上,除大椎外,背部腧穴均取双侧。每次30分钟,每周3次,疗程为1周。
方解: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细辛温肺化痰;甘遂化痰通络;延胡索外用抗菌消炎。再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选取膀胱经中与肺、脾、肾相关的腧穴,取辛温药物研末调敷,以温通经络,疏理气机,化痰止咳,达到改善脏腑功能的目的。
(2)处方二
方药:白芥子适量。
操作:取白芥子适量,研为细末,加面粉少许,以姜汁调揉成1厘米×1厘米大小药饼,敷贴背部脊柱双侧肺俞穴上(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4小时换药1次。如患者肺部风湿较重,可能会起小疱,一般不要刺破,让其自行吸收。
方解: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姜汁也属温热性质药物,可使相应部位组织受激发热,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通过完整皮肤,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起到调和五脏、通降腑气、调节免疫、改善肺循环、镇咳化痰等作用。两药贴敷吸收时形成的局部药物效应可以对任脉、督脉穴位起有效的刺激作用,从而调节气管、支气管与血管平滑肌的舒缩以及淋巴腺体分泌,故对咳嗽、痰多症状有显著效果,特别针对寒痰咳嗽,可温肺化饮、祛痰止咳。
2.足浴
方药:艾叶30~50克。
操作:艾叶(鲜品效果更佳)放入约1000毫升的水中煮开数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水温降低到40°C左右,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进行1次,以临睡前为佳。一般连续3~5天即能出现明显效果。
方解: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散寒止痛、温经之功效。中医认为, 引起咳嗽的致病因素很多,风寒型较为常见,故风寒咳嗽采取艾叶足浴,既可散寒止咳,又可治疗外感风寒感冒,缓解流鼻涕、咽喉疼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3.针刺
取穴:肺俞、风门、列缺、天突、定喘、丰隆、大椎、膻中、足三里。
配穴:咳嗽痰多、喘息胸痛者加太渊;心烦、背寒加尺泽;喜干呕加侠白;喘促明显加天府;咳嗽发热加支沟;喉中痰鸣伴痰中带血加大钟。
操作:采用平补平泻法。上述各穴于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留针期间,按补泻手法运针2~3次。
方解:肺俞、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太阳主一身之表,取上述二穴可疏风宣肺;列缺为肺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肺系与咽喉,取之可达疏风宣肺利咽之目的;天突为任脉之穴,位于肺与咽喉之间,针天突可通调肺气利咽而止咳;定喘止咳平喘,通宣理肺;丰隆化痰除湿,主治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大椎清热解表;膻中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足三里升发胃气、燥化脾湿。诸穴合用,共奏疏风宣肺、祛邪止咳之功。
4.艾灸
取穴:膏肓俞、风门、肺俞、天突。
操作:选新鲜老姜切成厚0.1~0.3厘米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所在部位和选用的艾炷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其上置大或中等艾炷,点燃,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灸1次,7~10次为1个疗程。
方解:膏肓俞、风门、肺俞、天突均位于上背部或胸部,皆与肺相关联,均可发表散寒化痰。咳嗽无外乎为寒、风、痰、虚、热所致,而“上主热”“风性轻扬在上”,故亦可清里泻热祛风。
5.耳穴埋豆
取穴:神门、风溪、肺、气管四个耳穴。
操作:王不留行籽用医用胶布粘贴为大小0.5厘米×0.5厘米方块,对准耳穴贴敷,然后稍加压力按压1~2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4次,以感到热、胀微痛为宜,单侧取穴两耳交替,疗程7天(左侧3天,右侧4天) 。
方解:神门、风溪具有宣肺疏风、止咳平喘的作用。肺、气管可调节脏腑功能,通畅气道,解痉平喘,反复刺激可止咳平喘,起到治疗咳嗽的作用。
除以上治疗外,还可应用穴位拔罐治疗风寒咳嗽患者,取肺俞、大椎,成人选用大号罐,用闪火法,迅速扣上,留罐20分钟,儿童选用小罐,留罐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