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释
望海楼:据《太平寰宇记》载,望海楼又作望潮楼,高数十丈,在杭州城东。
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
伍员庙: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其父兄皆为楚平王所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佐吴败楚、越两国,后因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受赐自尽而死。相传伍子胥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胥口百姓为了纪念他,建起了伍子胥墓和伍公庙。
苏小:苏小小,南朝齐时钱塘第一名妓,自幼能书善诗,文才横溢,西湖西泠桥畔有苏小小墓。
红袖:美女,诗中指织绫女子。
柿蒂:诗中指杭州土绫的花纹。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
青旗:酒铺门前悬挂的酒招,诗中代指酒店。
沽酒:买酒。
梨花:酒名,指梨花春酒。
湖寺:指孤山寺。
西南路:指由西湖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
裙腰:形容小路狭长。
简析
本诗写杭州春景,诗人围绕一“望”字,对杭城诸般景物做了全面的描摹,绘就了一幅明丽动人的杭州春色图。诗中亘古人事的谐入,更为全诗增添了不尽韵味,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首联写诗人远望所见之全景,笼络全篇。城外东南海天相接,雄伟壮丽。清晨,诗人登楼望潮,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浪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银光闪耀。颔联正应题面之“春”,点明季节。“夜入”是联想之词,诗人眺望钱塘江和伍员庙,缅怀伍子胥,畅听涛声申诉伍员的忠魂,气势宏大。“春藏”小巧别致,极尽婉约风情,既写所望之景并以歌楼舞榭衬托杭州城内的繁华阜盛。颈联描摹街市所见的人情风物,红袖翻飞,酒旗飘摇,妇女织绫、游人沽饮。色彩之美,诗意之浓,令人陶然心醉。末两句,诗人又把目光移到远处,描写烟雨西湖,结足春意。“裙腰”的比喻绝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日白堤之上烟柳成行、碧草如茵的迷人景色,又将西湖比作俏丽美女。至此,满城春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全诗语言明快,清丽动人,详略得宜,既写尽“望”之所及,又不离“春”之主旨。
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至长庆四年(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于长庆三年或四年春作此诗。名家点评
〔明〕杨慎:“无端春色上苏台,郁郁芊芊草不开。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拂过来。”此初唐人诗也。白乐天诗“草绿裙腰一道斜”,祖其意也。(《升庵诗话》)
〔清〕王夫之:韵度自非老妪能省,世人莫浪云“元轻白俗”。(《唐诗评选》)
〔清〕黄叔灿:涛声夜入,何等悲壮!柳色春藏,何等妩媚!有此妩媚,不可无此悲壮;有此悲壮,不可无此妩媚。若一味悲壮,或一味妩媚,吾不欲观之矣。(《唐诗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