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大民生工程政策评估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背景资料

2005年

河南省十大民生工程[1]工作方案关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表述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再就业援助制度,2005年安排就业岗位80万个,重点帮助“4050”等困难群体就业。

2006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城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表述为:“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筹措5.5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33万人,其中‘4050’人员12万人。”

2007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城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表述为:“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对‘4050’人员、城镇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再就业的帮扶力度,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8000户以上,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其中‘4050’人员12万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

2008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表述为:一是就业再就业方面,承诺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农民工务工技能培训方面,承诺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完成146万名农民工务工技能培训。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承诺新增15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河南省首次将农民进城务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范畴,体现了河南省由单一的重视再就业向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的重大转变。

2009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表述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以创业促就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在4个县(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新增1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010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表述为: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全民创业,确保全面实现新增就业10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其中,通过加大投入,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万个,安置“4050”人员10万人,帮助困难人员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0万人,为6万名残疾人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扩大小额贷款发放范围,全年发放小额贷款30亿元。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扶持100个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提供10万个农民就业岗位。

2011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表述为:(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服务,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扶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计划、“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力争全年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0万人。

2012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大力支持以创业促就业,确保全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人员、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残疾人、创业人员等,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计划、“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等,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以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3)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工作力度,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亿元以上,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待业、就业人员从事创业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困难,大力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

2013年

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提出:(1)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全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范围,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亿元。(3)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残疾人、创业人员等群体,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等,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以上。(4)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建设10个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40个乡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

2014年

河南省依然将就业放在十大民生工程工作方案的首位,明确要求:(1)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工作,确保全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0亿元,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待业与就业人员创业、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困难,大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3)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残疾人、创业人员等,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等10个项目,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