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清代雍正时期担任云贵总督,并在稳定西南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鄂尔泰,是该时期西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关于他在西南地区的治理措施,尤其是他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行的“改土归流”,前人研究中已有许多讨论。然而,虽然鄂尔泰的大部分措施都是针对西南民族,但前人对于鄂尔泰民族观念的分析并不够充分,而这种民族观念是如何影响并体现在其所实行的措施中,目前也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张姗博士《天下一统为一家——鄂尔泰的西南治理》一书恰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之作,其通过对大量鄂尔泰奏折等一手史料的详细解读与周密分析,进而提炼出鄂尔泰的民族观念、治理对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查阅雍正时期的奏折并不困难,比如著名的《朱批谕旨》,名古屋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的奏折研读课程利用的便是《朱批谕旨》,张姗博士最初查阅的也是这个版本的奏折。但是后来在写作过程中,其发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的奏折版本更佳,于是不惜从头再来。不似按照人名编排的《朱批谕旨》,《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采用编年体,从35000余件奏折中挑选出鄂尔泰一人的奏折,需颇费一番周折。张姗博士不仅完成了这项烦琐的任务,而且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的鄂尔泰奏折按照时间与名称做成了索引表格,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本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与第二章为背景研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主题研究。背景研究从雍正帝的民族观、雍正帝与鄂尔泰的君臣关系入手,研究角度独特新颖,其中第一章在概述清代之前历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雍正时期西南民族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大义觉迷录》中所体现出的雍正帝的民族观,第二章从雍正帝的人才观、鄂尔泰的自身素养、西南地区的战略位置等三个方面论述鄂尔泰被派往到西南的必然性。主题研究主要包括鄂尔泰对西南民族首领土司、西南民族民众、“汉奸”三个群体的治理,较前人研究成果,本书均提出新的研究发现。比如,本书认为无论对于西南民族首领土司,还是对于普通民众,鄂尔泰始终没有放弃“剿抚并用”,只是根据具体情况“剿”“抚”侧重点有所不同。又如以往研究多把贵州“生苗”作为与朝廷对立的一个整体,本书关注到苗人内部也有矛盾和恩怨仇杀,其内部矛盾为鄂尔泰实行“以苗击苗”“以苗制苗”提供了机会。再如,本书关注到西南地区“汉奸”这一特殊群体,根据奏折中的具体记载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某些误解,并阐明鄂尔泰企图通过“苗汉分离”政策解决“汉奸”问题但收效甚微。这些都是难得的独到之见。
由于史料有限且往往较为分散,研究帝王以外的具体历史人物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政策较为不易,虽然本书做出了出色的尝试,但是也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比如本书的研究史料主要限于鄂尔泰的奏折,同时期的雍正帝宠臣李卫也曾负责过西南地区的治理,如果能将两人进行一些对比研究,或许可以进一步显示鄂尔泰民族观念与对策的特性。另外,结合本书的研究主题,无论是奏折还是实录,现存的文献史料应存在编者的取舍选择和粉饰问题,本书在利用这些资料时如能给予更充分的考虑,所得结论或许能更加接近历史本来的面目。当然,瑕不掩瑜,整体而言,本书思路清晰,资料翔实,论证严谨,文笔流畅,富有创见,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张姗博士经过中国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日本名古屋大学三方的层层选拔,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来到日本留学,十分不易。留学期间她学习努力刻苦,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而且大学专业是历史学、第一外语是英语的她还成功考取了“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证书。作为张姗博士的导师,我的邮箱里至今保存着她第一次与我联系时的电子邮件,邮件时间是2008年12月8日。当时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开展的时间还不长,名古屋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以及我本人还没有太多接收这个项目留学生的经验,转眼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其后凡有中国学生想通过这个项目来东洋史学研究室留学时,张姗博士总是热情地为其介绍经验。
20世纪90年代,在京都大学读书的我获得日本政府留学奖学金前往中国云南大学历史系留学,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民族史专业博士学位的日本留学生。在云南大学博士毕业后,我回到日本开始在高校任教,其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鲜有机会再接触到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学者与学生,那时名古屋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的留学生也较少,张姗博士是我辅导的第一位留学生,她的到来对我本人研究的“国际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近几年,报考名古屋大学东洋史学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和她一样从事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学生,入学之后我都会向他们介绍张姗博士就读时的学习表现,希望他们以她为榜样。很高兴得知她的博士论文在多次修改之后将要出书,也很荣幸能为其作序,希望张姗博士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希望她能为中日两国的友好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林谦一郎
2019年2月20日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