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补充02.为什么中国南方总打不过北方
前言:在中国古代,南北双方在土地面积、资源、人口、制度与科技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组织动员能力的不同,便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翻看中国历史,有一点让我感到很奇怪,那就是当中国处于分裂状态时,大多数情况都是,北方南下一统全国。而由南方北上一统全国的,我只看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灭亡元朝,和近代时期的广州国民政府北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以秦岭淮河为界,论土地面积,南方不输北方;论资源,南方也算种类齐全,储量丰厚;论人口,安史之乱后,南方也毫不逊色;论制度科技,自从东晋衣冠南渡之后,南方也没差多少。那为什么在军事上,北方总处于优势呢?
简略总结,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越往北走(中国位于北半球,不存在跨赤道的问题),环境越恶劣,对人的身体机能锻炼得越全面。以强健的壮士们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自然不可小觑。
其次,在养马这个问题上,相对于南方,北方具有绝对优势。在冷兵器时代,纵横驰骋的骑兵,在战场上太重要了。这不单单是说他们拥有极强的冲锋能力,还有对方高效的移动能力。只要速度够快,在局部战场上总是以多打少的优势,也可以换算成总兵力的提升。而且骑兵对战步兵时,情况不利于自己,不想打了,随时可以撤走,步兵也追不上,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就常常陷入这样的窘境。
但步兵的弱点就很多了,行进基本靠走,要依托密集的阵型对抗骑兵,不管哪一项都要耗费大力气。骑兵也不主动攻击,就拖着步兵,拖到对方筋疲力竭了,再发动致命一击,就像狼群狩猎一样。中原王朝发起对草原的大规模进攻,很多次就是这样吃了败仗。
第三,地形也是个大问题。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长江是个很难逾越的天堑。因为北方人多不习水性,很难与水乡健儿,在江面上相争。但反过来看,北方广阔的平原,何尝不是南方步兵的噩梦呢?这一劣势,是由南方缺少养马之地,这一根本性问题造成的。但当南北双方长期隔河对峙,驻扎边境的北方军队,早把边界上的河流湖泊了解得清清楚楚,也训练出了一支精锐的水军,而南方政权却还把长江当成自己的最后保险,焉有不败之理。
不论是西晋灭吴时,出了大力的羊祜、杜预、王濬等将领,还是隋灭南陈时,发挥重要作用的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人,哪一位不是深习水战之法,决战于江上的名将?长期沉醉于长江天险带来的安全感,不仅会一点点地消磨南方政权的进取之志,还会把自己装进幻觉的保险箱里,对于危险的洞察力越来越差。
而地形的影响还不仅仅如此。北方的大平原,有利于塑造出大规模的政权。而南方纵横交错的水系,以及横亘在区域内的山脉,都在破坏南方地区的完整性。南方的概念,仅仅存在于地图之上。一座大别山就将楚地与吴地分隔开来,五岭山系也将湖南、江西与广西广东,分成了两部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从来都不是一体。
换言之,在南方建立的政权,对于辖地的掌控力度,远不如北方政权。当然这并不是说北方就没有山脉,而是南北双方对比,南方显得更分散一些。如此一来,南北双方所能统合的总体力量,并不对等。
第四,对外交流。在海洋贸易发展的初期,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还是陆上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不单单是做生意,还会打仗。而在与西方、北方的军事力量交战的过程中,北方地区的军事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南方地区则以贸易、文化交流为主,军事交流就很少了。南方军事水平的提升,主要还是在与北方的作战中实现的。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南北双方在土地面积、资源、人口、制度与科技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组织动员能力的不同,便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回过头来再看,明太祖朱元璋在灭亡元朝的过程中,打起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帜,是在以民族、阶级来动员最广大的人民,故而取得了空前的动员效果。(孙中山先生由此改编,提出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近代时期的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动员方式也与此相似。
这两次南方战胜北方的事例,都以超出过往理解的动员方式,取得了最后胜利,堪称是降维打击。所以并没有对南北双方的优劣势,产生根本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