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塑职场父母(《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博客 @HBR


疫情实验
与未来办公

华颖 | 文
刘隽 | 编辑




情期间的社交疏离需求为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且迅速的变化,远程办公不仅成了许多人2020年的一段经历, 更是改变了人们对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看法及感受。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公司管理理念的变化,工作地点灵活性和工作方式、工作场景多样性也逐渐增长,并激发了多种办公空间新类型、商业模式乃至城市综合体新型功能组合和形态的诞生。这些转变是疫情期间工作方式解决方案的必要铺垫和条件,同时,突如其来的变化也促成了一场在社会乃至世界范围内对工作空间解决方案的实验。

远程办公之于传统办公室工作有着明显的可取之处,如减少房地产成本、减少不必要通勤及与两者相关的碳足迹、增加管理与人员配置的机动性等。在美国,有公司已将远程办公永久设为办公地点选项;也有多家公司决定将总部搬出硅谷。与此同时,远程办公也有着实实在在的挑战,包括工作效率、团队管理、员工归属感、对新支撑体系的需求等等。一方面,远程办公的适用性(之大)和应用阻力(之小)似乎超乎我们的预料,另一方面,在应激性的调整之后,眼下无疑是一个从办公方式和公司管理、商业地产、规划设计等多角度探讨和展望未来工作生活方式、未来城市建成环境以及公司组织和人才战略的难得契机。

我在康奈尔大学的所在院系和带领的国际办公空间研究中心团队在办公空间策划领域有着较高声望,多年以来不断培养并向全球设计策划、地产咨询行业的顶尖公司和大企业输送专业人才。近年来的实证研究和设计策划教学的重点,更是集中在以灵活机动、高度自主、彰显个性或品牌、分享经济下建筑空间的平台服务特质和以技术赋能为特点的新办公空间主题。例如在2017-2019为美国兰德公司(编者注: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AND,是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所做的以“未来办公空间”和“磁力办公空间”为题的研究和咨询,与瑞士银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合作,以及对日本新型办公空间和开发模式的研究等等。尽管这些着重关注未来工作、未来组织和未来办公空间的研究并未预判到疫情的场景,却有大量共通的话题,如灵活办公、远程与面对面交流的互补、工作空间(实体与虚拟)对组织关系的影响、新兴技术、健康、减碳等。专门针对疫情期间的办公模式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也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将对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和波士顿,以及中国的多个城市展开研究。

2020年12月,在康奈尔大学于中国举办的年度论坛:康奈尔-中国论坛上,一个题为“疫情促成的一场大规模社会实验之后的思考:工作方式、高端人力资源管理与房地产的新常态、新机会”的对话板块,将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先生、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先生和猎新传媒CEO把冉女士邀请到康奈尔中国中心,直播了一场就未来的工作方式、人才和绩效管理,以及前瞻性办公空间等话题的精彩对话。

毛大庆从公司组织架构和办公室的源起和变迁切入,他认为,这次疫情的一个正向作用是对于市场的教育——“弹性、灵活、可变动,变成了疫情中办公空间的必需特征,这样的社会化支持对于企业和一些个体在疫情中恢复生产是起着重大作用的。原来是花时间教育用户,这次变成了大家在寻找这样的工具,无论是可以远程开会的会议室、带有远程服务各种各样的空间,还是可以让企业快速冷启动的办公空间和附加的软服务等等”。由此推及一个更根本的变化,“企业在选择不动产时往往更是在选择一种服务,而不是选择一个建筑。由此造成中国几十万亿办公不动产存量资产的标的承载人群发生着重大变化,对于“平台经济”“众服”“办公空间的衍生价值”的需求和讨论也应运而生。

把冉认为组织的数字化的进程势在必行,疫情更明确了加速这一进程的必要性, 组织的灵活性、弹性和敏捷性在今天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超过90%的企业已在延续部分在线办公的做法,灵活的办公地点、灵活的办公时间、更多元化办公方式已经在实践当中。在未来组织形态的加速变化中,每个人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角色、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也在发生改变。这场疫情让职场人越来越向内关注,更理性地审视生活和工作。通过疫情看到的不确定因素让许多人更为积极,以应对突然出现的风险。

王晓鲁的分享集中关注地产科技话题。从大的尺度讲,楼宇信息化程度提升、精细化管理,以及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越来越多地在疫情期间得到房地产企业和用户的认可。着眼办公空间,更好的合作工具、沟通工具、管理工具和协同办公工具,是大家现在的共同诉求。疫情还加速了大企业对分布式办公形式作为有效空间解决方案的尝试和应用,其中也很明显地需要更为强大和细致的数字化技术支撑。

基于自己的研究和嘉宾分享,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其中几点也借由新冠疫情而来的“社会实验”而更为清晰化:

• 公司组织形式与结构的加速变化,对个人及不同团队差异性需求的认同与支持,以及由成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自主度的增长,正在改变办公室工作和办公空间。

• 办公空间的服务属性和作为“赋能平台”的作用,不仅得到大量关注,也由各种尝试和创新得以落地,并将在市场中经受打磨和进一步提升。

• 相对分布式和碎片化是长期的一个趋势,它与未来城市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方向是合拍的,也将为城市碳足迹的大幅度减小作出可观的贡献。

• 技术的进步与数据的应用将继续大幅度提高空间的潜能,若能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始终重视对人和组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快速发展的技术将是今后工作体验不断改善和创新的强大源泉。

• 办公空间向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的渗入,可带来全新的办公体验和无限创造空间。


华颖是康奈尔中国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