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投资效率
3.1 投资效率的内涵界定
一般说来,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指的是为实现一些经济或非经济的目标而投入的要素和资源的货币量或价值量。投资效率一般指投资主体在投资活动中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劳动占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投资活动所得与所耗费、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
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指出,对于投资效率的内涵界定需要从“利润率”开始,因为较早时期的资本回报率的相关研究是从利润率开始的,利润率、收益率、资本回报率都能用来衡量资本的回报情况。近年来,学术界开始用资本回报率的概念,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下文从3个方面对投资效率的内涵界定展开综述。
投资效率和资本回报率其实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略有区别的概念,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性,在本书研究中,我们就简单地将投资效率等同于资本回报率。
3.1.1 利润率的内涵界定
亚当·斯密(1776)最早对资本利润及利润率做出定义,他认为由工人劳动使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来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另一部分则是资本的利润,因此资本的利润就是为组织某种劳动而获得的报酬,利润率的大小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方式,资本的利润与工人工资是矛盾的。约翰·穆勒(1848)发展了斯密的利润学说,在他看来利润就是资本家的支出得到补偿后的剩余,也就是通过资本获得的收入。
大卫·李嘉图(1815)也定义了利润率,他的研究从物质和价值两个方面考察谷物生产中的利润来源,他认为谷物的利润是其产出量与投入量之差,利润和投入量之比便是利润率。李嘉图(1817)进一步完善了利润率理论,从劳动价值学说的角度考察了利润率,认为工人的工资会受到谷物价值变动的影响,从而使农业的利润和社会的利润也受到影响。李嘉图的理论无法解释如何用等量的资本获得等量的利润这一难题。后来,马克思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对利润率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界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具体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其成本价格的部分,剩余价值除以全部预付资本就是利润率。李嘉图学派关于“利润率的规律直接表现为剩余价值的规律”的学说遭到了马克思的批判,指出利润率是资本家为掩盖其剥削工人这一本质的工具。
3.1.2 微观投资效率的内涵
微观投资效率是指以微观经济数据为基础的资本回报率,即基于企业财务会计的资本回报(如利润、净利润等)和资本存量(如资产或净资产等)计算的资本回报率,这类研究主要以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本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学术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用计量回归的方法计算微观投资效率,Baumol、Heim(1970)对资本和其收益进行回归分析,将最终的回归系数界定为投资效率。Friend和Husic(1973),Brealey(1976),McFetridge(1978)在Baumol、Heim(1970)的基础上,将一些控制变量加入回归分析中,修正了投资效率。Feldstein和Poterha(1980)、Poterha(1997)认为加总税前的利润、净利息支出及财产税这三者与资本存量之比才是资本回报率。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研究企业的微观投资效率时开始用资本回报率这一概念。根据2002年国家五部委对相关指标的解释,“净资产收益率是用来评价企业的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出投资与报酬之间存在的关系”。CCER研究组据此将资本回报率定义为“资本回报是流量,资本是存量,资本回报率是流量与存量之间的比率”,并将资本回报分解为利润和相关政府税收两个部分,然后选择权益或股本、资产及固定资产净值作为资本的度量指标,最后定义了9个资本回报率指标。单豪杰、师博(2008)认为企业资本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之后的剩余部分才是资本的回报,而且利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出的资本存量才是测量资本回报率所需的资本指标。
3.1.3 宏观投资效率的内涵
宏观投资效率(或称宏观资本回报率)是指以宏观经济数据为基础的资本回报率,也就是说,社会全部可利用的资本资源实现帕累托效率配置,即基于国民收入账户中的营业盈余指标和固定资产存量等指标测算的资本回报率。关于宏观投资效率的界定主要分为3种:一是用衡量资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率,这类指标包括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资本产出比(K/Y)、投资产出比(I/Y)等;二是用投资产出系数定义资本回报率,Wurgler(2000)将投资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界定为资本回报率;三是基于Hall-Jorgenson(2001)的资本租金公式定义的资本回报率,Bai(2006)根据资本租金公式对资本回报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新增一单位资本带来的边际产出的实际价值加上资本品的价格变化率,再扣除资本的折旧率后的剩余是资本的名义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