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哲学论》的前言说开去
《逻辑哲学论》是一本不可思议的书,这一点从维特根斯坦自己写的前言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段不长的文字中渗透着作者那种特别的精神气质:冷峻的忧郁,独断的自负,还有种带有宿命感的神秘气息。后来,维特根斯坦在一封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要想尽可能快地把握《逻辑哲学论》的思想要点,就先看看这书的前言和最后的结论部分吧。可见,前言部分确实是我们进入这本书的一把钥匙。因此,请允许我把这部分文字抄录在这里:
这本书也许只有那些自己本身已经一度思考过这本书中表达的思想或至少类似这一思想的人才会理解。——因此它不是一本教科书。——如果它使读懂了它的人觉得满意,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本书讨论哲学问题,并且表明,——我相信——这些问题之所以提出,乃是基于我们对语言逻辑的误解。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因此本书想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因为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这界限的两边(这样我们就必须能够想那不能想的东西)。
因此这界限只能在语言中来划分,而处在界限那一边的东西就纯粹是无意义的东西。
我的努力与别的哲学家符合到何种程度,我不想加以判定。的确,我在这里所写的在细节上并不要求创新;而我之所以没有指明思想来源,是因为我思考的东西是否已为别人先行思考过,于我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只想提到,我受惠于弗雷格的巨著和我的朋友贝特兰·罗素先生的著作,它们在颇大程度上激发了我的思想。
如果这本书有一点价值,就在于两点:第一是书中表达了一些思想,因此这些思想表达得愈好——愈能说到点子上——它的价值也愈大。——这里我意识到离可能做到的还相差很远。这完全是因为我能力太小,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希望有别人来完成得更好些。
另一方面,这里所传达的思想的真理性,在我看来是无可辩驳的和确定的。因此我认为,问题从根本上已获致最终的解决。而且,如果我这样认为没有错,那么这本书的价值所在的第二点就是,它表明了当这些问题获致解决时,所做的事情是多么地少。
“我把这些东西发表出来是心存疑虑的。尽管本书是如此贫乏,这个时代又是如此黑暗,给这个或那个人的头脑带来光明也未尝就不可能是本书的命运——但当然,多半是没有可能的。
“我本想写出一本好书来。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然而,我能够改进本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些话引自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前言。把它们和《逻辑哲学论》的前言对照起来读,是颇有兴味的。
读一本好书的乐趣,究竟在于从书中学到自己本来不知道的新鲜事情,还是在于从书中读到自己已有的东西?在我看来乐趣主要在于后者:生活中,人常常能积累起这样那样的思想感悟,想说出来却不知该怎么表达;它们只是些模糊的预感和冲动,这些朦胧的感受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明晰感人的表达形式——于是阅读者就能借助书本看透自己的心灵,借作者的酒杯一浇自己的块垒了。一般地,都认为读书的作用是让人“日知其所亡”,给人以新的东西;但这“新的东西”倘若不是人本来就有的,单靠书本就能凭空把它加到人身上吗?其实书本所做的不过是把人气质中已有的因素加以唤醒、予以印证。人的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变化要靠生活经历来塑造,不能单靠书本。当然,不能否认有些书只能给人提供一些“知识”,那是和气质、性灵无关的,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教科书”即指此类。
要读懂一本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总得先对书中所表达的东西已有所思考或者有所经历。对于《逻辑哲学论》尤其如此。“这本书也许只有那些自己本身已经一度思考过这本书中表达的思想或至少类似这一思想的人才会理解。”
维特根斯坦还曾经说过,他不指望有人能够单凭阅读《逻辑哲学论》本身就理解书中所说的内容;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在书中读到自己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并为之感到满意。这里所发生的事情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唤醒”“印证”。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南宋哲学家陆象山的这句名言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