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到哪里去
维特根斯坦这个家庭带有犹太血统,但路德维希的祖父这一辈已经改信了新教;而路德维希的母亲则是位罗马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在天主教堂受洗的。《圣经》中说,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小王子是注定要放下一切财富离家修行的;《圣经》中的话语也早晚要进入路德维希的命运——不过现在时候还没到。在一战以前,路德维希恣意地享受着父亲的财富:让父亲出钱资助他和朋友平森特去冰岛度假,住高档的宾馆,“喝着香槟——有派头地用餐。”平森特还记录了1912年10月他怎样帮维特根斯坦把家具搬进剑桥三一学院房间的情形。这些家具是从伦敦运来的,因为维特根斯坦觉得剑桥提供的家具“令人不快”, “他的家具是根据自己的要求特制的,一点不差”。
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审美趣味敏感到近乎苛刻。虽然多年以后,他在剑桥的住处以斯巴达风格而闻名——只有朴素至极的桌、椅、床,没有任何多余物件,但这种审美敏感性他终生保持着。有位医生的夫人记录了这样一件佚事:有一次,她买了件新衣服穿了去参加宴会,当时在她家做客的维特根斯坦仔细地审视了这件衣服,然后以强制性的语调说了声“等等”,便取出剪刀不由分说地剪掉了前面几颗大扣子。结果,她觉得她“更喜欢这件上衣了”。
1903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上了奥匈帝国皇家高中,和阿道夫·希特勒做了同学——后者和他是同一年出生的。没有证据表明两个人有什么交往。这样的风云际会是不是纯粹的偶然,就不妄作猜测了。有人说,维特根斯坦的天才和富有让当时的希特勒万分嫉妒,这成为希特勒憎恨犹太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不过是桩逸闻。再说,维特根斯坦没多久就离开了维也纳,到林茨中学生活了3年。
同在1889年出生的除了维特根斯坦和希特勒以外,还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66)。就思想的深度、穿透力及原创性而言,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堪称当代哲学的“双子星座”。不过两人之间似乎没什么交流。维特根斯坦曾在某段文字中对海德格尔的“畏”的分析表示过赞赏,这大概是两人“神交”所留下的唯一“痕迹”了。
除了音乐,对于诸如机械、建筑、雕塑等手艺工作,维特根斯坦也非常感兴趣,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因制作过一架缝纫机而备受称赞。这种兴趣他保持了一生。当时他曾打算中学毕业后回维也纳跟波尔兹曼学物理,可是1906年波尔兹曼自杀了。于是维特根斯坦进了柏林 沙罗顿堡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工程。两年后,他来到英国,在曼彻斯特继续研究机械。他从风筝实验转向飞机喷气式推进器的设计——这是一项数学任务。在这里,维特根斯坦的兴趣从应用数学转向纯数学,继而转向数学基础——就是追问数学“本身”如何可能的哲学问题。
1906年到1912年是维特根斯坦艰苦探索和最终明确自己职业的时期。这是充满苦闷和彷徨的时期。多次地中断已经开始的工作,并迅速转向新的工作;离开维也纳到德国,又辗转到英国——这些都证明了他内心的动荡不定。多年以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这样写道:
我们觉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得到解答,也还完全没有触及到人生问题。当然那时不再有问题留下来,而这也就正是解答。
这也许能够解释维特根斯坦为何最终没有选择科学作为自己的职业。在那段精神漂泊的日子里,许多前辈的作品对维特根斯坦的人生观产生了影响,这里要提一下其中的两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