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d

打草惊蛇

五代南唐时,当涂县有个县令王鲁,他贪婪(lán)无度,爱财如命。他手下的官吏也学着他的样子,对百姓敲诈(qiāozhà)勒索。一天,百姓们联名写了一份状子,状告他手下的一位官吏贪赃(zānɡ)受贿(huì)。王鲁一看状子,见所写罪状和自己所作所为几乎一样,冒出一身冷汗,不由自主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你们告发的虽然是他,但我已联想到我自己了,就像打草惊动了草丛里的蛇一样。

打草惊蛇——比喻行动不谨慎,使对方有所觉察,有所准备。

“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

想一想

“打草惊蛇”这个成语涉及动物,许多成语都带有动物的形象,想想下面成语空缺处应填上什么?

画( )添足鬼哭( )嚎

大器晚成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马援的人,十二岁就失去了父母,靠他的哥哥抚养长大。马援少年有志,可生性并不聪明。当时,同村有一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但能口诵《诗》《书》。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哥哥十分了解弟弟,他安慰弟弟说:“你与朱勃不同,你属于那种有大材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定成大器。”马援听后,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五十五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确实成了一名“大器晚成”的名将。

大器晚成——大器:原指宝贵的器物,这里比喻人才。

      意思是大材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也用作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汝大才,当晚成。”

(《后汉书·马援传》)

想一想

“大器晚成”是说一个人天生愚笨吗?

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州吁为了能当上国王,与石厚勾结,杀死了自己的哥哥,自立为王。石厚为帮助州吁巩固王位,就去请教父亲石碏(què)。石碏故意让他们去找陈桓公。石厚与州吁一块儿准备了厚礼,到了陈国。可一到陈国,就被陈桓公扣押了。原来,这是石碏事先设下的计谋。后来石碏不顾众人求情,把儿子杀了。

大义灭亲——亲:亲属。

      比喻为了国家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左传·隐公四年》)

想一想

“大义灭亲”的“义”是“正义”的意思吗?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他善于弹琴,而且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在弹琴的时候,抬头看见一头牛正在吃草,于是就决定弹一首曲子给牛听。一曲终了,牛却毫无反应,照样吃草。他又弹奏了几首,牛还是不加理会。最后,公明仪明白了,不是牛听不见琴声,而是牛听不懂这种曲调。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大讲道理,白费口舌。

“是犹对牛鼓簧耳。”

(《庄子·齐物论》)

想一想

“对牛弹琴”含有轻视对方的意思吗?

妒贤嫉能

秦朝末年,项羽起兵抗秦时,曾有不少贤臣名将,如范增、陈平、英布、韩信等,投奔在他的门下。但项羽不是看不起他们,就是嫉妒(jídù)这些人的才能,致使这些人大都弃楚归汉,成为刘邦的得力大将和重要谋臣。项羽不善用人,最终成为孤家寡人,演出了一幕“霸王别姬”的悲剧。刘邦建立汉朝后,有一次他问群臣:“为什么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却不能呢?”大臣高起回答道:“项羽妒贤嫉能,害功臣,疑贤者,所以失去了天下。”

妒贤嫉能——嫉妒品德和才能超过自己的人。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汉书·高帝纪第一下》)

想一想

“妒贤嫉能”这个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