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9:新中国城乡关系7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2.1 研究对象

本书以新中国70年城乡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的主要变化,主要包括中国城乡融合水平评价、中国城乡发展70年回顾与分析和中国城乡关系展望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具体涉及水平评价、城乡关系演变、城乡劳动力流动、城乡土地制度、城乡金融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城乡扶贫、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新时代城乡关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反贫困问题。

本书首先明确了城乡关系、城乡融合等主要概念。城乡关系是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以土地、人口、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动态流动和转移为表现,以城乡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对立、作用、依存为核心的关系。其中,城市是指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即人口、建筑物、产业的聚集程度较高的空间和地域类型;乡村是指以第一产业和以农业为主的服务业及加工业为主要产业类型、人口聚集相对稀疏的空间和地域类型。城乡融合是指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保持城乡发展特色和功能分工的前提下,打破城乡分割旧格局、建立城乡互动发展新机制,实现城乡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在时间上同步增长,在内容上互相渗透,在动力上彼此互动,在过程中融为一体的过程。城乡融合包括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5个维度的内容。

0.2.2 研究方法

第一,历史分析和现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显而易见,对新中国70年城乡关系进行分析既要涉及城乡发展历史梳理,又要涉及对现状进行评价。因此,我们采用历史分析和现状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面,在第二部分,我们对新中国70年城乡关系演进、城乡劳动力流动、城乡土地制度演变、城乡资本要素流动、城乡流通关系演变、城乡扶贫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等进行了分阶段的历史分析,在对历史事实梳理过程中总结出中国城乡发展70年的逻辑。现状评价方面,在本书第一部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我们从省域视角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刻画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变化情况。

第二,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源头,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本书将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在本书第二部分,我们在梳理中国城乡发展70年历史的基础上,剥开纷繁复杂的表象,划分发展阶段,总结出发展机制,将其上升至理论层面。这既归纳出我国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为提出正确的政策建议做出坚实铺垫。在政策研究方面,我们在把握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和城乡发展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分别在第二部分中国城乡发展70年和第三部分中国城乡关系展望中每一章都鲜明地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1章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在第1章和第2章中对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及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城乡社会融合发展、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发展5个维度的现状以及2006年以来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时,以及在第10章中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的判定时采用的是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既注重分析城乡发展在某一时期的特征,又重视城乡发展在时间序列中的变化规律,动静结合才能更好地阐述中国城乡发展70年的规律。在第1章中对2017年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维度评价及第二部分分阶段分析城乡发展特征采用的是静态分析。在第2章对2006—2017年中国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变化及第二部分跨阶段分析采用的是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