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在对他至关重要
很多新妈妈是在茫然中一头扎进妈妈这一角色里的,看着身边多了一个小家伙,心怀喜悦,却又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对孩子有着怎样的意义,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后面的生活。
新妈妈还会问一个早被妈妈们问过千万次的问题,即孩子要不要自己带。
答案其实是大多数妈妈都能说出来的“孩子还是要自己带”,“妈妈亲自带孩子是最好的”,这已经成为时下人们张口就来的常识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
实际生活中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况。我们会看到,一个新妈妈学了很多育儿知识,却不自己带孩子,她用书上学来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妈妈或者婆婆如何带好她的孩子。也有的新妈妈说:“孩子刚出生还不认人,谁带他都行,他分不清谁是妈妈。”这样说的新妈妈认为,别人可以代替自己,甚至别人比自己更合适。她们以为,对于孩子来说,自己除了有一对可以喂奶的乳房,并不比其他人更有意义。
没有人能像妈妈做得一样好
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说明并一再地重申一个常识:作为女人,当你孕育一个孩子时,你注定是他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人。对于带孩子,没有人能做得像妈妈一样好。
我们人类的孕育和动物不同。小马一出生,很快就能站立、行走,可是人类不行。人类的胎儿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继续待在妈妈体内了,他要离开母体继续发育。相较于那些一出生就独立的动物而言,人类的婴儿就像是早产儿。婴儿离开了母体,可是他和妈妈的联结却是非常紧密的,妈妈的呼吸、脉搏、声音、气息、味道,这一切都是婴儿最熟悉的,是能够让他感觉到安全的。在刚刚离开母体的时候,妈妈是婴儿最急于寻找和依恋的人。
妈妈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所拥有的母性能量和作为妈妈的直觉是其他人并不具备的。有的时候,新妈妈自己也会感觉神奇,比如夜间,她会在婴儿的一声啼哭中从沉睡中一下子醒来,瞬间坐起,给婴儿哺乳。这和一个人的意志无关,而完全是一种母性本能。妈妈与婴儿之间这种神奇的联结会在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持续,这使得婴儿可以很好地适应自己出生后的变化,完成初到人世的过渡。
妈妈,作为婴儿的孕育者,是他生命的源头,他一生都会依恋她。妈妈的突然离开,或者照料者换成另外一个人,对婴儿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有些人认为,婴儿由其他人来照料,也有吃有喝,并不受苦,可是对婴儿来说,令他生理和心理得到满足的那个可以依靠的人消失不见了。
提出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人的心理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内在的安全基地,而这个安全基地的形成,在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取决于妈妈。如果孩子在早期的母婴互动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他会觉得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这种基于母婴互动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行为方式,成为他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孩子在小时候,特别是在三岁以前,至少一岁以前,需要与妈妈在一起,得到妈妈的及时回应和亲密爱抚。这是一个新妈妈在成为母亲的时候需要了解的一个基本常识。因此,在新妈妈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多强调这些并不为过。有一句话叫“你的三年,他的一生”,这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一个成人和一个孩子共同度过的三年对于彼此的意义。
有的人对于这样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说,他认识的某个人就是小时候被寄养的,或者他自己一出生就和妈妈分开了,他觉得没有问题。也有的人会说,不要那么娇气,孩子迟早都会和妈妈分开,还不如早点,让孩子从小就锻炼独立。还有的人说,很多有过在童年与妈妈分离经历的孩子成年后也过得很好、很成功。
是的,我们并不否认这些现象,只是当我们谈论这些现象时,不要轻易否认一个幼小的孩子在与妈妈分开时所有过的创伤与痛苦。同时,我们不能用一个孩子顽强的生命力或者他后来有能力和机缘去疗愈创伤来抵消一个妈妈应尽的责任,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我本人在两岁的时候离开了父母,跟随姥姥到了乡下,从此往返于城乡之间,直到上小学。“我想你想得厉害,骑着车去看你,你扎着两个小辫儿,晒得黑黑的,看见我就一步步往后退。过了好久,才慢慢地蹭过来……”我妈妈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还保留着当年我不能主动与她亲密的失望感觉,而我所感受到的却是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在与妈妈分离之后的伤痛、渴望与恐惧。也许我妈妈至今不懂得这个安排对我的影响有多大,而我在经历许多艰难的探索之后终于明白,那些历久不衰的纯真渴望,那些无缘由的悲伤,那些人际关系中的挣扎与痛苦,都源自当初的那一场母女分离。
你可能接触过像我这样有过分离创伤的人,你大概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经历过早期分离的人,你会更倾向于在人前说“我挺好的”。这样的看法与说法是似是而非的。那些小时候有过分离创伤但长大后看上去很健康的人,并非真的没有受到过影响。你之所以看不出来,不是因为它不存在,很可能是你看不到或它被隐藏了,也有可能当事人已经转化或升华了这个经历。还有更多的有过这样经历的人,还在伤痛中,但并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原因,以为是自己性格的问题,或者怪自己的命不够好。
童年有过分离经历的女性,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出现更多困扰。研究表明,与没有分离经历的妈妈们相比,她们很可能在孩子的喂食和睡眠方面遇到问题,与孩子的互动频率较低,即使同孩子在一起,她们抱孩子、凝视孩子、跟孩子说话的时间也比较少。在这方面,我个人是有体会的。我虽然努力地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那种天然的与另外一个人亲密的能力却是不足的,我需要有意识地去与孩子互动。
谈论这些,并不希望给新妈妈带来过多的压力,更不希望让你感受到威胁,只是想善意地提醒,在一个孩子生命的早期,你的存在对他是至关重要的。跟妈妈在一起,是一个婴儿最基本的权利。孩子把生命交托给我们,这个砝码的分量真的很重。
注意你的“理性”和欲望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做妈妈理解成这是一个女性巨大的荣耀。想一想,对于一个婴儿,你是他的母亲,他绝对地需要你,没人能替代你,这是怎样一种荣耀啊!我们在婴儿对自己的需求里会体验到巨大的满足。
其实,妈妈也有要跟孩子在一起的需要,这一点常常被妈妈们忽视。
在刚刚生产的时候,妈妈会体验到从未有过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特别感觉,妈妈与婴儿仿佛是连体的,分开会痛。妈妈本能地想要跟孩子在一起,有时刻守护他、亲自养育他的内在渴望。我还记得自己在孩子出生几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出门办事,忽然什么地方传来小孩的哭声,我下意识地扭头张望,心里想的竟然是自己的孩子在哭。我也曾经见过一个丢失了孩子的妈妈,她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那时候我就明白了,孩子是妈妈的命。对于妈妈来说,孩子无时无刻不在。
孩子完全是本能地需要妈妈,而妈妈会面临母性的本能与现实的冲突。她会面对很具体的情况,家庭的经济条件、个人的发展机会、对养育任务的恐惧、周围人七嘴八舌的意见,这些都会影响一个新妈妈要不要亲自去养育孩子的决定。
我们经常是在“理性”的情况下选择与孩子分离的。的确,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很难。有了孩子,家庭开支增加了,如果又有一个人不能去上班挣钱,经济上就会捉襟见肘,很多家庭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人带。
年轻人也会受到欲望的牵引。当一对年轻夫妇说出各种理由来解释他们是不得不与孩子分开时,背后也有可能隐藏着逃避的想法。哪一个年轻人不想过飞扬的生活呢?哪一个女性不想保持光鲜亮丽的形象呢?谁不想在年轻的时候做出一番事业、有一番成就呢?有谁想把自己的青春放在孩子无限的需要与琐碎的家务中消磨掉呢?勇于承担责任,说起来轻松,可是要做到非常不易。
无论是出于经济上的无奈,还是自己想要过轻松的生活,在新妈妈放下自己养育孩子的权利与责任的那一刻,她基本上不会意识到自己会失去什么。针对这一点,心理学家早就提醒过,温尼科特就曾说:“我们对妈妈这一角色多么缺乏理解啊!还以为把她的宝宝带走几周,再交还给她,好像她还能从关系断掉的地方接续起来似的,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妈妈通过哺育孩子释放她的母性能量,完成一个女性成为母亲的关键转折。妈妈们在放弃哺育的职责的时候,常常是混淆了作为妈妈的直觉、渴望与作为一个女性面对现实中生存压力的“理性”和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欲求,她们往往用头脑的思考掩盖了直觉的声音,抑制了母性的本能。
在你反复地思考孩子要不要自己带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大概正在煎熬中,你的本能和直觉告诉你要自己带,而你的“理性”和欲望又说自己可以不用带,看某某,他们就把孩子送走了,不是很好吗?你最好不要朝着孩子可以由别人代为养育的方向去想问题并求证它,毕竟,你是孩子的妈妈,即使你不是孩子唯一的养育者,也是首选的对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请不要放下你做妈妈的权利与责任。
相反,在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太多难以言说的幸福。孕育并哺育孩子,是上天给予女人的幸福权利,这一点,男人们只能羡慕。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妈妈,却不去体验那么多细微的幸福感觉,那才是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