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04/40936304/b_40936304.jpg)
4.2 太阳能电池的电气特性
太阳能电池的电气输出具有特定的电气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后,可将光伏阵列设计成运行效率最大且将产生最大能量的电池阵。
太阳能电池的电气输出具有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特性。这是电气输出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明请参见4.2.1节。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具有一些重要参数和特性:
(1)ISC和VOC。短路电流(ISC)和开路电压(VOC),分别定义了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起点和终点(4.2.1节)。
(2)最大功率点。太阳能电池将产生最大功率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的点(4.2.2节)。
(3)等效电路。定义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形状的太阳能电池的内电阻(4.2.3节)。
(4)填充因子。基于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形状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4.2.3节)。
4.2.1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显示了电池所产生的电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每一种电流输出都有相应的电压输出。电流—电压关系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内电阻,并受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程度以及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的影响。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如图4.3所示。
可通过设置可变电阻器串联太阳能电池产生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图4.4)。电流和电压将随着电阻的变化而沿着曲线改变。在最小和最大电阻下,有两个重要参数分别定义了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4.jpg?sign=1738869056-6RRp8F8wNfzQiXzJDJ8PGlKJq4UtPPRm-0-8f13fbf377048616de08f8aad2ae6e25)
图4.3 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5.jpg?sign=1738869056-oDZ8oBRA9kNViOR2xwHhVYViiEebqrWE-0-267e5138e9f0fdb7d31e2b7ddf90329e)
图4.4 用于确定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电路
(1)短路电流(ISC)。短路时的电流,即当电阻为零时的电流。这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电流输出。
(2)开路电压(VOC)。开路时的电压,即当电阻最大时的电压。这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电压输出。
对于ISC(R=0)与VOC(R=RMAX)之间的电阻,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给出了电流和电压组合。随着电阻的增加,电流减少,电压则增加。
每个光伏电池产生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均不相同,每个电流—电压特性曲线都不固定;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受到操作条件(即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进一步说明请参见第6章。
4.2.2 最大功率点
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功率用电流乘以电压来计算为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6.jpg?sign=1738869056-QyPtItp5KrKhrpqOijB4MNbmez5koPla-0-db0dd8f9af1e2caf0e9c15d66ca09bd3)
定义
最大功率点(MPP)是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显示最大功率的点。它在负载电阻等于光伏电池的内电阻时出现。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图4.5)显示了此功率输出。从图4.5中可看出,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有个显示最大功率值的点;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功率点(MPP)。该点在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拐点处,出现在负载电阻等于内电阻时(即图4.4中电路中的可变电阻器的电阻等于电池内电阻时)。
最大功率点处电压和电流分别被称为VMP(最大功率电压)和IMP(最大功率电流),最大功率被称为PMP。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光伏电池不能自动获得最大功率点。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7.jpg?sign=1738869056-Jx4CGiEBtqgmfUOJmbMxPZSxcpA8sKtm-0-fcb8391297f3e31f2d410213be2df9ce)
图4.5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为每个点所设计的功率输出
4.2.3 等效电路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8.jpg?sign=1738869056-3BrrHFarl35gmyWwAAlSvGiF5geWLshx-0-517a069b9730c42589dc33099f85001c)
图4.6 串联和分流电阻的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太阳能电池可用包含电流源、二极管和两个电阻器的等效电路(用简化的形式保留既定电路的所有电气特性的原理电路)来表示(图4.6)。这两个电阻代表了太阳能电池的内电阻,定义了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形状。这些电阻具体如下:
(1)分流电阻(RSH或RSHUNT)。该电阻与电流源和二极管平行。低分流电阻允许电流泄漏通过电池结点,从而降低功率输出[图4.7(a)]。低分流电阻通常由制造缺陷所导致。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9.jpg?sign=1738869056-1yDLr4LcCKh6QdlaEqbyHF1zPLBRtvcV-0-0c37d6571418a6d29401ccafdebbe827)
图4.7 分流电阻与串联电阻对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影响
(2)串联电阻(RS或RSERIES)。这是与电流源和二极管串联的电阻。输出电流穿过串联电阻,因此如果输出电流大,它会以发热的形式造成功率损失[图4.7(b)]。串联电阻是太阳能电池中的“寄生”电阻,比如金属触点的自然抵抗。寄生串联电阻的影响是减少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填充因子。
要点
高串联电阻和/或低分流电阻减少电池的功率输出,降低其性能。
4.2.4 填充因子
填充因子(FF)是一种操作特性,显示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反映了电池内串联电阻值和分流电阻值。它将电池的实际最大功率点与电池的理论最大功率点相对比,这被定义为ISC和VOC(图4.8)的乘积。基于此,填充因子的方程式为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10.jpg?sign=1738869056-BYkkxdQDWd6L4j6ygURWxA259I3hevbx-0-c489c801a5f695782fb369fb4f6f84f3)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EDC9/2127706500184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5_11.jpg?sign=1738869056-j6pPCbw112OhOMMkZoXkRzRNjC4NM7N0-0-2278c42a9a7447434d6efaf6dcc16179)
图4.8 填充因子为A区与B区之比
填充因子将在0与1之间,典型值如下:
(1)普通太阳能电池。0.6与0.7之间。
(2)合理高效的太阳能电池。0.7与0.85之间。
(3)劣质电池。0.6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