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南北朝之气吞万里刘寄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1章 白衣还乡

在二百零四年前,曹操攻克下邳,生擒了骁勇过人的徐州刺史吕布。曹操有意将他纳为属下,但因他反复,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征询左右意见。旁边的刘备提醒他说:“曹公记不得丁原、董卓的事了吗?”结果,吕布就被拖下去“咔嚓”了。如今,桓玄不用人提醒,王恭和司马元显的往事他记得很清楚。因此,差不多就在司马元显等人头落地的同时,刘牢之也接到了自己的新委任状:解除军职,调任会稽内史。

一眨眼工夫,自己就被解除军职,好个“大度”的桓公啊,才过河就拆桥!刘牢之就算政治嗅觉再迟钝,也闻出不对了:“桓玄刚上台就夺去我的兵权,大祸将至了!”正好,他留在桓玄身边做人质的儿子刘敬宣,向桓玄提出愿意回去做老父的工作,让他一心一意听从安排。面对这样“诚恳”的提议,桓玄竟然同意了,放刘敬宣去见刘牢之。说不清这究竟是桓玄的失算还是他的谋算,也许他认为刘牢之此时造反必败,有意引诱他一下。

果不其然,刘敬宣一见到刘牢之,立刻建议父亲举兵袭击桓玄,不可以坐以待毙。迟疑了一阵子,刘牢之决定再次造反,此时距离他背叛司马元显,投降桓玄才过去几天时间。

造反毕竟是一种超高风险的投资,也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反复的反叛更是对自身人格的彻底否定。不论成败,刘牢之在这世间都将名望扫地。所以,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啊!

但刘牢之仍只能如此,他前两次反叛都还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回则真是被逼上梁山了。刘牢之完全没有了背叛王恭时的从容镇定,也没有了背叛司马元显时的武断与专横,只能放下架子,用近于哀求的口气,向刘裕——自己这位最能干的下属寻求支持,像一个溺水的人在拼命寻找可供攀附的稻草。

他对刘裕说:“我打算北退广陵,与高雅之(刘牢之的女婿,时任广陵相)会合,然后举兵讨伐桓玄,你可以和我一起去吗?”

不知刘裕看着老帅憔悴的样子,心里可曾涌起万般感慨。刘牢之曾是晋朝寒门人士的一面旗帜,他的存在,给所有出身不高的人带来了希望:即使你没有显赫的祖先,依然有可能凭借才干和努力出人头地。刘牢之自然也曾是刘裕的偶像和前进的标杆,刘寄奴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刘牢之的提携,他刘裕并不是无情的人啊!

然而,刘裕冷静地拒绝了老帅的乞求:“几天前,将军手握数万劲旅,不能一战,望风而降,使得桓玄得志,威震天下。如今正是他声望最高的时候,三军的人情,朝野的人望,都已倒向他,还有谁肯跟着你造反?将军如今莫说起兵,就是广陵恐怕也到不了!恕我不能陪将军了,只能脱下军服回京口去。”

望着刘牢之失望地离开,他的外甥东海中尉何无忌拿不定主意,问计于刘裕:“我该怎么办?”刘裕的回答展示了他对时势的敏锐洞察力:“我看这一次,镇北将军(刘牢之)是免不了一死了!你不妨和我一起放弃军职,回京口避开此祸。等这次事件过去,桓玄为了收买人心,必然会任用我们。将来桓玄如果能保守晋臣的节操,我可以和你一起为他做事;如果他生异心,我们再设法算计他。”

听此一番话,何无忌认定,刘裕便是他此生值得追随的人。两人遂结成生死之交,离开危机四伏的刘牢之,抛弃了军中的职务,返回京口老家,白衣还乡。

一般情况下,刘裕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对他有恩的人,如刘敬宣、王谧以及从母家人等,他后来都照顾有加;而欺凌过他的人,他也会加倍报复。但不管报恩还是报仇,都是有前提的,只有在不涉及重大政治得失的情况下,才是如此。一旦事关大局,刘裕绝不会被感情左右,总能根据自己的理智做出近乎冷酷的决定(尽管这些决定也并不全是正确的),这便是他与慕容垂最大的不同吧!

严格来说,刘裕仍然算不上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但早在此时,他已经是一名高水平的政客了。他对此后时局演变的预测准确入微,远不是在政治上后知后觉的刘牢之所能相比。大概正是这种政客的特质,让刘裕少了几分人格魅力,却使他能够在政治成就和对历史的影响力上大大超过能力与他大致相当的慕容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