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z先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大哥可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z先生如此问到。

此时二人属于私下交谈,z先生也没再张口闭口的都是“陛下”了。

“当然是诚信,没有诚信谁会买你的东西?”

朱元璋理所当然的说。

“大哥只说对了普通商品的交易原则,没有弄明白特殊商品的商业关键。”

“哦,那你给我说说,这两者有何不同。”

朱元璋被z先生的这个论调调起了兴趣。

“什么是普通商品?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商品就属于普通商品。卖这些东西,靠的就是口碑,也就是做生意时的诚信,不短斤少两胡乱卖价诚信度就有了,客源也会连绵不绝。”

“但我们的汽车属于什么?这属于特殊商品,除此一家,别无分号。想买的根本没地儿买去,此时诚信已经不是买卖的关键了。”

“而这种诚信不是关键的买卖,基本上也是很贵重的货物,很多买家只要拥有一个了,很难再对买第二个提起兴趣,除非真是有钱烧的,或则是东西用坏了不能用了。”

“而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在东西没坏的情况下,自己在心里产生二次购买的欲望,这样我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对于汽车这种卖价昂贵的商品,怎么样让客户心里产生二次购买的欲望,这才是做这种商品买卖的关键。”

朱元璋听的是直点头,然后斜眼蔑视z先生。

“大哥,你为何如此看我?”

z先生很诧异,和你说关键的呢,你什么眼神。

“没什么,只是有点感慨。”

“什么感慨?”

“无奸不商啊!”

z先生顿时委屈了。

“大哥,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基本操作好吧,我只是把它们拿过来说说,这是借鉴,又不是我心里想出来的。”

“好吧,你接着说。”

对于朱元璋如此不置可否的说法,z先生也是很无奈,心里呐喊:真是天大的冤枉,我可是老实人。

“我们要怎么让有购买能力的产生二次购买的欲望呢?对于科技产品,我们就要保持对产品的更新速度。就算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设计和产品,我们也要按最原始的做,从最基本的做起。”

听到这里,朱元璋心里算是明白了。

“那是不是等卖不出去了,再开始制造改进后的产品?”

朱元璋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思路问了出来。

“当然不是,卖不出去并不代表没有利润空间了。就拿我们现在的这辆车来说,就算它的销售市场饱和了,但是它还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当可观的利润空间。”

z先生的说法让老朱又迷惑了,都卖不出去了,哪来的利润?

“大哥,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

z先生见朱元璋好长时间不开口问他原因,忍不住的问到。

这场景让他有一种熟悉感,好像几个月前发生过。

“不想看你嘚瑟,有什么麻利说。”

朱元璋特烦这种卖关子的人,什么事直说不就完了么?

“大哥还记不记得之前我说过,这车好多东西我没来得及设计,就没装上?”

朱元璋听了后点了点头,z先生的确说过这个,可是这个和卖不出去时的利润空间有什么关系?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样就是轴承,没有这个,那么像车轴啊这些经常转动的部件,它们磨损的就比较快,要么车身上安装车轴的固定卡槽磨坏了,要么就是车轴磨断了。”

“而且这些坏起来,对于经常跑的车来说,周期还很短。那么这些东西坏了,他们这些车主需不需要更换?而且制造这些,还很考验一个工匠的技术,没那个技术根本造不出来。”

“所以我们还能靠卖这些配件赚钱,等到市场上这种部件大量出现时,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工匠已经具备了制造的能力。此时再卖这种配件就赚不到什么钱了,这个时候才是加入了新技术产品面世的最好时机。”

“因为这个时候,这些车的主人已经厌烦了频繁更换部件的缺点,十分希望有新的产品供他们选择。这时候我们就推出有轴承的新车,告诉他们这是改进过的,赖磨。基本不用我们多说,他们这些快被折磨疯的人,就会争先恐后的来购买。”

“不断如此,我们还可以把新车做成两个版本,一个加装减震装置作为高配版,一个不加减震装置,作为低配版,”

朱元璋听到这儿时,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做成两个版本有什么用?”

“大哥可知道这车要是加个拖车箱可以拉多少货物?”

z先生没有正面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不搭边的。

“这个朕怎么知道。”

朱元璋生气了,你不回答就罢了,还反过来问,怎么的,显得你聪明?

“大哥,这蒸汽机车我们把活塞缸体做的大一点,锅炉也做的大一点,这样它就有能力拉动几十千斤的车厢,而现在这种小型的也可以拉动几千斤的车厢。而且它还比马车牛车之类的跑的持久,跑的更快。”

朱元璋听到这个眼睛一亮。

“那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给军队运送补给,还可以运输部队?”

“大哥,这个就要考虑路况了。现在我们也不是讨论这个啊,你说的这些我正在研究,这个得综合考虑的。”

“那这些和做两个版本的车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听到z先生已经在思考军用方面的问题了,也就放下心来,重新回到话题。

“富人才讲究舒适,但是富人如果买车做其他用途呢?比如说让手下的伙计开去拉货,他们还会想着车的舒适性么?”

z先生终于把关键点指了出来。

朱元璋这时也真正明白了。

“可是这么贵重的车,他们会拿来拉货么?”

“大哥,你说一匹驽马现在作价几何?平日里喂养它们又需多少开销?生病了请兽医又要多少钱财?”

z先生这样一连三问,彻底问住了老朱。

第一个问题他能答,可后面两个问题他不好答,因为每个人对待马匹的态度又不一样。平日里有喂的好的,当然也有糊弄马的。

z先生也没等他回答,就开始接着往下说。

“现在有这么一辆车,一天可以干十匹马三天干的活,除了煤石和清水,平时也不要他们喂,也不要他们细心照料,你说那些大商人们会不会买这样的车?这样的车让他们出加装减震的钱,他们愿意么?”

“再说了,我们还可以让他们选装啊!想装的另外出钱加装,不想装的也不用费功夫拆卸了。”

z先生把后世车厂与四儿子店的先(keng)进(ren)理念,直接拿过来忽悠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