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测航天器的制导控制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7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中华民族“嫦娥奔月”的千年梦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揭开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大幕。此后我国又先后完成了第一次日地拉格朗日L2 点空间探测、第一次小行星飞越探测、第一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以及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使我国从一个深空探测的后来者,迅速转变为国际上该领域内一个举足轻重的参与者。

由于飞行距离远、通讯延迟大、环境未知性强,制导、导航与控制一直以来都是深空探测器最为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系统之一。我作为嫦娥一号探测器的副总设计师、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总设计师,以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蓬勃发展历程,也深切体会到了制导控制技术对于深空探测任务成败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突破和研制攻关过程的艰辛。

以王大轶研究员为代表的本书作者团队是伴随着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项目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航天人。他们扎根基层、刻苦攻关,在深空探测制导控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本书凝聚了他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是他们的心血之作。

当前,我国的深空探测事业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上升期。未来,我国还将开展月球采样返回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甚至更远的木星探测。在这些任务中,制导控制技术还将面临一个又一个新的难题。系统总结技术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探索未来发展的技术路线,是航天人的重要使命。本书的编写正是服务于此。书中详细介绍了深空探测制导控制技术的发展脉络,由浅入深;内容丰富详实,理论结合实际。本书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参考价值,对当前从事深空探测领域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未来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青年学者都能有所启发和帮助。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推动深空探测制导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支持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事业的持续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