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辨中风伤寒温病

2015年8月1日连日高温
1957年12月22日 12月29日
○ 病在表名曰中风,在里名曰伤寒、温病。
《汤液经》文,除太阳篇篇首所列举条论而外,全经明标出“中风”二字以立论者共十条,而此十条所论,多为表病,故知中风者表病也。
又《汤液经》文,虽无明标出“伤寒”二字以立论之文,然条文中有“寒”字者四条,此四条所论,均为里证,故知伤寒者里病也。
又《汤液经》文,屡有“此表欲解可攻里也”“此表解里未和也”,是知温病亦里病也。
阳明篇篇首云:“阳明病,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其后叙中寒不能食条证象全为里证,叙能食条证象全为表病,以此条证之,中风为表病也,伤寒、温病为里病也。
风只能及于外表,不能径入脏腑,故名表病为中风。及其传于里也,既失去风性,故不能仍谓之风,按其寒温之气,而名之曰伤寒、温病,亦纪实而言也。
以上摘录杨绍伊先生《汤液经·序》。
○ 温病在表者名曰风温。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脉浮为病在表。脉阴阳,一说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此以寸口前后分阴阳。说本方有执,其据《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第一》“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而加以演说,而以关前关后分阴阳。刘民叔先生曰:“阳脉者人迎也,人迎候腑属阳脉;阴脉者寸口也,寸口候脏属阴脉。原自《内经》三部九候。”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寒风体痛,温风身重,此为风温,故汗出身重。49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寐,目合则汗。”此为邪传少阳里证之候。111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言语。”此为邪传阳明里证之候。是则温邪在太阳少阳及三阳合病,则此条之主方为白虎汤;邪在太阳表证,或太阳阳明并病,则主方当为栀豉汤。
风温为表证,表病当以汗解。而风温温病俱戒发汗者,以其不可以辛温之麻、桂、柴、葛、姜、辛、羌、防等药发汗,因麻、桂、柴、葛、姜、辛、羌、防等,为中风、风寒、伤寒辛温解表之药,专主温散,而栀豉、白虎二方,为治风温之主方,而豆豉、石膏,为辛凉发汗解表之药也。
亡血家、衄家、疮家,不可攻其表;淋家、厥、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凡此诸条,俱戒辛温攻表发汗,虽有风寒外证,仍宜作辛凉治。以亡血家、衄家虽有风寒表证,若用辛温,恐迫血妄行,宜依风温治。疮家虽有身疼,此寒风也,不可攻其表,防其走黄不治,故仍宜辛凉。淋家、厥、咽中闭塞不可发汗,理同一也。
发热自汗有栀豉、白虎、五苓诸证,栀豉、白虎均为利剂。
汗出恶寒者为伤寒,属桂枝汤证。
风温表证,汗出多,肌卫疏虚,亦必恶风。281条:“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属白虎汤。”
146条:“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外证未解,恶寒证状仍在也。脉浮紧,宜麻黄汤发汗。脉浮弱,弱者无力,宜桂枝汤。方中大枣,《本经》主“助十二经”也。
○ 风温,亦中风表病之一也,因其未发汗,身未见灼热前,不易识其为风温,抑或为误治所致,必待发汗已,身灼热,乃始识之也。
病之起也,每有先中热风,而未即病,复中寒风,而始并作者。又如寒热并中,热风常为寒风所伏,一待表解寒去,始得肆其猖狂。故病每于汗吐下后,始见底蕴。
《辨脉法》篇有:“脉阴阳俱紧者,口中出气,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据此条所论,病固在未出现前,实难识其变化何如也。
○ 寒热并中之病,当先治其寒,后清其热,此《汤液经》之定法,先解表后清里。
426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白虎汤主之。 (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193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若脉洪大,属白虎汤。 (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280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 ,属栀子汤。
寒温两感之中风表证,必俟表解寒去,次乃清其表里之热。以若未发汗,身未见灼热前,其表之风寒未去,不得名为风温,仍宜称为中风表病。如大青龙汤条,虽有烦躁,但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头痛,故仍称之曰太阳中风。
麻黄汤为太阳阳明合病,中风表证之方。
大青龙为太阳阳明合病,寒温两感中风表证之方。
小青龙为太阳少阴合病,中风伤寒表里两解之方。
小柴胡为太阳少阳合病,中风伤寒表里两解之方。
桂枝汤为太阳本经,伤寒表证解肌发汗之方。
○ 又有确知其为何病,若有表证,依法亦当从后治,此《汤液经》之定法,先解表后攻里。
十枣汤条文:“表解乃可攻之。”
承气汤条文:“其外为解,可攻其里。”
31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此为表解里未和,属十枣汤证。
按:十枣汤证,原为表中风邪,传入少阳三焦之里,属温病里证,水结胸胁之下剂。而论首仍题“太阳中风”者,以必明其病从表邪传来。然全条所论,均属里证证象,表解里未和,即表解乃可攻之之意,必著此两句,始明治此病之先表后里之大法也。
237阳明病,其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其体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如此者,其外为解,可攻其里。若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坚,属大承气汤。
256汗出而谵语者,有燥屎在胃中,此风也,过经乃可下之。
阳明病脉迟,按脉迟不可下,此当指弦迟;汗出不恶寒,为外证已罢;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病已入里;手足濈然汗出,知里实已成,大承气汤。
过经乃可下之,过经者,经过也,必俟太阳表证罢,转入阳明,过经乃可下之。
○ 又表证未解,下之、清之过早,必致坏病,此《汤液经》法屡有所戒。
256汗出而谵语者,有燥屎在胃中,此风也,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下之若早,太阳表证未解,表邪内陷,邪随热化,语言必乱,表虚里实。
160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头痛,属大青龙汤。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之。服之则厥,筋惕肉 ,此为逆也。
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疼痛,不汗出,为表中寒风之证,而烦躁,则为温邪传里,是大青龙汤为治寒温两感中风表证之方剂,以既已言其烦躁,可占其表必有温邪,故用麻、桂、石膏两解之,若未兼温邪而误用石膏,则论末有“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之。服之则厥,筋惕肉 ,此为逆也”,而致阳虚误表坏病之候,不独石膏,麻黄亦例在所禁。
○ 小结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风,其脉缓,为中风。
4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伤寒。
5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中风为表病,此言恶风,不言恶寒,为邪未传里,其病仍在于表,故仍名之曰中风,而不得称之为伤寒、温病。若恶寒体痛,为表中寒风,而呕逆为里证,脉紧为病传,此名之为伤寒。恶寒者仍当解表,不恶寒者不可发汗。若发汗后热邪不去,留之于表,汗出身热,名曰风温,传入于里,则名之温病。
乙未立秋
1958年1月5日
【7】太陽病,脈反躁盛者,是陰陽交,死。復得汗,脈靜者生。
是条见自《脉经·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伤寒论》无。
12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呕,若躁烦,脉数急者,乃为传。
六经为经过之经,论中每有过经乃可下之,即指此也。伤寒一日,经过太阳,颇欲呕,即桂枝汤证之鼻鸣干呕也。 (《伤寒论》4条作“颇欲吐”。)
太阳受病分二路走,一为传入阳明少阳,一为传入三阴。
13伤寒,其二阳证不见,此为不传。
《伤寒论》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脉反躁盛,按躁者,急进也,盛者,丰盛,大也,躁盛者,数急且大。以太阳病表证脉浮,其脉浮缓为虚,浮紧为实,脉躁盛非太阳病脉,太阳病不可得见脉躁盛。此必既有表证,复有里证,为太阳表病引动伏温,表里合病,寒温两感,外寒轻而里热甚,故曰阴阳交。复得汗,脉静者生,体强者自能汗出,体弱者以药助之。
风温白虎汤,石膏主中风寒热,解肌发汗;入里伤阴,人参麦冬、连胶汤。 (无苔。)温病栀豉汤, (舌上苔者。)入里可下承气汤。
风温属无形热结,进则致阴虚。
温病属有形热结,进则成热实。
1958年1月12日
【8】吐舌下卷者,死。唾如膠者,難解。舌頭四邊徐有津液,此為欲解。病者至經,上脣有色,脈自和為欲解,色急者未解。
此条出《脉经》卷七《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伤寒论》无此条。
吐舌,舌吐出,热在少阴,属心;下卷,肾囊卷缩,热在厥阴,属肾,与《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厥阴终者,舌卷卵上缩”同义。
唾如胶,唾液如胶汁,难治。
此吐舌下卷为阴,唾如胶为阳,即阴阳交也,为温病后期,主死。
舌头四边徐有津液,舌中心燥苔,四边有津液向中心布开。按:温病热极,舌心黄燥,干及四边,而津液复生,则由四边向中心拓展,此病缠绵难解。
病者至经,至经谓病已至经尽之时,上唇有正色,红而润,不焦不枯,润而不淡不白,脉不弦不紧,自和者,为自欲愈也。
色急者,急者缓之反也,不和也,或红者更红,焦者更焦,如伤寒红色,温病淡色,痛者青色,皆病色也,为未欲解。
1958年1月19日
【9】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其脈浮者,必結胸;其脈緊者,必咽痛;其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其脈細而數者,頭痛未止;其脈沉而緊者,必欲嘔;其脈沉而滑者,挾熱利;其脈浮而滑者,必下血。
○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
《辨脉法》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脉经》云:“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此,促脉当近脉结代,而此促脉非彼促脉。按:促者,急促短促,迫近也,促与紧近,紧指脉气,《脉经》云:“紧脉数如切绳状。”而数指脉之度数,是促脉较之紧脉还强,比之数脉还快,而无时一止。
太阳病其脉浮,脉浮当解表,而反下之,此为误下大逆。其脉促,不结胸者,按结胸证无促脉,今见促脉,热不入里,故不结胸,此为欲解也。太阳病,脉浮紧,下之尚属可救,若脉浮缓者,下之大逆。太阳表证误下,脉促不结胸,表证未罢,仍宜桂枝汤解外。
○ 其脉浮者,必结胸。
脉浮者,必转结胸。前虽言脉促者为欲解,但其有“不结胸”数字,以12条有“脉数急者乃为传”句,数急与促同义,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桂枝汤证续在者,续与桂枝汤。论有:
365“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脉促者,表未解”条,而脉数急乃为传,脉促有结胸,正是其候。
298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
太阳病,表证误下,脉浮表证仍在,热入因作结胸。然其转结胸之前,必有胸胁苦满之证,以凡结胸与痞,皆自柴胡证而来。而此条明言结胸成因,表证误下,或下之过早,与有形实邪相结而成结胸变证,此阳或指此也。刘师有曰:“不受邪之经,无病传之理。”
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心下满而坚痛者结胸,心下满而不痛为痞。结胸为在胃外之停水,痞为在胃内之停饮停食。表证误下入里,气结为痞,痰结为小结胸,水结为大结胸,血结为血结胸。
323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
结胸证,脉沉紧者,乃可下之,大陷胸汤硝、黄、甘遂。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以脉浮大者有表证,有表证不可下,表解乃可攻之。
209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 其脉紧者,必咽痛。
脉紧,不浮也。咽痛有阴虚阳虚两类,此属阳虚咽痛,如少阴病咽痛甘草汤、半夏散及汤、桔梗汤,属喉痹。
○ 其脉弦者,必两胁拘急。
弦者,强也,强为实,实者两胁有积饮,《内经》云:“饮食入胃,先出胃之两焦。”乃两焦中有积饮也,《灵枢·五味》篇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 其脉细而数者,头痛未止。
发汗后脉多细,细为本虚,数为表未解,故头痛不止可知。
○ 其脉沉而紧者,必欲呕。
沉为在里,紧则为寒,病入于里也,内有水饮,故欲呕也。
○ 其脉沉而滑者,挟热利。
滑脉无寒证,滑脉内有热也。热邪入里,故挟热而利,此有水气。
○ 其脉浮而滑者,必下血。
脉浮而滑,内无水气,故下血。后之温病派所称之漏底伤寒,即西医之肠窒伏斯 1,不可下。 (或衄。)
1 肠窒伏斯:亦称“肠窒扶斯”,为日语“腸チフス”之音译,即肠伤寒。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其脉浮者,必结胸。其下“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等,以脉论证,可供参考,不足为凭。
1958年2月2日
【257】太陽病,先發其汗不解,而下之,其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解其外則愈,屬桂枝湯。
太阳病表证当发汗,而汗不如法,一汗不解,复用下法,汗下后脉促乃愈。今脉浮不愈,汗下病未变逆,桂枝证续在者,续与桂枝汤。
【258】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屬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證。
太阳病误下,表证仍在者,续与桂枝汤。微喘者,邪犹在表,加厚朴、杏子。若胸满,可以同法,去芍药加干姜。 (厚朴为里中之表药,杏仁为表中之里药。)
【31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堅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汗出不惡寒,此為表解裏未和,屬十棗湯證。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表解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不恶寒,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满,病似结胸,而引胁下痛,悬饮也。干呕短气,为水饮上下充斥、内外泛滥所致。特点出汗出不恶寒,表解里未和,乃属温病里证,可攻之,属十枣汤。
【375】少陰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屬大柴胡湯、承氣湯證。
此条据《脉经》。《伤寒论》321条作:“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二条均为下后结胸证,可下之。十枣汤证为肠胃外之积水 (饮),大柴胡、承气证为肠胃中之积食 (饮)
【10】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脉浮紧,发热,身无汗,是中风表实麻黄汤证。而内挟温邪,身无汗,火邪无从出,因热盛而致衄,邪随衄解。此即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从汗解,则自衄解之谓也。
是条亦阴阳交、营卫交病也。如不得衄,火邪内遏,有转危证死候之虞,不可发汗,治宜辛凉发散,桑叶、豆豉、豆卷、滑石、黄芩等。
【11】太陽病,頭痛至七日,自當愈,其經竟故也。若欲作再經者,當鍼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阳病,当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证。如发热恶寒而无头痛,非定为太阳病。
头痛七日自当愈,其经竟故也。《伤寒论》8条作:“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病七日,邪已经过行尽也,故自当愈。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足阳明。按针者治也,足者充足也,足够也。充分治够阳明,使经不传,以太阳欲传阳明故也,不传则愈,而非为针足阳明经穴之谓也。此条为太阳阳明合病。
1958年2月9日
【12】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嘔,若躁煩, (原注:若,及也。) 脈數急者,乃為傳。
六经为经过之经,论中每有过经乃可下之,即指此也。伤寒一日,经过太阳,颇欲呕,《伤寒论》作“颇欲吐”,即桂枝汤之鼻鸣干呕也。
表病而脉安静者,著寒也,不传,传乃病之发展,而非“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谓也。此条为中风。
【13】傷寒,其二陽證不見,此為不傳。
《伤寒论》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受病分二路走,一为传入阳明少阳,一为传入三阴。
病而不再见诸般证状,为不传。
【14】夫病有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不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发热恶寒者,阳也;无热恶寒者,阴也。《外台秘要》云:“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可温其内。”发表宜桂枝汤,温里宜四逆汤。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云:“前三阳后三阴。”
【15】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中风,少阳主病;伤寒,太阳主病;温病,阳明主病。
【16】太陽病欲解時,從巳盡未。
【17】太陽之為病,頭項彊痛而惡寒。
太阳指表而言,太阳主表。太阳病初起,其浅者无项强证,其较深者始见项强,再深则为项背强几几,而为痉病矣,此浅深之不同也。故头项强痛非太阳病主证,以桂枝汤证无头项强痛。
此条非伊尹经文。太阳病当另有提纲。
太阳病以脉浮为提纲,太阳病以脉浮为正脉。
1太阳病,其脉浮。
太阳病主要在脉浮,或发热,或不发热,必恶寒。以太阳病当恶寒,恶寒为表证,脉浮者病在表,恶寒者表未解也。脉浮在表宜汗法。
201太阳病吐之者,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304伤寒大下后,复发其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当先解表,表解乃攻其痞。解表属桂枝汤,攻痞属大黄黄连泻心汤。
153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402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乃有汗,随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当解。
【18】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皮肤,外也;骨髓,内也。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内寒外热,热在表而寒在里,少阴病之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外寒内热,寒在表而热在里,厥阴病之白虎汤。
357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四逆汤主之。
112伤寒脉滑而厥者,其表有热,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表有热”作“里有热”。)
脉滑而厥,有以厥为脉解者,此说当非,此厥当作肢凉解,以三阳风温表证,热迫汗泄太过,表阳随汗以弱,可见四肢不温,111条手足逆冷自汗白虎汤证,425条“其背微恶寒,白虎汤主之”,此均假象,但里热仍炽,亦热深厥深之候也。112条因有“厥”之一字,王叔和将之列入厥阴篇,而白虎汤证当在三阳篇。
太阳病证论共十八条。
太阳病以脉浮为提纲。
脉浮恶寒无汗 (未汗),为中风,属表中之表。
脉缓汗出 (已汗),而恶风 (寒),为伤寒,属次表证。
发热汗出不恶寒者为温病,属表中之里。
若发汗已,身灼热,渴者,为风温,属次表证。
栀豉、白虎均为温病表证之主方,有苔栀豉汤证,无苔白虎汤证,栀豉入里承气,白虎入里连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