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出事
陆斌刚放下手中的茶杯,就听外面的管家喊道:
“殿下,殿下,您别急,容老奴先禀报一声啊。”
陆斌眉头一皱,究竟是哪个皇子,竟然敢这样闯进我家,真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不等他多想,就看见满头大汗的赵华冲了进来,陆斌大吃一惊,起身问道:
“殿下,你不是在监考吗?怎么跑到这里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华看见陆斌桌上的茶壶,顾不上答话,冲过去拿起茶壶就狂饮了下去。
陆斌嘴角一翘,不由的露出了笑容,这小子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赵华越是这样,陆斌心中对他的好感越是多,但是赵华放下茶壶后的一句话,顿时让陆斌皱紧了眉头。
就听赵华喘着气道:
“叔父,快快随我去军营调兵!”
陆斌眼中闪出寒芒,凝声道:
“无咎,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这里可是京城,没有你父皇的旨意随意调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赵华点点头道:
“我知道,不然我就不来找叔父你了,凭我金衣卫副都统的身份,只能在京城中调动三百军士。
叔父你能调动一千军士,这件事没有一千人马,肯定是要出纰漏的。”
陆斌沉稳的问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慢慢说,不说清楚,我怎么能轻易去调兵?”
赵华点点头,把贡院中发生的一切说了出来,然后补充道:
“那戚明肯定有问题,但是国家取材大典不能乱,这会儿我进不了宫,只能来找叔父了。
叔父,赶紧和我走吧。”
陆斌有心考校他,故意问道:
“既然你怀疑这次会试考题泄露,凭你能调动的三百人马,就能控制住贡院。
何必来找我?
难道你怕你父皇生气不成?”
赵华摇摇头道:
“侄儿可不是怕父皇生气,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取材大典三年一次。
轻易不可出乱子。
侄儿调兵过去,只能中断这次会试,挨个查处。
叔父要是能调兵去,就不用惊动所有人,只需在每个考生前安置一名军士。
轮换着盯住他们,要是有人有异动,直接拿下。
要是没人再敢乱动,考试自然能照常进行。”
陆斌笑道:
“可是这样一来,那些作弊之人,就能蒙混过关,这样一来,不是对其他人不公吗?”
赵华冷静的说道:
“这种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抓住了一个人,所有人都跑不掉。
这些学子没有经历过什么凶险之事,只需稍加拷问,就能一锅端。
这样一来,既能让会试进行下去,又不会让那些舞弊之人逃掉。
叔父觉得如何?”
陆斌想了一下,觉得赵华处置的不错,当即点头应了下来。
一千名军士趁着夜色进到了贡院,按照赵华事先的吩咐,站到了有些吃惊的五百名考生面前。
王生眼中闪过一抹异色,然后继续沉稳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
第二天陆斌就去见了皇帝,把昨夜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政,赞叹了一声道:
“陛下,三皇子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真是老道,比起臣准备带人去突袭,要稳妥许多。”
李政笑着摇摇头道:
“他就是运气好,刚好碰上一个傻子,不然他恐怕都发现不了这次有人舞弊。”
陆斌微微一笑道:
“三皇子他毕竟没有掌控金衣卫,不清楚市井中有考题泄露的消息。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错了。
他可以想到兼顾会试的法子,就该奖励。”
李政不由哈哈大笑了几声,然后咳嗽着说道:
“咳咳,陆斌啊陆斌,咳咳,看来你是支持老三接过我的位置了?”
陆斌摇摇头道:
“陛下,臣早就说过了,不管是陛下选择的是谁,臣都会坚决的执行陛下的意志。
至于三皇子,只要不是危及到陛下,臣不会支持,也不会去阻碍他做什么。”
李政点点头道:
“行了,你去让礼部尚书王华继续主持这次会试,不要和他多说什么。
然后严加拷问戚明那个混账,看看他到底为何,要把考题泄露出去。
是朕亏欠了他什么吗?
咳咳……咳咳……”
李政说道最后,声色俱厉,忍不住又咳嗽了起来。
陆斌等他气息平稳后,这才告辞离开。
贡院中,那些心怀不轨的学子果然受到了震慑,就算有人偷藏了小抄,也不敢拿出来。
反倒是毫不知情的那些考生,只是看了看面前的军士,就继续答题去了。
自然是有些心理素质差的考生,也被影响到了,但就算是没有这些军士,他们的发挥也不会出色。
五天的考试很快就一晃而过,王生等着面前的军士收走了试卷,这才看向了不远处的赵华。
只见赵华对着自己温和的一笑,王生眼中闪过复杂,还是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五百考生顺利走出贡院的,只有四百八十一人,陆斌在收卷后,又带走了十八个考生。
这一举动让其他人议论纷纷,却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华继续留在贡院,他要等候主考官审阅完了这些试卷,排出了名次后才能离去。
王华对赵华的态度,比起戚明要好多了,他甚至还把自己看完,觉得不错的卷子递给赵华去看。
赵华其实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但是王华给他,他又不能不接,只好装模作样的看了下去。
王华突然发出一声赞叹道:
“好!好!好!这篇策论写的果然出彩,若要海纳百川,君主需要有包容的胸怀。
好文!好文啊!
殿下你也看看,本官以为这位考生有会元之才啊!”
赵华接了过来一看,虽然卷名被糊住了,但是猜想应该是王生所答,也就笑着应和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王华突然眉头一皱,张口道:
“奇怪,为何这两份策论如此相似?难道真有人能想到了一起?”
赵华也没在意,毕竟王华没有把手中的试卷给他。
又过了半天,王华突然怒拍桌子道:
“混账东西!肯定有问题!三份策论竟然大同小异!”
赵华有些诧异的看向了吹胡子瞪眼的王华,心中暗自揣测,却是没有开口。
王华飞快的把剩余的试卷草草的看了一遍,然后对着赵华道:
“殿下,这次会试怕是有问题,有三人的策论竟然内容相似,除了个别遣词造句不同,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人所做!
好似这人做过两次修改一般。
但是本官看这三人并不是同州士子,座位也不在一起,怕是事先就勾连到了一处啊!”
赵华笑了笑道:
“既然王尚书有所怀疑,不如就让本宫把这三人叫来一问?”
王华重重的一点头道:
“那就麻烦殿下了,这三人是化州李宁、漠州张诚、豫州王生!”
赵华听到最后一个名字,顿时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