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他人会影响你的自主权
言行也会互相“传染”
人们都知道艾滋病毒会传染,感冒病菌会传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的行为、动作也会相互传染。因为我们模仿别人是无意识的,就像自己不知道从哪带回了感冒病菌一样,所以我们的有些行为很难被自己控制。
人类有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获得的。在婴儿时期,孩子看到父母吐舌头,也会做吐舌的动作。在一步一步的成长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大多都是来自对别人行为的学习。例如别人叉腰,你也会叉腰;别人打哈欠,你也会打哈欠;别人拍手你也会跟着拍手,你不知不觉就和别人的行为保持一致,不管他的行为是好是坏,你都会被“传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学习渠道就是模仿。我们模仿别人的各种行为,包括好的、坏的。这些不见得都是我们的喜好,总之别人做了,我们就做,就像在追求一种时尚一样。社会是模仿,而模仿就是自控力失效。
说到自控力,我们还需要谈一下人类的大脑。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有想获得及时满足的欲望,有实现长远目标的欲望,有为自己而活的欲望,也有为了父母、孩子、配偶而生活的欲望。这些欲望相互斗争,都想占有控制权。但是无论我们有什么欲望,都需要和他人建立联系。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脑细胞,它的任务就是观察其他人想要什么,有什么感觉,要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这种联系的建立,这个脑细胞就叫作“镜像神经元”。
如果有一天有人拿刀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伤了自己的手,我们看到他的伤口,立刻就有一种疼痛的感觉,我们的表情也会不自然。这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管理疼痛的镜像神经元发出信号,让我们感觉到像是刀切在自己手上,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别人的感受。
当镜像神经元探查到别人的行为,它会让你的身体做好做出相同行为的准备,于是我们就会无意识地模仿别人。当看到别人推门,你会不自觉地想伸手撑住门;看到别人夹菜,你会不自觉地想往前推动下盘子;看到别人说话时双手交叉,你没想到自己一会也做出了双手交叉的动作;听见别人唱一首歌,你可能过一会儿也会哼唱这首歌。因为模仿是我们的本能反应,看见别人好的行为,我们会模仿,看到不好的行为我们也会去模仿。例如我们明知吃高热量的食物会让自己发胖,明知抽烟喝酒会让我们血压升高,但是我们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就会无意识地跟随,这时我们就失去了自控力。
1962年,美国北卡罗来纳的一家纺织厂有59名女职工回家休养或是住进了医院,因为她们声称自己被“虱子”咬了,有全身无力、神经紧张、恶心、疼痛的症状。刚开始,只有10个工人报告了自己的症状,过了几天,又多出49人称有相同症状。据这些得病女工称,病因与纺织品中携带的虱子有关。后来有关人员来纺织厂调查这件事,他们没有找到能引起这些症状的虱子。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女工们的症状都消失了,她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后来,有两位心理学家到纺织厂做调查,他们发现有两种人最容易出现这些症状,一种是在厂中不爱与人交往的孤独人士,他们对别人的异常行为没有抵抗力,也就是说他们会受别人昏厥、疼痛等症状传染,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能力。另一种就是时常感觉压力巨大,情绪紧张、焦虑的人。因为他们不善于调控情绪,很快就会被这种容易带来紧张情绪的事情“传染”。
别人偏离常态的行为,让我们下意识产生模仿的冲动。看到别人有某些症状,我们的大脑发生变化,很快就被这些症状影响。人的情绪也会相互传播,看到别人因情绪紧张而疼痛、麻木,我们也会产生紧张的反应。因为别人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我们的心情变差,这时意志力更加薄弱,很容易为了改善心情而做出难以节制的举动,例如暴饮暴食。
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于欲望,我们的欲望就会被点燃。当我们看到电视中的人吃奶油蛋糕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想吃的冲动;看到他们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度假,我们也很想去;看到别人买彩票中了奖,我们就会有想买彩票的冲动。总之,人们的行为会相互传染。
合理拒绝他人,保护自主性
有时候,我们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就随意答应别人的请求,后来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而失信于人,我们就会自责、自卑,为颜面尽失而后悔不已。这就会引起自控能力的下降。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喜欢走中庸之道,做事习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虽讲究做人做事恰如其分,但决不是让一个人毫无原则地妥协,失去自我。虽然我们知道拒绝的滋味不好受,但也不能为了满足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总是被称为“老好人”。他们碍于面子,不敢拒绝他人,因此总是戴着面具做人,活得很累,可以说他们是不善于自我调控的人。比如,你的同学或同事想跟你借钱,你明知道他的名声不好,品行不端,但是你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把钱借给他,一旦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你便会友谊和钱财两空。
无力拒绝别人是一种心理现象,你想拒绝别人,但又无从开口,这样为难自己,只会消耗更多的意志力,让你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如果能学会合理地拒绝别人,那你就拥有了一定的控制力,包括对自己和对事情的控制。你要记住,你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仙,不能做到有求必应。别人提出的事情,你无法办到的时候,就应该拿出真实的态度拒绝别人。
奥林科技公司数据部的前主管,是个无力拒绝别人的人,下属都称他为“老好人”。只要下属在工作中碰到难题,只要找他办理,有求必应。他在管理期间,虽然把部门事务处理得还算妥当,但总是没有什么较大起色,所以公司任命张凯为新任数据部主管。
张凯对改变部门状况十分有信心,当他满怀热情上任的第一天,部门助理就对张凯说:“主管,我有一份报表不会做,你能帮我做吗?”张凯听到助理的请求很诧异,因为这些事情根本不是主管应该干的。他本来十分生气,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第一天上班,别因为一点事情伤了和气,于是就对助理说:“真不好意思,我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实在很忙,等我忙完这一阵,再帮你处理报表吧。”助理一听张凯这样说,只好回去自己做了。因为张凯只是说过了这一阵再帮助她,具体需要多长时间谁也不能确定,而且助理的报表是领导急着要的,哪里能等一段时间。张凯用这样的拒绝方式处理了很多下属的请求,时间一长,人们有事都尽量自己处理,不再麻烦主管。每个下属的工作能力都得到提高,部门业绩也有了很大提升。
张凯这种处理方式,既拒绝了别人,也不会让别人心生抱怨,这是合理的拒绝之道,也是自控力高的表现。如果他像前主管一样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不但放纵了自己,也放纵了他人的行为,很难帮助公司改善现状。而张凯则能谨慎控制自己的言行,既不得罪他人,也能让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个人能力。可以说张凯用强大的自控力约束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下属提高了工作中的自我控制能力。
虽然拒绝他人也是一种自控能力,但是要想掌握好这种能力,还要把握一些要点。
首先,拒绝别人不要直接用冰冷强硬的语气,将别人置于难堪的境地。我们拒绝别人,通常是别人的请求超过我们能承受的范围,我们只要真心实意、态度真诚而委婉地拒绝别人就可以了,千万不可显得自己太过高傲,盛气凌人,这需要自控力的参与。约束自己的言行在他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为双方留余地,才能增进日后的合作。
其次,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顾及人的自尊心。在用词上,力求得当、准确,确保对方可以承受。直接拒绝他人,可能会让对方难过失望。所以你在拒绝别人的同时,可以帮助别人想想办法。例如,别人请你帮他代买一张火车票,你正好没时间去,你可以这样拒绝:“这两天没时间去火车站,实在抱歉,不过我听说某某正好要去买票,你可以找他帮你代买一张。”这样别人听完,起码会认为自己的问题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心里就会宽慰一些。
只要我们在拒绝别人的时候,考虑周全,控制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给别人带来伤害,这样我们不但能摆脱困境,也能维护好和他人的关系。
从众心理让人难以坚持己见
人们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行影响,出现从众心理。听到他人的观点,看到他人的行动,人们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想法,跟随众人的行为。还有些人因为没有主见,所以就按照别人的言行行事。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受他人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就会下降。
心理学家以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学生为被试者做了一个实验,目的在于考察他们是跟随众人言行,还是坚持己见。心理系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人,说他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今天来到这里是想向大家介绍一种他新发现的化学物质。这位化学专家拿出一个小瓶子,向大家介绍说,这是一种无色的化合物,打开盖后,会在整个教室散发出一种恶臭的味道。他请大家闻一闻,闻到的就请举手。这时他开始看表计算时间。十五秒钟的时候,前边几排大部分同学举手示意他们闻到了臭味,到了一分钟的时候,课堂上75%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化学家只是一位德语老师,而瓶子里的化学物质只是普通的蒸馏水,什么气味都没有。
学生们之所以都相信这种化学物质是恶臭的,主要受两方面影响:第一,权威专家的诱导。当他们知道站在台上的人是化学界权威人士,就相信他说的任何话都是真实可信的;第二,从众心理。一些同学本来没有闻到任何气味,但是看到前边几排同学举手,可能会疑惑自己的鼻子是不是失灵了,于是不管闻到还是没有闻到,他们更愿意追随大多数人的意见。
在生活中,这种从众心理屡见不鲜。在外边吃饭的时候,看到一条街上的一家饭店门前排了很长的队伍,就想这家店的饭菜做得一定非常好吃,于是不惜花费一两个小时排在后边排队。再过一会儿,还有人经过,本来他们定好到哪吃饭,一看这个饭店人最多,就放弃了当初的选择,也跟在后边排队,这个队伍越来越长,受诱惑的人也越来越多。当人们进去吃完饭,可能会发现,这个排队人数最多的饭店的饭菜味道也一般,还不如自己当初选择的饭店好。这都是从众效应给人带来的影响。
在众人的影响下,人性的弱点就会显现出来——随大溜、没有主见。因为他们觉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要与大众保持一致,不能显得太另类。大多数人会接受别人的观点或行为,而不去思考自己做事的真正目的。他们在大众行为的诱惑之下,很难控制住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了一系列有关从众效应的实验。实验室中有七个人一排的座位,一个真被试者坐在第六个座位处,周围六个被试者都是实验助手,也就是“托儿”。实验开始了,被试者们要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问题。实验人员先让被试者们看两张纸,一张纸上是一条标准线段,另一张纸上有三条长短各异的线段。而被试者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看三条线中的哪一条与第一张纸上的标准线段一样长。如果要是这个真被试者单独一人,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这种题目对于一个正常智商的人来说简直太简单了。但是不幸的是,他被放在第六位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容易对他造成困扰。
如果前边五个人都选择正确答案,真被试者也会选择正确答案,如果第一个人选的是个错误答案,你会嘲笑他的愚蠢。第二人也选择错误答案,你会认为这是巧合。如果第三个、第四个也选择错误答案,你就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了。轮到第五个人时,他也选择了错误答案,你的自控力彻底消失了。不管你最初的选择是什么,此时此刻,你显然已经无法相信自己,就会选择别人都选的错误答案。
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人单独回答问题时,正确率可达99%,当别人选择错误时,有75%的人都会选择错误答案,也就是说,群体人数越多,个人越难坚持己见。
从众效应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当人们受到来自群体行为或意见的压力,就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去追随大多数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随大溜”。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说,我也这么说,就像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样。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件好笑的事情。一天,一个人突然在大街上向东奔跑,接着一个卖报的孩子也跑起来。再接着又见一个绅士匆匆忙忙地跑,可能有要紧事要办。这三个人一跑,十几分钟之后,就在这条街上,几乎所有人都跑了起来,而且神色慌张、大喊大叫。这时街上跑的人越来越多,就像逃避巨大灾难一样。从人们的叫喊声中得知,他们以为河水决堤了,觉得跑向东边是最安全的。其实,第一个人奔跑只是赶时间去办事,当奔跑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就受到了从众效应的影响,把简单的奔跑变成一件大事,这确实是很搞笑的。
有时候,我们会嘲笑别人“随大溜”,但事情真要落到自己头上,我们也不见得能控制住自己。从众效应很神奇,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遇到它也很难起作用。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去分析遇到的各种情况。当你感觉自己的意见和大家不一致时,先不要急着怀疑自己,静下心来思考一番,考虑清楚后,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去个性化”氛围下,更容易放纵
一个人在群体压力或是群体意识影响下,个人的责任感会削弱或丧失,做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例如打架斗殴、集体起哄、相互打闹嬉戏等情况。去个性化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体的身份是隐匿的;第二,责任是模糊的。它属于自我意识下降引发的自控力下降的状态。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在群体的作用下,自控力下降,做出违反常态的事情。例如一个公园里堆放了很多细沙,准备用来修建旁边的观景亭,沙子上还插了一个牌子,上边写着“禁止玩耍”。一般家长看到牌子通常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这儿玩。但是只要看到一个孩子蹲在沙堆上,家长们通常就会放纵自己的孩子。接着,来玩沙子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每个路过的家长都觉得“禁止玩耍”这个牌子只是个摆设,也就不会过分要求自己的孩子远离。结果孩子们缺少家长的约束,你抓一把,我铲一下,很快把堆积整洁的沙土弄得乱七八糟。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和纽科姆认为,个人将具体的注意力都投向群体,对自己的注意力就失控了。而且所在群体不同,导致去个性化的程度不同。群体成员越多,人越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个性化的程度就越高,更容易造成较大的破坏性。所以,有的人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但是把他放入一群人中,他就会变得疯狂起来,一样的道理。
个体受群体意识的影响,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如果任凭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就存在一定危险性。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去个性化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要增强自我意识。如果遇到群体事件,并发现它违背社会规范,就应该尽快远离。不要被群体的行为诱惑,丧失自己的处事原则。如果你处于一个群体之中,不要认为集体的力量庞大,也不要认为个人扰乱秩序有众人一起承担就不需要负责。你要明白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要提高自信心,明确自己的个性。去个性化通常是由信心不足引起的。例如与同事或同学交往时,总感觉自己力量有限,所以更愿意去迎合群体,从而丧失自我控制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因为个性,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生存发展,让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远离不良群体控制,更好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