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序 企业要做强做大,人才选拔不可或缺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选拔,是助力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专业人才的加入,不但能够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让企业焕发新活力,还能够加速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做强做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现在每个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渠道选拔人才,为什么做强做大的没有几个?
答案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人才选拔”。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选拔人才,就是招聘员工。人招来了,也培训了,如果还是做得不好,就换人。然后再招,不合适再换。
我经常会参与一些授课和分享的活动,在某次人力资源培训中,我向台下的学员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公司招来的人不合适,你会怎么办?”
有人很快回答:“那就淘汰他,接着换别人用呗!”
一位中年学员则十分自信地回应:“余老师,天下没有不好的兵,只有无能的将军,所以我会好好培养他。”
这些想法是许多人惯性的思维,出发点都是解决问题,但却没有人想到需要去完善人才选拔的机制。
其实有许多企业内部产生的问题,本质上都是人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源头,其实就在选拔这个环节上。
首先,企业选拔的人不对,后续在用人的过程中就会磕磕绊绊,双方都觉得别扭。举个例子,在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可是,自认为兵法过人的马谡,却不听诸葛亮的计策而错失街亭,那么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觉得并非马谡有多么无能,而是诸葛亮在选拔守将的决策上出现了偏差,可惜一番苦心谋划的良策,最终毁在自己赏识的“将才”手上。
其次,管理者想要培养好一个不合适的员工,需要付出的代价会很大,只不过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去计算这样的成本。
那些价值观与企业不吻合的员工是很难靠培养来改变的,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会给企业带来不少内耗。说个极端的例子,若企业没有在选拔这个环节上下功夫,招来的某些员工人品有问题,若再投入资源去培养,结果可能就是培养了企业自身的“掘墓人”。
因此,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固然重要,却并非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如果选的人不对,那么组织投入再多,也未必会产生好的结果。
我曾研究过国内一些快速做强做大的创业公司,发现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重视人才的选拔。
字节跳动从2012年3月成立至今,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旗下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已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张一鸣总结说:“从2015年初到年底,今日头条员工从300多一下增长到1300多,肯定都不是我亲自招来的,但还是有不少我亲自沟通的。如今我最多的夜归也是去见候选人,有时候甚至从下午聊到凌晨。”
若你仔细观察,会看到满怀激情创业的人很多,却鲜有像张一鸣那样重视人才选拔的CEO。正是张一鸣对人才选拔的重视,才让字节跳动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功。因为他既是一家企业的CEO,也是头号的HR,并且把人力资源的工作重心落在选拔这个环节上。
本书聚焦了企业的“选人”之道,透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对人才选拔的理念、准备、内外部渠道、筛选技巧、面试技巧及背景调查等内容,做了全面而精要的介绍,每一个观点都是基于现实中人才选拔的管理实践提炼而成的,可以说给从事招聘和选拔工作的管理者提供了一套纯干货的参考指南。
本书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工作者、各级业务和职能一线管理者,以及所有对管理工作感兴趣的职场人士。
作为三位作者的朋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践行者,我衷心地推荐大家都好好阅读这本书。相信它不仅可以帮助你打开新的管理视角,还能指导你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体系,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余群建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浙江省知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浙江大学总裁班、四川大学总裁班特聘讲师
浙江工业大学MBA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