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日记(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书帐

乙卯年国学丛刊十二册 六·〇〇 正月五日

唐杜山感兄弟造象拓本一枚 蒋抑之赠

魏安丰王妃冯氏墓志一枚 一·〇〇 正月九日

隋讳珉墓志一枚 〇·五〇

丰乐七帝二寺邑义造象二枚 张春霆赠 正月十一日

高归彦造象一枚 同上

七帝寺主惠郁等造象一枚 同上

杂造象四种十枚 二·〇〇 正月十四日

美原神泉诗并阴二枚 一·五〇

□朝侯之小子残碑一枚 二·〇〇 正月十九日

唐该墓志并盖二枚 一·〇〇

滕王长子厉墓志一枚 〇·五〇

郑文公上碑一枚 二·〇〇 正月二十一日

巩宾墓志一枚 一·〇〇

龙山公墓志一枚 一·〇〇

豆卢通等造象记一枚 〇·五〇

述林四册 一·六〇 正月廿八日

殷商贞卜文字考一册 〇·四〇

历代画象传四册 二·〇〇二三·〇〇〇

中国名画第十九集一册 一·五〇 二月四日

李业阙一枚 王叔钧赠 二月五日

高颐阙大小五十三枚 同上

贾公阙一枚 同上

张贵男墓志一枚 一〇·〇〇 二月十二日

张寿残碑一枚 〇·五〇 二月十八日

平邑皇圣乡阙题字二枚 〇·五〇

杂汉画象五枚 一·〇〇

高柳村比丘惠辅等造象一枚 一·〇〇

曹望造象四枚 一二·〇〇

朱岱林墓志一枚 五·〇〇 三一·五〇〇

衡方碑并阴二枚 二·〇〇 三月四日

谷朗碑一枚 一·〇〇

灵崇二大字 〇·五〇

王谟题名并诗刻一枚 〇·五〇

庾公德政颂一枚 一·〇〇

江阳王次妃石氏墓志一枚 六·〇〇 三月十一日

孙龙伯造象一枚 添入

龙门全拓大小乙千三百二十枚 三三·〇〇 三月十八日

河朔石刻卅种四十八枚 二〇·〇〇 三月二十日

刘懿墓志一枚 五·〇〇 三月廿一日

汉画象一枚 〇·五〇 三月廿五日

杂专拓片〔二〕十一枚 一·五〇七一·〇〇〇

泰山秦篆残石一枚 〇·五〇 四月一日

李氏象碑颂一枚 〇·五〇

成公夫人墓志一枚 一·〇〇

房周陀墓志一枚 一·五〇 四月六日

燕孝礼墓志一枚 一·〇〇

刁遵墓志并阴二枚 三·〇〇 四月七日

白石神君碑并阴二枚 六·〇〇 四月十一日

阎立本帝王图一册 一·二〇 四月十五日

强独乐造象一枚 陈师曾赠 四月十六日

神州大观第十一集一册 一·六五 四月廿二日

赞三宝福业碑并额二枚 一·〇〇 四月廿八日

熹平元年黄肠石题字一枚 〇·五〇 四月廿九日

字皇女残石一枚 二·〇〇

高建墓志一枚 一·〇〇

高建妻王氏墓志一枚 一·〇〇

高百年墓志一枚 一·〇〇

高百年妻斛律氏墓志一枚 一·〇〇二三·八五〇

隶释隶续八册 一二·〇〇 五月六日

元显魏墓志一枚 三·〇〇

六朝造象十一种廿八枚 七·〇〇

鱼山书院汉画象一枚 杨莘士寄 五月十六日

孙辽浮图铭一枚 二·〇〇 五月十八日

吴严墓志并盖二枚 三·〇〇

李则墓志并盖二枚 三·〇〇

齐太公吕望表一枚 三·〇〇 五月十九日

张安姬墓志一枚 一·〇〇

六朝造象四种十三枚 六·〇〇

天统残碑一枚 〇·八〇 五月二十七日

隋王君墓志盖一枚 〇·二〇

景宋薛氏钟鼎款识四册 三·〇〇

汉画象十枚 杨莘士寄 五月卅一日

翻本于纂墓志一枚 同上

杂造象四种五枚 同上

杂专文三枚 同上四四·〇〇〇

侯夫人墓志一枚 一·〇〇 六月十七日

王克宽墓志一枚 〇·五〇

讳直墓志一枚 〇·五〇

意瑗法义造佛国碑四枚 一·五〇

潘景晖等造象三枚 一·〇〇

杂造象六枚 二·〇〇

涵芬楼秘笈第二集八册 二·五〇九·〇〇〇

刘平周造象四枚 二·〇〇 七月一日

杂造象二枚 添入

江苏梁碑十五枚 五·〇〇 七月二日 九月以抵表工估六元

禅国山碑一枚 二·〇〇

萧宏碑画象一枚 一·〇〇

墓阙残字九枚 一·〇〇一一·〇〇〇

家之基迈残石一枚 〇·五〇 八月五日

唐刻佛象拓本一枚 一·五〇

王基断碑一枚 〇·五〇 八月十八日二·五〇〇

安阳宝山石刻拓本六十二种八十二枚 范云台赠 九月九日

曹真残碑并阴二枚 一·〇〇 九月二十一日

方法师等造石窟记并经二枚 二·〇〇三·〇〇〇

藤阴杂记二部四册 宋洁纯赠 十月四日

龙凤专拓本一枚 陈仲书先生赠 十月五日

卢太妃墓志一枚 二·五〇

临淮王墓志一枚 二·五〇

郭达墓志并盖二枚 〇·八〇

元倪妻买造象铭一枚 〇·二〇

高建墓志盖等四枚 一·〇〇 十月十日

陶贵墓志一枚 二·〇〇

安乐王元诠墓志一枚 一二·〇〇 十月十四日

关中侯苏君神道一枚 一·〇〇

元钦墓志一枚 许诗荃赠 十月十八日

荀岳墓志一枚 二·五〇 十月二十日

包义五百余人造象并阴二枚 五·〇〇

寇凭墓志一枚 二·五〇

寇演墓志一枚 二·五〇

寇臻墓志一枚 二·五〇

冯恭墓志一枚 二·〇〇 十月廿八日

杨范墓志一枚 二·〇〇

姚纂墓志一枚 一·〇〇四二·〇〇〇

张敬造石柱佛象六枚 五·〇〇 十一月四日

姚氏臧杂造象十种十三枚 六·〇〇

贺长植墓志一枚 二·〇〇

汉画象残石二枚 一·〇〇 十一月十日

寇治墓志一枚 三·〇〇

北魏杂造象六枚 二·〇〇 十一月十八日

张法师碑一枚 一·〇〇

墓志并盖二枚 二·五〇

宋买造象四枚 一·〇〇

耿氏墓志一枚 一·五〇 十一月二十五日

张阿素墓志一枚 一·五〇

魏宣武嫔司马墓志一枚 四·〇〇三〇·五〇〇

食斋祠园画象一枚 一·〇〇 十二月八日

宫内司杨氏墓志一枚 一·〇〇

元彦墓志一枚 二·〇〇

尹景穆造象并阴二枚 一·五〇

造佛经残石二枚 〇·五〇

三公山神碑阴一枚 一·〇〇 十二月十六日

石门铭后题记一枚 一·〇〇

范思彦墓铭一枚 一·〇〇

临淮王象碑一枚 三·〇〇

孔庙杂汉碑六种七枚 三·五〇 十二月二十五[三]

校官碑释文一枚 〇·五〇

赵法现等造象二枚 一·〇〇

魏墓志六种六枚 一五·〇〇

  东安王太妃陆 文献王元湛 文献王妃冯

  文献王妃王  元均    元显

魏齐墓志五种五枚 一〇·〇〇

  窦泰   窦泰妻娄  元悰

  元宝建  石信

古明器图录一册 一〇·〇〇 十二月三十日

齐鲁封泥集存一册 六·〇〇

历代符牌后录一册 三·〇〇六一·〇〇〇

 总计三六二·四五〇 十二月卅一日灯下记之。


[1]  日语:“家”的意思。

[2] 访蔡先生 系请蔡元培介绍周作人往北京大学任教。后周作人于本年4月到京,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

[3] 京师图书馆开馆式 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本日举行开馆式,并合影留念。次日开放阅览。

[4] 这次茶话会在教育部礼堂举行,会上陈列六朝以来名人书画一百五十余种,并演奏古乐。

[5] 指午门将作图书馆事。本年1月,教育部获准在故宫午门设置京师图书馆,在端门楼设置历史博物馆。故鲁迅等前往察看。后京师图书馆未迁午门,仅在该处设一小型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则于1918年始迁至午门前左右朝房。

[6] 鲁迅向蔡元培介绍周作人到北京大学任职,获蔡同意,故寄旅费。

[7] 辰文社 日本东京的一家书店,店主为中岛卯三郎。

[8] 瘄子 麻疹。周作人自5月8日发病,12日至北京首善医院,被误诊为感冒,后病情加重。因当时猩红热流行,鲁迅于次日延请格林博士诊,确诊为麻疹。

[9] 鱼山书院 即渔山书院,在山东济宁。清道光十年(1830)济宁直隶州知州王镇创立。1905年改为第一高等小学堂。

[10] 济南金石保存所 即山东金石保存所。参看本卷第217页注〔3〕。

[11] 东京堂 日本东京的一家书店。1890年3月10日由高桥新一郎创立,1892年6月改为文武堂,1917年成为株式会社东京堂书店。

[12] 石川文荣堂 日本东京的一家书店。1916年相模屋书店主人去世后,善后事务由石川文荣堂处理。

[13] 指张勋复辟后鲁迅脱离教育部。本年7月1日,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登极”,鲁迅愤而去职,为此赴部与同人告别。

[14] 指张勋复辟后鲁迅避难东城。段祺瑞以拥护共和之名于7月3日在马厂誓师,讨伐张勋,所部逼近京郊。本日上午十时,南苑航空学校航空队向皇宫投弹三枚。6日起,城内居民纷纷避难,鲁迅等在齐寿山帮助下移寓新华旅馆。

[15] 指段祺瑞、张勋间的战事平息。本日清晨段祺瑞部向张军发动总攻,占领天坛等处,下午一时许攻破张宅,张勋逃进荷兰使馆,战事遂告结束。

[16] 义兴局 齐寿山家开设在东裱褙胡同的粮店,当时因无处购买食品,故鲁迅等往齐处用餐。

[17] 拟大学徽章 鲁迅受蔡元培之托为北京大学设计校徽,徽圆形,为阳文美术体“北大”二字,于本日设计毕寄蔡。后即为该校所采用。

[18] 公园内图书阅览所 该所以中央公园社稷坛之戟殿为阅览室及书库,本日开始接待读者。1925年更名为京师第三普通图书馆。

[19] 书券 日本丸善书店于明治三十一年(1898)开始发行书券,顾客可凭书券换取等值的书籍及文具。

[20] 顺直水灾 本年因南运河失修决口,河北发生大水灾,灾区波及一百余县,难民数百万。鲁迅曾先后于9月27日、10月26日、12月26日三次捐款。,即顺天府(辖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即直隶省(今河北)。

[21] 窒扶斯豫防药 即伤寒病预防药。

[22] 即周鞠子。

[23] 听唱国歌。教育部拟废洪宪国歌,恢复《卿云歌》为国歌,为此教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演唱,由教育部有关人员和教育界代表同往审听。

[24]  指中交券,又称中交票。参看本卷第252页注〔1〕。

[25] 中西屋 日本东京的一家西文书店,1881年丸善书店经理早矢仕有开设于东京神田,1934年并入丸善书店。鲁迅留日时常去该店浏览,回国后仍有联系。

[26]  指猫。

[27] 纪念日休假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联名通电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宣布云南独立,由此爆发护国战争。袁世凯死后,国会于1916年12月21日公布的民国纪念日中,增加每年12月25日为云南首义纪念日。

[28] 和记 开设在西单绒线胡同的一家牛肉铺,兼售面条。1918年间鲁迅常在此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