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粮度日
谢高华家是佃农,靠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那时地租很重,好一点的四六分成,地主要占六成,差点的也是对半分。他父亲劳动力很弱,经常生病,全村就数他们家最苦,饭都吃不饱。
父母按当地穷苦人家的习俗,给他取名“叫花子”,希望他“蛮”一点,可以健健康康长大。工作后,他根据“叫花”的谐音,改名“高华”。
“裕昶是谢高华谱名,字高华。”谢高华的堂弟谢元坤指着《贺邵溪村志》说。《贺邵溪村志》根据民国廿一年(1932)修的《谢氏宗谱》整理而来,谢元坤那年正月出生,比谢高华小两个月,从小就是谢高华的跟班。
谢高华谱系如下:贺邵溪始迁祖是谢仕清,与弟仕龙、仕俊、仕爱四兄弟由江西省南丰县,迁到浙江省衢县东五十一庄宿立篷(现粟里蓬村)。谢仕清生于清康熙癸亥年(1683),由此推算谢氏四兄弟迁衢至今三百多年。
根据《谢氏宗谱》,谢高华支嫡系如下:
(第一世)仕清,字君国
(第二世)文富,字居万
(第三世)朝功,字旌进
(第四世)载义,字冬富
(第五世)瑞冬,字连魁(1848年生)
(第六世)光德,字樟根(1906年生)
(第七世)裕昶,字高华(1931年生)
谢高华的爷爷谢瑞冬与谢元坤的爷爷是兄弟,都出生在粟里蓬。太平天国运动后,贺邵溪人口减少比较多,他们就迁到相距三里路的邻村贺邵溪。
谢元坤说,在贺邵溪村,主要有邵氏、汤氏、李氏、谢氏。邵氏迁来最早,元代从兰溪迁入,已有六百多年;汤氏明代从安徽迁来,有四百多年;李氏从福建迁来,也比谢氏早。谢氏来得迟,是小姓,日子过得艰难。
“饭我没讨过,很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带我去借粮,我拎个篾篓或者畚斗。后来经常一个人去。”谢高华回忆说。
对于谢高华来说,饿肚子的感觉刻骨铭心。父亲谢樟根是一个很本分的农民,母亲苏招英是家里的主心骨。母亲带他借粮的经历,谢高华回忆起来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
那时候,他们家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白米饭。过了正月十五,母亲就开始发愁,要向邻居借米了。早上从白米饭变粥,粥里的米粒也逐渐减少,番薯块增多。后来中午晚上两餐,变回番薯饭、玉米饭、菜饭。吃过清明粿以后,囤积的玉米、窖藏的番薯和杂粮就都吃光了,主食成了芥菜、白菜。这时借粮变得更难了,都要白天想好,夜里上门求借,谢高华拎着篾篓,跟着母亲,一家不成再换一家。七八岁以后,谢高华就单独出去借粮了。麦子快成熟的时候,经常阴雨绵绵,茅草屋漏水,锅灶冰冷,又冷又饿,是他们家最难熬的时节。有时要到三里之外的粟里蓬,向本家才能借到一点。雨夜借粮,深一脚浅一脚,黄泥地又滑,如同做贼。如果碰上一条恶狗,一不小心摔了跤,没借到粮还好,借到了粮撒一地,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粮食不够,只好吃野菜、米糠,野菜有苦叶菜、马兰头、艾草,去山里拔笋时,肚子里像有人在挖。这样的日子要一直熬到早稻成熟,才能重新吃上米饭。
谢家老宅里当年用过的老物件
说起小时候的经历,谢高华最感谢的是母亲。他说:“我母亲一年到头没饭吃的,孩子又多,都省给孩子吃了,她吃的全是米糠、野菜,把我们兄妹四人拉扯大。”
新中国成立后,谢高华有了工作,拿了工资,经常回老家看望母亲。他母亲高寿,晚年生活幸福。
谢高华是个孝子,但工作繁忙的他,难得和母亲苏招英在一起
谢高华有两个弟弟,分别叫高林和朝生,一个妹妹,叫秀花。本来还有个弟弟,七八岁的时候被狼叼走了。除了他,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老家务农,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