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西方翻译学的发展历程
在展开翻译学元理论研究之前,有必要先对翻译学发展做出梳理。为此,本章首先陈述西方翻译学的发展历程[1]。按照翻译学界通行的观点,霍尔姆斯于1972年发表的会议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标志着翻译学的诞生。在4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翻译学经历了数次理论格局的转换。姜秋霞和杨平曾中肯地指出,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时期:前理论期(又称经验期,公元前3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末)、语言学理论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多元理论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2]。到目前为止,翻译学的发展依然未脱离这一路线。有据于此,本书沿用这一划分,对西方翻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呈现[3]。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陈述前理论期,就忠实、通顺、美感三个主要价值诉求予以展开;第二节陈述语言学理论期,展示雅各布逊和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等人的前期理论铺垫、奈达的对等学说,以及对等理念在语言学翻译理论中的各种延伸;第三节陈述多元理论期,集中于功能与交际、文化与描述、解构与颠覆的主题,展示多元化价值导向下各个翻译学流派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