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蓝皮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当前,工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对安全发展、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陆续出台实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安全愿望,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巨大动力和能量,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支撑。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快速创新发展,将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有利于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例如,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金属冶炼、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渔业生产八大高危行业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餐饮等使用燃气的生产经营单位须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但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领域积累了不少问题,又面临许多挑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治理结构不健全,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全社会科学意识、安全意识、法制意识不强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愿望与突发时发的工业安全生产事故之间、快速扩大的工业生产规模与较薄弱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三是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生产、建设、经营和社会性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致使技术性与非技术性事故因素聚合,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特别是随着生产工艺的系统化和复杂化,一旦发生事故,其危害程度和伤亡损失都比传统工业的更大、更严重。

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安全生产事故在总量减少的同时出现重特大事故反弹的现象,说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偶然性。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多年持续下降。据统计,2021年全国的事故死亡人数是2.55 万人,同比下降了 5.9%,连续第二年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长的间隔期。

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的艰难阶段,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特别是 2021年以来,受世纪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冲击等因素影响,燃气、煤矿、交通、建筑等方面安全事故多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委员会数据,仅 2021年上半年,国内就发生燃气事故 544起,与 2020年全年发生的 548起燃气事故基本持平,安全形势严峻。在这些事故中,居民用户事故 305 起,其他用户事故 89 起,管网事故 146 起,场站事故 4起,居民用户端仍然是事故的主要源头。

三、事故灾难主要由人为原因导致

根据世界上其他国家工业化历程经验,人均 GDP 处于一千至三千美元阶段是安全事故的易发期。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尚处于安全事故易发期。回顾 2021年事故灾难来看,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多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设施设备老化、违规改建等。比如,针对 2019年江苏响水“3·21”爆炸后,化工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一些地区安全把关不严,危化品事故明显增多;2022年贵州“1·3”建筑滑坡等事故,暴露出重大项目“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等问题;近期交通、建筑、矿山等领域事故,则暴露出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资质等违法行为和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安全管理漏洞。

2021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见表 4-1。

表4-1 2021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