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凶手
卫楚恒带着妹妹回到家,虽没伤着,但她先在地上翻滚,跟着又在地下坐着,衣服脏了之外,额头也擦出了两条血痕,大家见状,不知出了什么事,个个神色古怪。卫小姐勉强笑笑,由吴嫂伺候着上楼去洗澡换衣。
卫楚恒没在家停留,他把妹妹送回来就出去了。毕竟他现在是正牌的“卫总经理”,发生这种事,他无法袖手。
人家不到家里来骚扰就已经很礼貌了。
“这批棉花的确是亚兴公司的捐赠。”
办公室里,已有人恭候。鉴于卫家在沪上商界的地位,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罗处长放下诸多事务,亲自登门。双方互换名片之后,卫楚恒陈述了那批物资的情况。
“因为打仗需要的物资一般都是些棉纱饼干什么的,所以这类事务我一直是交给纺织厂的范襄理办理。昨天老范只是给我提了一下,说今天早间有货从公司的南翔仓库提出,运往莲花公园前面的广场。总商会有人在那里组织,汇集各界捐赠一道送往前线,犒劳将士。”
“那么……卫总能不能再想想,这其中有什么漏洞,使人能够放炸弹进去?”
“货从仓库提出来,送到广场,再转运前线……这其中至少两次转手,两处停留,许多人可以接触,若说漏洞,这实在……”
“卫总的意思是,有人想在里面放炸弹,其实很容易。”
“没出事之前,谁也想不到这些问题,也就无人留心。现在出了事,再回头想去,确是应该好生防范的。”
“那么,那位范襄理,在贵公司供职已有些时日了吧?”罗处长换了个话题。
卫楚恒笑了:“你说老范呀……他在我家厂子上班也有十来年了吧。之前我没管家里生意,具体年月我也不大清楚。不过他在上海有家有室,他没事惹这种麻烦干嘛呢。再说现在定时炸弹也不是什么高级玩艺儿,黑市上就能买到,谁还那么笨,会亲自到现场去引爆呢。”
“这么说,卫总是打算为范襄理担保了?”罗处长瞧着他。
但卫总的眼睛此刻却在瞧着别处。“这个嘛……发生这种事,可不是小事,我只是这么想想,可不敢下结论,更没法担保。”说着他回头面对罗处长:“所以呢,这事还请军方好好调查,还范襄理清白。”
“那么令妹呢,有人看到她靠近爆炸点,还动作灵巧,及时避开。除了那个自小习武的说法,不知卫总还有没有其他解释?”罗处长目光闪动,盯着卫楚恒。
“我那小妹一向顽皮,出于好奇,去看热闹,也不为奇。至于及时避开——她确是有些武术底子,遇到危机,比旁人灵敏。再说了,比她距离更近的,不也有没伤着的么,这也是各人机缘罢了。”
“或许吧。”罗处长淡淡一笑,站起告辞。出门之际,站在门边,他才说道:“若是提前安放定时炸弹,又期望刚好在民众拥挤、长官在场的时候爆炸,其间还有数次转运……是难以准确地设定时间的。我们在地上发现了一截电线……所以更大可能,这是一颗遥控炸弹。”
“遥控炸弹?”卫楚恒瞬间明白了他的思路。
不错,这更可能是遥控炸弹,如果是这样,反而证明卫楚楚没有问题。这么说来,卫楚楚获释,并非完全出于周一峰的电话,而是军方自己也判断凶手不在近处。当然,这人也不会太远,因为遥控距离有限。
那么,这个距离到底应该是多少呢。
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卫楚恒不是此中内行,无法判断以当时范希洪所处位置,能否帮他脱罪,所以刚才没有贸然担保,也算明智。送走罗处长,卫楚恒呆在座位上想了半天,决定去找一个人。
开战之后,安丽中学也停了课,一则本来已经处于假期,二则许多学生都随家长逃离了。留下没走的,要么回家避祸,要么上街支前,老师们也都分散着各奔前程了,现在整个学校冷清清的。
冯婉如没有离开。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之前,她不能离开。
看到卫楚恒,她很是意外。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卫家之显赫,他早该避去地球的另一端才是,怎么还留在上海,身处炮火,担惊受怕。
“你是说日本间谍在破坏百姓支前?”冯婉如皱着眉。
“不错。你知道的,我是闲云野鹤,对那方面不熟,我认得的内行,除了俞志铭就只有你了。”
内行?冯婉如苦笑。她虽然做了几年地下工作,但都只是一些联络事务,根本没动过枪,更莫说炸弹了。军火方面的知识她还真的匮乏。再说,此前他们的对手是国军,没与日谍交过手,对他们一无所知,所以这件事,她帮不上忙。
天哪,就这水平,真不知你们的革命怎么成功。卫楚恒暗暗摇头。
“那你估计,这个问题……小俞会不会知道?”
冯婉如继续摇头:“这个我说不好。你知道,他虽然打过仗,但我们都是些老式装备,先进武器是没有的。若说了解,我想国军里面应该有人知道的。”
————————
送走卫楚恒,冯婉如也出了门。
其实这个问题,共军里面也是有人知道的。卫楚恒终究是外人,冯婉如不能把他带去上线面前。
冯婉如去找的是一位餐馆老板,餐馆不大,菜品却地道,收费中流。这样的餐馆,可以接待南来北往各种消费的客人,以这样的地方作为掩护枢纽,再合适没有。早在江西开战,何百章就开了这间餐馆,后来国共合作,中日又开战,他一直没有暴露身份。
但是对于冯婉如提出的问题,何百章没打过仗,他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有个人,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
曹云生早年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但在训练中意外受伤,飞行梦断,便离开空军去了陆军,那是嫡系德械师,国军最精锐的部队。这样的部队,装备自然也是头等先进。部队奉命去江西剿共,这中国人打中国人,他实在没兴趣,就说了几句牢骚话,谁知被人告发,上司问责,他一气之下脱离军界,来上海做了点小生意。后来机缘巧合,他加入了共产党,眼下在华界开着一间钟表店。
于是何百章就给曹老板去了个电话,说他订座的时辰都过了,怎么人还不来。
“我这就正要出门呢……您电话就来了。我可能要晚一会儿。”
一会儿曹老板大驾光临,何老板亲自迎他进了雅间。何百章说起昨天下午支前的接收现场出了大事,有日谍作乱。曹云生说他知晓此事,正要向组织汇报。原来他也有伙计在支前队伍里,现在还在保安总队给扣着。
“如果是遥控炸弹——”不愧在德械师呆过,曹云生对各种炸弹都很熟悉。“即使从炸弹端头寻不着端倪,引爆器也会有迹可循。因为炸弹和引爆器之间,一定有一条线连着,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可以无线遥控的炸弹。”
“他们的确发现了一截电线。”冯婉如证实。
曹云生却在摇头:“现场只有一截电线,但找不到引爆器,这说明有人引爆之后将电线剪断,把引爆器拿走。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引爆之后,把东西一扔,自己干干净净地走开不是更好么。日本人可不是我们,他们不缺物资,并不需要为保住一个引爆器去冒险。”
不错,那片区域已经划为交战区,到处都是士兵,随时都有路检,出事之后各街道更会严密封锁,好不容易潜伏下来的间谍,的确不应该冒着暴露的危险,去把这么个个头不小但并不值钱的引爆器带走。
“若是定时炸弹,如你所说,途中有太多不定因素,不易预知货物何时到达,长官何时验货,人们何时聚集,无法设定具体的爆炸时间。”曹云生沉吟着,“至于遥控炸弹……也不合理。这么说吧,如果是我,我还是会选择直接引爆的方式。日本人武器精良,人所共知;技术上又有多种引爆方式的存在,使现场人员并非唯一嫌疑。现场引爆,有着很大的伤害风险,一般来说不会这么做,所以最佳方案是反其道而行之:别人越是认为现场引爆很低级,不该这么做,那我就偏偏现场引爆,唯一要点只是避开爆炸时的伤害。”
避开爆炸时的伤害,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间谍,不是难事。事实上就是现场的普通百姓,也有不少安然无恙。
炸弹本身设计在点火与爆炸之间也还有七八秒间隔,当时人多喧哗,足以掩盖引信燃烧的声音。
“至于那截电线嘛……”曹云生一笑,“那就是个障眼法吧。他们希望排除在场人员的嫌疑,让保安总团赶紧把扣押的人放出去,尤其那些需要医治的伤者。”
凶手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