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同义复词
张为民和张佳慧站在院子的一个边角处,各自喂食着各自家的狗子----中华田园犬就如此,忠诚异常。
即,只吃自己主人家喂的食物,或者说,只吃自己主人家允许吃的食物。
至于其余的东西,能不吃,就不吃。
除非情况特殊----这是狗子,不是傻子。
它们的脑子没有瓦特----例如,肚子饿得都快饿死狗了,结果还不吃,多笨啊。
这可真就成为大笨狗了。
当然。
因为这里是张建仁的家里面,所以,这里也就没有多余的狗食盆儿给张为民的两只狗盛饭了----张建仁家的两条狗,吃的是狗食盆儿里的熟肉、热汤、麸子一起混杂起来的美食。
而张为民家的两只狗,只能吃扔在地上的,由热逐渐变温的狼肉----西北的冬日虽冷。
可也不能一下子就把肉给冻掉。
还有,能吃上这些温肉,对于由农村人养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犬而言,已然很是心满意足喽。
------
喂狗的时间很快。
屁大一会儿就结束了。
随后,张为民就再次去到了张建仁身边----此时的张建仁,在切割好了野猪的两条前腿的同时,也将其放进了昨儿个张为民过来时带着的尿素袋子中。
并将袋子口给用小绳子扎得紧紧的。
恰巧,孙春月和张佳慧也洗刷完了锅子、碗子、筷子。
而后两个妇人家就走了出来----她俩也明白,张为民和张为华两个人不可能在这里午休,而是打算直接回家的道理。
众人在经过短暂的寒暄,就暂告了分别----在此期间,张为民也提出了自己过几天要去集市上售卖东西的事情。
并让孙春月早点把野猪皮给收拾好,然后他一同带过去进行处理。
很遗憾。
镇子上但凡是收农猎产品的铺子,都不会去收未经简单处理的物件----铺子觉得最新的东西,让他们太亏了。
或者说,在经过农民的简易处理之后,铺子就能节省下一些流程和工序、就能少干点活儿。
铺子也能多省点成本、和多挣点钱了----虽然此种方式会多劳累、劳累农民。
然后,理所应当。
孙春月同意了张为民的这一提议。
最后,张为民和张为华就各自提溜起了自己来时的铁锨和洋镐。
又因为两条野猪前腿的重量,要比整头野猪轻多了----1只约莫20斤,两只约莫四十斤。
所以,他们就没有再多此一举地将尿素袋子给挂在铁锨的木把上。
而是直接再一同提溜着这个尿素袋子。
便和自家的那两只狗一同迈上了回家的路程。
------
冬日中的西北,天寒地冻的。
路子着实不大好走。
尤其,张为民和张为华两兄弟还携带着四十斤左右中的物件。
这就导致他们在道路上所花的时间更多了。
不过还好,于太阳还在这片天地留有余晖的时候,他俩的步伐终于踏上了家门口的土地。
“四哥”,首先到达的是张为华的家门口,“你等一下,我解一下袋子。”
言毕,张为民就把尿素袋子的绳子解了开来。
并从其中随便抽了一只野猪腿递给了他。
“还要我送你吗?”张为华接过了张为民手中的野猪腿,并对着他询问了一句。
“这有什么好送的?”张为民拒绝了张为华的好意。
“你、我两家就隔了个半里路,这还送?”
“那行,那我就先走了啊。”说罢,张为华就自顾自地回家去了。
而张为民呢,则是耷拉着自己的东西继续朝前走着。
半里路。
500米。
不大远的。
------
和之前在张建仁家那边打猎野猪一样,率先回去报平安的事两只狗子。
“你怎么才回来啊?”
还没见到人影,张为民就听见了自己的母亲,邓胜梅的抱怨声了。
“不知道家里人担心你啊?”
张为民并没有搭理邓胜梅的这些牢骚话。
他只是把铁锨和洋镐搁置在大窑门口的土墙壁处。
紧接着,慢悠悠对着刚刚走出窑洞的邓胜梅扬了扬手中的尿素袋子。
“妈,你看,这是啥!?!”
“这啥?”邓胜梅很疑惑。
“你该不会把你大爸的东西拿过来了吧?”
话才说了一半,邓胜梅的巴掌就朝着张为民的肩膀头子使劲儿地拍了去。
“我让你给你大爸送东西,结果你倒好,反过来把人家的东西拿过来了。”
“你怎么就瓜着呢?”
常言道:“傻瓜”、“傻瓜”。
则,“傻”和“瓜”,的意义,当然能一样了。
这就叫----“同义复词”!
初中知识。
张为民学过的。
他初中学历!
“啥瓜着呢?”张为民不满意地反驳道。
“谁瓜着呢?”
“你看这是啥!”这一下,张为民直接就把尿素袋子的口子,对着邓胜梅给张开了。
“这是啥?”天色稍微有点晚了。
邓胜梅就没能一下子将其给认出来。
“这是野猪腿!”张为民回答道。
“野猪腿?!?”邓胜梅惊呼道。
紧随其后,张为民就趁此时机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邓胜梅细讲了一遍----当然,细的地方在于自己的勇猛勇猛之处。
然而作为一个母亲,邓胜梅才懒得管张为民是英雄还是狗熊呢。
她只在乎一个问题----人好着呢没?
毋庸置疑。
人好着呢----而邓胜梅的心也就此放了下来。
------
西北的窑洞,的的确确冬暖夏凉。
可也确确实实,冬日中暖和的地点,只有烧热乎了的炕上----白天的话,由于火炉子的作用,窑洞里面可能还会出现一点点的温乎乎。
可一旦到了大晚上。
暖和的地方真的就只有土炕了----而且大晚上的,谁烧火炉子啊。
多费柴火和煤炭啊----此时的煤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稍微贵了一些。
再说了,大晚上的老百姓,都待在了土炕上,就更没有去烧火炉子的必要了。
当然。
凡事有利有弊的嘛。
地上虽然真心冷的一匹,但也正好能作为一个天然的冷冻柜----案板上则可以作为一个冷藏柜!
室内的、零下好几度的气温,刚好可以储藏住相关的食物。
于是乎。
邓胜梅和张为民两人就一起把弄过来的野猪腿给放到屋里面,等着之后有时间再去做得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