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鄂西瓦仓生态农业调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远安不“远”

一、远安有个瓦仓村

夕阳西下,北京开始进入晚高峰。照在摩天大楼玻璃上的阳光慢慢褪去,日落西山;三环立交桥上车辆多了起来,路灯亮了起来,街边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虽然夜空挂着繁星,快节奏的生活却让人无暇欣赏,而其他城市的傍晚,似乎也是如此……

恬静乡村的夕阳,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跟随着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乡村振兴调研团队的脚步,目光聚焦至距离首都2000多千米外的湖北省西部,这里是美丽而神秘的远安县。而在远安县茅坪场镇东南部,坐落着风景秀丽的瓦仓村(图1-1)。

图1-1 调研团达到宜昌当日傍晚便赶赴远安县

同样是傍晚的夕阳,走在瓦仓村的小路上,望着火红的晚霞,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炎炎夏日伴着微风蝉鸣,远离城市的喧嚣,内心宁静,心无旁骛。第二天,艳阳高照,像是在欢迎着远方的客人,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调研团的师生终于看清了瓦仓村的全貌: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和瓦仓的景色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莫非这里就是一处桃花源?

人心中的距离往往和真实的地理距离不同,中央财经大学位于我国的首都北京,虽然调研团的各位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学校学习。远安县距离北京2000多千米,在这之前,调研团中没有人听说过远安这个地方,甚至连宜昌市都不甚了解。如果不是此次调研的机会,可能永远不会涉足此地,远安,因其地“近瑶而远”得名,其意为此地邻近少数民族而距京城远,有祝愿永远安宁、人们和平相处之意。

这里是黄帝之妻、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的故里,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的封地,因此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临沮”“高安”,公元559年更名为“远安”,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史,是历史悠久的县城。也许人们对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比较熟悉,但在人们固有的认知里,荆襄地区最能代表楚国文化;黄帝之妻嫘祖也出现在历史教材中,但不做专业学问的人又有谁真正研究过嫘祖的故里呢?

远安距离北京有些远,距离湖北省的省会也有300多千米,给人一种偏远闭塞的感觉。犹记调研团一行人从北京出发,乘坐复兴号高铁,历经7个多小时才到达宜昌市,而从高铁上下来乘车又历经两个多小时,才到达远安县城,基本上用了一天当中一半的时间从首都到达此次调研的目的地。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离是很远的;路程虽远,但远安县也处在华中。

但是,人终归是有情感的生物,对于某件事情的执着与向往,在心理上,可以变得触手可及。虽然舟车劳顿,但是调研团一行人并未觉得疲惫,也未曾感到遥远,因为那里有我们探讨的“主题”和研究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理论源于实践,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摸索新特点、新规律,探索和归纳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把实践经验转化成系统的经济学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对于调研团的师生来说也一样,乡村振兴就是新时期乡村各项工作开展的全新课题。我国刚刚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到202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实现了全部摘帽。然而,脱贫工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作的彻底胜利,我们仍然要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乡村振兴就是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做好与脱贫攻坚的衔接的关键工作与举措。“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解读。作为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有责任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尽自己的一分力。

在暑期,全国高校的数千只调研团队奔赴祖国大江南北,进行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就是要发挥高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正是在党和国家这样的号召下,大家踊跃报名参加此次调研,跟随谭云明教授来到了远安这片美丽的土地,纵使是千山万水的距离,在大家眼里,远安也变得不“远”了。怎样为远安人民提供乡村振兴的智慧支持,与远安人民共同完成振兴的课题,成了调研团师生共同的目标。这成了大家心里的执念,所以远安不再“遥远”。

瓦仓村隶属远安县茅坪场镇,偏南部,是调研团整个鄂西生态农业调研的起点。在瓦仓,森林覆盖率为90%左右,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两侧丘陵环绕连绵,小气候独特,气温常年处于22℃左右,冬不覆冰,夏无凉席,对于处在华中的湖北而言,算得上真正的冬暖夏凉;生态环境也相当不错,没有工业的污染,雨量丰沛,两边的丘陵丛林密布,其中有些树木躯干有两个成年人的腰那样粗,就是这样稠密的森林涵养着天然的水源,所以山溪长年不断;沿着丘陵顺势而下,就是大片平旷肥沃的土地,这样的地方,与其说是桃源,不如说是真正的洞天福地。禾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根据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瓦仓村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的天气特点正适合水稻抽穗,而周围丘陵环绕造成的小气候,给了水稻更加恒定的热量和更加稳定的生长条件,使其免受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山地的阻挡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虫害对稻田的影响。

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这是所有调研者对瓦仓村的第一印象,大家本以为,瓦仓人只管世世代代勤劳耕作,但哪知在这片热土上,还有着绵长的红色基因:这里是瓦仓起义发生地。瓦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非常贫穷,山大林密,交通不便,经常闹土匪,一年下来,除去上交的租子,各家所剩无几。贫穷、饥饿没有尽头,人们就像林海下的小草一样感受不到阳光,看不到希望,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年复一年,穷困的日子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一批不甘平庸的人的觉醒,一种看不见的争温饱、想挑战现状的氛围逐渐形成。恰在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如星星之火,引爆了瓦仓起义,打响了鄂西反压迫、反剥削,追求幸福生活的第一枪……

由于瓦仓地处当阳、远安、荆门、南漳4县交界处,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薄弱,中国共产党的当地组织还拥有一支1600多人的自卫团。1927年8月下旬,中共鄂西特委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鉴于瓦仓的情况,决定在瓦仓发动武装起义。中共鄂西特委和远安县委根据湖北省委发动农民秋收起义的指示,于1927年9月14日在远安瓦仓发动了瓦仓起义。在起义爆发后1个月内,形成了以瓦仓为中心,连接当阳的观音和九子山、远安的南乡及南漳、荆门相邻地区的1500多平方千米的红色区域。但是由于反动势力仍然占据着大面积的区域,最终瓦仓起义没能取得长久的胜利,却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鄂西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邻近地区的武装斗争。

落果思树,饮水思源。到今天,瓦仓人民仍然没有忘记先辈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峥嵘岁月,在村中修建了瓦仓起义革命纪念馆,还修建了专门的革命烈士陵园,时刻提醒着自己不忘来时路。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形成了“班子过硬、制度完善、队伍得力、载体丰富、服务到位”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达到了支部动起来、党员干起来、群众乐起来、共同富起来的目标。今日瓦仓,党旗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已经成为带领老区群众不断改变家乡面貌、创造美好生活的旗手和领路人,党支部确立了“盘活优势资源,做大主导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理念。瓦仓起义的红色基因根植于当地人民心中,正因为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瓦仓人民勤劳勇敢,不惧困难,坚决与贫困斗争,才实现了脱贫,走向振兴(图1-2)。

图1-2 瓦仓村风光

瓦仓瓦仓,瓦喻其陶,仓谓米粮。关于瓦仓名字的由来,调研团通过当地了解到,由于此地土壤肥沃,粮食年年丰收,每年粮食有结余。用泥巴烧成的容器为瓦,贮藏谷物的建筑为仓。瓦仓,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烧成的储存稻米的容器或建筑,这就是瓦仓村名字的由来。虽然其处于群山之中,但从这个名字不难发现,瓦仓自古应该不缺粮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于瓦仓而言,天时地利人和基本占全了:适宜稻谷生长的气候,在此不再赘述,此谓天时。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地,相对封闭的地貌,此谓地利。至于人和,一方面是当地百姓的勤劳团结,“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以及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团结一心、挺身而出、不畏牺牲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基层领导班子带领瓦仓人民不断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下一心,与贫困斗争到底。瓦仓瓦仓,能陶能粮,天地人和,声名远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瓦仓村及瓦仓大米的知名度在宜昌市甚至整个湖北省都家喻户晓,更有诗曰:“银子陶瓷享四海,瓦仓米味香三江。”

远安有个瓦仓村,瓦仓大米奇味珍。振兴的故事从这里说起,调研的历程也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