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最根本在于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各国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完善的最新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阐述,与时俱进地推进和丰富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为了完成这部近三百万字的科学巨著,花费了四十年的心血。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得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其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全面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科学的论证和运用。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说明的是,马克思正是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转变了原先的世界观,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特别是在波恩大学学习期间,接受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理论。后来,马克思在办《莱茵报》期间,经常就许多问题与政府当局展开辩论,而这些问题大多是物质利益和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这成为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恩格斯说过:“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经常深入社会的最底层,深入到民众之中,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

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从而也使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从事理论研究和写作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经常在工人中通俗地宣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提高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和理论水平,从思想上武装工人阶级。《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1868年8月,在汉堡召开的全德工人联合会的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对工人阶级作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随着《资本论》的广泛传播,人们把它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认为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可见,《资本论》并不限于仅仅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还考察了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如商品交换、货币流通、价值规律、市场的形成与运行、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扩大再生产的方式、积累的源泉、商业的地位、农产品定价、科学技术的作用等。认真研究和学习这些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编写这本教材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它的资本主义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已比较完整和成熟,而且从现在来看,它的基本原理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经过历史检验而被证明是正确的。对于前人提出和创建并经历史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就应当坚持和应用,如商品交换、货币流通、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积累、再生产的比例、剩余价值分配等。

当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在于它符合过去的历史情况,还在于它能够说明和解释当代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工人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是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开始被大量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活劳动减少,而剩余价值率却在不断提高。这一现实使劳动价值论面临挑战。要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就必须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说明。我们在教材中提出,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概念扩大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创造的,而总体工人既包括直接操作机器的工人,也包括间接参加生产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以,直接工人虽然减少了,但总体工人并没有减少。在发达国家中,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增加了,工人的知识技术水平提高了,而他们从事的复杂劳动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先采用自动化生产的个别企业,其劳动生产率高,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大大地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和说明,完全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解释清楚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剩余价值源泉问题,这不仅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澄清和回击了西方经济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种种非难和攻击。

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创举——改革开放。自此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产生、形成,并不断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并科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1997年,党的十五大科学地总结历史,规划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许多基本理论有了重大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在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对外经济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方面有了许多理论发展与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一次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经验,并为新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十六大报告蕴涵着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尤其是经济理论的创新,如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分配理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引进外资和国有企业改革等。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的提炼和有效整合,系统地反映了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经验,反映了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局面的最新思考,标志着一个总结历史、概括当代、指导未来的理论新体系的形成,是对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历史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很多新提法、新概括、新认识、新理念,如首次单独提出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平等保护物权、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创新性观点,为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多次就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强调要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科建设;强调我们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经济学,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其中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属性、价值观念的内容,对其中具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不能照搬照抄;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21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①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⑤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⑦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⑧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⑨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⑩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理论体系,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做到的“两个结合”和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应该遵循的“六个坚持”,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又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017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第一次明确了“一个新发展理念”和“七个坚持”的理论框架。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在新的现实背景下,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重大理论主题进行新概括、新提炼,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和坚持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方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需要关系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

为满足政治经济学教学需要,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学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论的需要,我们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吸收近年来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探索,在原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06年第3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004年第1版)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新的教材《政治经济学》。本教材的特点在于密切结合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现实,密切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进程,力求及时地反映出新的观点、新的资料。这本教材,大致体现了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安排、主线的设置及某些有争论的理论问题的看法。由于水平有限,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章节的设置不一定合理,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刘诗白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