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大纲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辨证纲要
1.掌握太阳病脉证提纲1(所附号码是《伤寒论》的条文号,下同)。
2.掌握太阳病的分类提纲2、3、6。
3.掌握辨病发于阴与发于阳7。
4.熟悉辨太阳病的传变与否4、5、8、10。
5.熟悉太阳病的欲解时9。
太阳病本证
1.掌握太阳中风证的因机证治12。
2.掌握桂枝汤的应用与杂病营卫不和53、54。
3.掌握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14。
4.掌握太阳中风兼肺气不利(喘)的证治43、18。
5.掌握太阳病过汗,致阳虚漏汗的证治20。
6.掌握太阳病误下,致胸阳受损的证治21、22。
7.掌握发汗后,因气营不足而致身疼痛的证治62。
8.掌握太阳伤寒的证治35。
9.掌握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31。
10.掌握太阳阳明合病,表证兼呕吐、下利的证治32、33。
11.掌握太阳伤寒兼内有阳郁的证治38。
12.掌握太阳伤寒兼内有水饮的证治40。
13.掌握太阳病日久不愈的转归,表郁轻证的因机证治23。
14.掌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的两种转归及其相应治法25。
15.掌握表郁内热轻证的证治27。
16.掌握太阳病蓄水证的证治71。
17.掌握太阳病蓄血轻证的证治106。
18.掌握太阳病蓄血重证的证治124。
19.熟悉桂枝汤在太阳病中的运用13、95、24、42、44、45、15、57。
20.熟悉桂枝汤的禁例16、17、19。
21.熟悉麻黄汤在外感病中的运用51、37、36、46。
22.熟悉麻黄汤的禁例83、84、85、86、87、88、89、49、50。
23.熟悉麻黄汤兼证39、41。
24.熟悉水蓄下焦与水停中焦72、74、73、127。
25.熟悉论太阳蓄血证125、126。
26.了解麻黄汤的灵活应用及太阳伤寒证52、47、55。
27.了解太阳病发汗不畅48。
28.了解水饮至痞的证治156。
太阳病变证
1.掌握变证的治则、辨证要点16、11、91。
2.掌握热扰胸膈的证治76。
3.掌握邪热壅肺的证治63、162。
4.掌握热利兼表的证治34。
5.掌握心阳虚而致心悸的证治64。
6.掌握心阳虚而致烦躁的证治118。
7.掌握心阳虚而致惊狂的证治112。
8.掌握心阳虚奔豚的证治117、65。
9.掌握脾虚水停的证治67。
10.掌握水气内停,太阳经气不利的证治28。
11.掌握脾虚痰阻气滞腹胀的证治66。
12.掌握里虚外感伤寒的证治102。
13.掌握脾虚下利兼表不解的证治163。
14.掌握肾阳虚烦躁的证治61。
15.掌握肾阳虚弱,水气泛溢的证治82。
16.掌握心阴阳两虚证的证治177。
17.掌握大结胸的证治135。
18.掌握热实结胸,病位偏上的证治131。
19.掌握小结胸病的证治138。
20.掌握热痞的证治154。
21.掌握寒热错杂痞的证治149、157、158。
22.掌握胃虚痰阻气逆的证治161。
23.掌握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173。
24.熟悉辨明表里虚实60、90、92。
25.熟悉热扰胸膈的证治77、78。
26.熟悉热扰胸膈兼腹满的证治79。
27.熟悉热扰胸膈兼中寒的证治80。
28.熟悉阴阳两虚的证治69。
29.熟悉阴阳两虚误汗后,随证治之29。
30.熟悉结胸辨证128、131。
31.熟悉大结胸辨证134、136、137。
32.熟悉实结胸的证治141。
33.熟悉脏结辨证129。
34.熟悉痞证成因及其证候特点151。
35.熟悉热痞辨证164、155。
36.熟悉痞证类似证156、159。
37.熟悉欲愈候58、59。
38.了解发汗所致胃中虚冷120、122。
39.了解辨虚证实证70。
40.了解重发汗所致变证75。
41.了解根据小便清否辨别表里证56。
42.了解栀子豉汤类方禁例81。
43.了解汗后阴阳两虚的证治68。
44.了解结脉、代脉178。
45.了解辨结胸证治疗禁忌、预后132、133。
46.了解脏结证130、167。
47.了解辨火邪致病110、111、113、114、115、116。
48.了解先下而不愈与未解,脉阴阳俱停93、94。
太阳病类似证
1.熟悉饮停胸胁的证治152。
2.了解胸中痰实阻滞的证治166。